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

高考语文

2014-07-01 1723

☆ 考点:第一模块 古诗文阅读 ☆ ☆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 ☆ 课型:高考一轮复习 ☆

☆ 课题:第四讲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高三语文复习 第(共)8课时

【使用说明】认真阅读本学案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学习目标】1、了解考点,理解考纲。2、掌握高考常考句式的理解和用法。 3、既能够判定其句式,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4、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高考常考的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要求能既够推断其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

【学习难点】(1)判断句(2)被动句(3)倒装句(4)省略句(5)固定句式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16课时。其中讲读课2014节,练习课4节,讲评课2节。[来源学科网ZXXK]

一、【考纲总览】文言文阅读

2014年《考试大纲》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包括:

(1)识记 (A级)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级)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级)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E级)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主要具备B级和C级两种能力。 二、【本讲考纲】

2014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三、【考纲解读】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能力层级:B级(识记)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 (2)“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一些相异的部分。

(1)“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

(2)“不同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文言文中,词语的“用法”非常灵活,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还会在特定语境下临时活用。活用形式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四、【考情分析】

1、考查重点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文固定结构。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2、纵观近几年来的文言句式的考查,虽然目前直接考查本考点的命题较少,但本考点却更多的以隐蔽的形式渗透到其他题型当中,特别是分值日益增长的文言文翻译题中。各地高考题中,在很多文言文翻译题的评分要求里,就直接指明了本考点为采分点。因此,本考点仍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重点之一。

3、题型:本考点的特点是运用性极强,单独设题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近年全国和各省市高考题中,只有北京、浙江、重庆、广东等在文言文考查中单独设置了本考点试题。但是只要读文言文,就不可能不碰到“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文言文词类活用”,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无论如何,高考都无法回避这个考点。

五、【真题体验】(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

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或因寄所托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4分) 16.B 17.A 18.C

19.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7分)

(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六、知识梳理 ☆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⑥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⑦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⑩离骚者,犹离忧也。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

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②粟者,民之所种。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