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全套练习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国际贸易全套练习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越多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11、当产品基本定型且进入批量生产和开始普及时,该产品也就进入了生命周期的() A.导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和标准化期 D.衰退期

12、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作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理论,并作为他反对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和保护贸易政策的重要武器,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这本代表作是( ) 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C.《域际和国际贸易》 D.《谷物法》

13、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为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本人的代表作是( ) 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C.《域际和国际贸易》 D.《谷物法》

14、著有《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并曾获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是( ) 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 C.俄林

D.里昂惕夫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所谓的两大基本模式指的是( )。 A.比较优势论 B.要素禀赋论 C.自由贸易理论 D.保护贸易理论

2、要素禀赋论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条件下,形成各国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 )。

A.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 B.各国规模经济程度差异 C.各国要素组合比例不同 D.各国贸易政策不同 3、若德国和英国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分别生产10码毛呢,15码麻布和10码毛呢,20码麻布,那么,基于比较利益原则的分工格局为()。 A.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 B. 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 C.德国生产并出口毛呢 D. 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

4、导致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 )。 A.产品的异质 B.需求偏好的相似 C.规模经济

D.贸易政策的差异

5、从时间上看,自创新国开始生产至模仿国完全由自己生产并替代进口的时期为()。 A.需求差距和反应差距 B.模仿差距

C.需求差距和掌握差距 D.反应差距和掌握差距

三、判断题

1.绝对利益论认为,对外贸易的利益集中的表现在各国能够实现互通有无。 2.在绝对利益论的理论分析中,每个国家都拥有一种最擅长生产的产品是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假定。

3.“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是比较利益论所主张的各国以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安排的一项原则。

4.比较利益论在其分析过程中尽管使用了单一要素法,但它考虑到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贸易利益所产生的影响。

5.斯密是提出自由贸易思想的第一位经济学家,因此绝对利益论的提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一个标志。 6.根据H—O模型,对于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来说,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7.按照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原先较为稀缺的要素在分工后变得更为稀缺,导致要素相对价格上升。

8.里昂惕夫反论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国家都应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

9.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工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交换活动,而产业间贸易是指不同工业部门之间发生的产品交换。

10.尽管工业发达国家在国内消费需求的偏好相似程度方面显得较低,由于发展程度和人均国民收入比较接近,因此工业品的产业内贸易量较大。 11.在技术差距贸易模式中,当摹仿国自反应差距转入至掌握差距时,摹仿国开始摹仿生产,此时创新国的产品产出量最小。

五、名词解释 1.绝对成本 2.比较成本 3.生产要素禀赋 4.H-O定理 5.要素密集度 6.里昂惕夫之谜 7.产业内贸易 8.产品生命周期

六、计算题

1、根据表中设定的条件,运用李嘉图比较利益论的基本观点计算并说明两国间的分工格局和贸易利益。

英国和葡萄牙的生产成本构成状况

(单位:人劳动1年/单位产品) 国 别 / 产 品 呢绒 酒 葡萄牙 120 140 英国 180 150

2、假设一过某产业领域当年出口额为1200亿美元,进口额为800亿美元,请计算该国这一产业领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七、简答题

1.在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中,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绝对利益论和比较利益论在阐述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决定方面有何不同。 3.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为什么通过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趋向一致。

5.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差异?运用什么方法来区分这两种贸易形式? 6.需求差距、反应差距、掌握差距、模仿差距四者之间关系如何?

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C 6、B7、B8、C9、B 10、B 11、B 12.B 二、多项选择题

1、AB2、AC3、BC4、ABC5、BD

第五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带头进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2、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早年在德国提倡的对外贸易政策是(A.贸易自由主义

B.有限的贸易保护政策 C.贸易保护主义

D.完全依靠关税保护的政策

3、晚期重商主义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 A.托马斯·孟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穆勒

4、李斯特提倡保护贸易的目的是( ) A.保护手工劳动 B.保护农业发展 C.促进生产力发展 D.保护宗法式的生产

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行的贸易政策是( ) A.重商主义政策 B.超保护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保护幼稚产业政策

6、自由贸易理论始于( ) A.早期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古典政治经济学

7、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不包括( ) A.不同商品的贸易自由化范围不一致

14.C ) 13.A B.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他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C.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设置贸易壁垒,而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壁垒

8、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提出这种观点的人是( ) A.汉密尔顿 B.俾斯麦 C.李斯特 D.凯恩斯

9、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10、从投资乘数公式出发,推导出对外贸易乘数公式的是( ) A.马歇尔B.托马司·孟C.穆勒D . 凯恩斯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本国的市场

B.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D.积累资本或资金

E.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晚期重商主义实施的限制输入政策有( ) A.禁上所有国外的商品的进口 B.对本国商品出口给予津贴

C.禁止若干国外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 D.对重要原料的出口课征出口税

E.课征保护关税,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

3.晚期重商主义执行的产业政策包括( ) A.保护农业

B.鼓励外国技工移入,奖励国内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鼓励人才输出

D.奖励人口繁殖,充裕劳工来源,降低劳工成本 E.鼓励外国车船参与本国货物的运输

4.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将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 ) A.原始未开化时期 B.畜牧业时期 C.农业时期 D.农工业时期 E.农工商时期

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特点主要有( ) A.后起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保护本国工业,抵制英国经济力量的入侵 B.自由贸易政策盛行 C.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D.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E.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市场矛盾进一步尖锐 6.下列有关凯恩斯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他是英国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B.他是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 C.他著有《就业理论引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