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s650型移动模板使用说明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Mss650型移动模板使用说明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整机走行时的稳定性 横向稳定系数k=1.38>[k]=1.3 三、结构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本MSS650系统采用桥面下支承型式,MSS650系统自下而上分别由托架系统、主梁移动系统、主梁、导梁、模架支承系统、模板以及主梁后吊挂设施等组成(详见MSS650系统总图)。 1、 托架

托架系统包含托梁、托梁联接系、水平拉杆、吊点等部分。本机支承系统有三套,前支承为走行时的接力支承,中、后支承为浇注砼时的承重支承。三套支承系统构造一致,倒换使用。

结构的主要功能: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主梁荷载传递给墩柱。灌筑砼梁体时,荷载传递途径:外模板→撑杆→钢箱梁→移动台车上液压千斤项→托架→墩柱。

MSS系统移动时的荷载传递途径:

MSS系统自重→移动台车上的托辊→托架→墩柱。 2、主梁移动系统

主梁移动系统包含纵向移动系统和横向移动系统两部分,其组成包括:移动平台、旋转机构、托辊轮箱、纵移活动支座、横移活动支座、横向移动液压系统、纵向移动液压系统。 结构的主要功能

8

本系统主要起支承调整主梁标高和横移分离模架系统以及MSS系统纵向移动过孔的作用。根据本桥的施工特点,本系统设计上考虑了以下功能要求:

① 满足曲线半径R=550m的砼梁过孔要求。本系统托辊上设有旋转机构,满足过孔时支点的旋转要求。

② 托架能适应双柱墩和独柱墩,双柱墩墩柱直径又分1.4m、1.5m、1.6m,独柱墩墩柱直径为2.2m。

③ 满足横移分离MSS系统的净空要求。本系统竖向千斤顶顶落高度设计为650mm,满足模架分离横移所需要的顶落高度,施工时先施工左幅桥或右幅桥均可,施工完一幅桥以后,系统转移再施工另一幅。

④ 竖向支承千斤顶顶面设有球型支座,以满足砼箱梁纵、横坡的变化要求。因在曲线上,需竖向支承千斤顶顶面与主钢箱梁栓连的多位置变化,为满足此要求,在主梁的支顶处开长圆孔,竖向支承千斤顶栓挂在主梁上,不需人工搬动,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千斤顶随梁过孔时,一定要将油嘴封牢,防止脱缸掉落。

⑤ 纵移活动支座搁置在主梁滑道上,可随纵移千斤顶活塞的伸缩而移动,但需要人工抽插销。 3、主梁

主梁由2组钢箱梁,21组横向联接梁等主要结构组成。每组钢箱梁含4节钢箱和3组接头。钢箱梁高2.4m,宽1.2m,长

9

10.0m。钢箱梁盖板厚为18mm,腹板厚10mm,下缘设两走道宽80mm、厚30mm的轨道板。箱梁内部设纵、横向加劲,以满足主梁的局部稳定要求。箱梁接头采用8.8级M24精制螺栓和拼接板连接。

横向联接梁的作用除了将主梁连为一体,确保主梁的侧向稳定外,还兼作操作人行走道支撑。

横向联接梁与主梁连接采用8.8级M24精制螺栓栓接,每组横梁的中间对接处采用对位插销和螺栓连接。对位插销即为保证连接对孔方便,又可起抗剪作用。

4、导梁

导梁为桁架式,前、后共四组。前导梁长25m,分为三节,长度分别为10m、7.5m、7.5m;后导梁长31m,分为三节,长度分别为11m、10m、10m。导梁与钢箱梁及导梁间的连接均采用铰接,以方便快速拼装。 5、底模支承系统

底模支承系统包括可调式支撑杆及连接系。每组支承系统相对独立,可根据砼箱梁曲线变化进行垂直、水平位置的调整。 6、模板 6.1外模

外模是箱型混凝土梁的直接支撑体系,为适应施工需要,均按节段制造。底模分为固定底模及旋转底模,以适应MSS过孔需要。顺桥向底模分为6块,每块上有旋模油缸及撑杆。外模分

10

为翼模、腹模。因该桥为位于半径550米的圆曲线上,故翼模及腹模分块长度较小,最大不超过2.0m。为脱模及调模方便,顺桥向每相邻两块模板间留10mm间隙,现场用快干腻子或原子灰填塞,防止漏浆。

底模铺设长度为37.878m,整孔底模依桥中线纵向分割,并通过螺杆支撑固定在底模横梁和钢箱梁上。首先铺设底模,在底模上按每跨曲率定出外侧模板的位置,按模板布置图将侧模依次摆放到位。利用支撑螺杆调节模板,使之满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外形尺寸与预拱度的精确控制。先调底模,再调腹模和翼模。当脱模后,外模是附着在主梁上一起移动的。墩顶上底模现场临时加工。

6.2内模

内模为组合式钢模,分块较小,便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内搬运和装拆。建议工地上将箱内拆卸出来的模板,在已成桥面上分段组装,在底板和腹板钢筋绑扎完毕后,由5t龙门吊机吊装就位。

7、主梁后吊挂系统

主梁后吊挂系统由吊架横梁、垫块、吊杆组成。每组钢箱梁用υ32预应力Ⅴ级高强精轧螺纹钢吊杆4根。安装时每根应预拉15t,使外模板贴紧梁体混凝土面。

后吊杆部位模板应移开,具体位置现场确定。正常跨施工时的吊杆预留孔应确保位置准确。精轧螺纹钢用塑料套管或缠包胶布进行防护,并轻拿轻放。遇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