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与灭火教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防火与灭火教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发生火灾,尽管扑救的难度比陆地大得多,但船舶在构造上已经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防火措施,船上还配备有各种消防设备,货舱和机舱内还安装了固定灭火系统,只要船员掌握了它们的特性及正确使用方法,平时经常注意检查和维修,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一旦失火,只要充分利用船舶的防火结构,合理发挥消防设备的作用,合理地进行消防组织,扑救得当,是可以依靠船舶自身的力量将火扑灭或有效控制,从而将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消防组织

在船舶的消防应变中,船长为总指挥,大副或者轮机长(机舱失火)任现场总指挥,其他船员组成下列三个队:

1.消防队:一般由三副或者水手长担任队长,直接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工作。下设水龙组、灭火器组、固定灭火系统组及应急消防泵组等。

2.隔离队:一般由木匠或者三管轮担任队长,其任务是根据火情关闭门窗、舱口、风筒及孔洞,切断局部电路,移走火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以阻止火势蔓延。

3.救护队:由医生或厨师负责。其任务一是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二是准备好担架,救护伤员,准备急救药箱等。如需要,由二副负责准备施放救生艇筏等工作。

另外,在驾驶台、机舱安排固定值守人员,驾驶合为二副和水手;机舱为大管轮和机工。 二、应变部署表

船舶消防应变部署是船舶综合应变部署表的一部分,由三副具体负责应变部署表的编写和变更。在编写消防应变部署表时,应根据本船的人员和设备情况编制消防应变部署分工,以便全体船员在消防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各就各位,有条不紊地投入灭火战斗。

编制应变部署表应根据各船员的职务、特长和能力,选派最适于承担该项工作的船员来担任,经船长批准后,分别公布于船员或者旅客经常到达的地方,例如,餐厅、驾驶台、机舱、通道和起居处所等处。同时还应将每个船员在应变时应到达的岗位、担任的职务以及应变信号等写在每位船员的“应变任务卡” (俗称“床头卡”)上,张贴在各人的房间内。另外,在该船员使用的救生衣上也应系上一个同样的“应变任务卡”,以便船员能随时熟悉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当船员调动时,应将“应变任务卡”列入交接事项中,在每次开航前三副应根据船员的调动情况对应变部署表做出调整和修订,经船长审核签字后重新公布。 1.消防应变信号

船舶上各种应变信号除由号笛施放外,还应补充以其他电动信号或警钟。所有这些信号均由驾驶台操纵施放。我国统一规定的消防应变信号如下:

(1)消防 乱钟或汽笛连放短声1分钟后随失火部位信号: 船前部失火 乱钟或连放汽笛后~长声 船中部失火 乱钟或连放汽笛后二长声 船后部失火 乱钟或连放汽笛后三长声 机舱失火 乱钟或连放汽笛后四长声 上甲板失火 乱钟或连放汽笛后五长声 (2)解除警报 鸣放汽笛一长声,或口头宣布 2.集合地点

船舶应根据本船的具体情况,确定船舶不同部位失火时船员的集合地点。集合地点应易于到达并有助于灭火行动的迅速展开。 3.消防应变职责

船舶消防应变是每个船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应变部署根据在船实有人数制定,它是按照船员的工作性质和个人技术职务,安排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岗位和职责,与船员的日常工作紧密相连。例如,甲板部船员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消防水和灭火器;轮机部船员的职责是负责给排水;客船客运部人员负责维护旅客秩序、组织疏散等。全体船员的消防应变职责、岗位、任务及编号等应在应变部署表中写明并被公示。有关个人的上述内容在船员应变任务卡中应予以写明。 三、船舶消防值班巡逻制度

载客超过36人的客船应建立和保持有效的巡逻制度,其他船舶应根据本船实际情况建立和保持

有效的消防巡逻制度,以便迅速探知火灾的发生。每位消防巡逻人员应熟悉船舶的布置以及可能需要由他使用的任何设备的位置和操作方法。应为每位消防巡逻人员配备双向无线电对讲机。最好能根据本船的具体情况,建立本船巡逻检查记录表,要求值班巡逻员定期按表列各部位循环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防火值班巡逻制度的执行、值班员的责任感以及平时的训练对火灾的防范都极为重要。优良称职的值班巡逻员能够在早期就发现船上的火势,此时采取相应的正确措施,就可把初起火灾扑灭或有效控制住,使其不致扩大。

1.停泊时,在货船的甲板上一般由水手担任值班巡逻,守护上甲板及外部舱室。 驾驶员负责巡视和监察内部舱室等工作,值班轮机员则负责机炉舱等部位的安全。

2.航行时,值班人员的人数显著增加,除客船之外,虽没有硬性规定要指派巡逻员,但仍应根据船上的实际情况,在必要时予以派遣。而在客轮上,则必须由指定人员或防火员担任。

3.值班人员在巡视全船时,必须认真负责,细致检查,只要发现可疑情况,就应立即作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否会发生危险。一旦发现火灾,值班人员就要立刻发出火灾信号,并立即着手灭火。所以,年一个值班人员都应该掌握一般消防器材的使用知识,并熟悉它们在船上的位置。要求每一艘船舶都应展示该船的消防控制图、应变信号和船员应变部署,以利于应急所需。

4.修船时,因留船船员较少,外来人员较多,进行焊割等热工作业极易引起火灾,且船上可能已经没有动力供给消防用水。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巡视工作,加派

巡逻员和看火员,必要时还可通知岸上派消防人员来船值班,以策安全。 四、船上消防培训和训练

船上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船上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按正确程序进行训练和演习的指导来减轻火灾的影响,使船员能够掌握应具备的处理火灾紧急情况(包括照顾乘客)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1.一般要求

(1)对船员进行关于船上防火安全知识及其所承担职责的指导。 (2)建立负责灭火的小组。在船舶运营期间,小组成员应具备在任何时候都能完成其职责的能力。 2.船上培训的内容和演习

(1)培训船员熟悉船舶的布置和需要使用的灭火系统和设备的位置及操作要求。 (2)紧急逃生呼吸装置的使用训练。

(3)负责灭火的船员应通过开展船上培训和演习进行定期评估,以发现其需要加以提高的方面,从而保证其灭火技能磊雾氅磊任性,并确保灭火组织处于就绪状态a

(4)在不迟于船员上船两周内,对船员进行船舶灭火系统和设备的训练。

(5)货船上消防演习应每月举行一次,客船一般每周一次。举行应变演习的日期以及消防演习的细节等应记载于航海日志和相关文件内。 3.培训手册

在每一船员餐厅和文娱室或每一船员的住室应提供用船舶的工作语言书写的培训手册。培训手册应详细解释以下内容: (1)有关烟气的危害、电气危险、易燃液体和船上类似常见危险的一般防火安全实践相预防手段。 (2)关于灭火行为和灭火程序的一般性应知,包括报告火灾及使用手动报警按钮程序。 (3)船舶各种警报的含义。

(4)灭火系统和设备的操作及使用。 (5)防火门的操作和使用。

(6)挡火闸和挡烟闸的操作和使用。 (7)脱险通道系统及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4.船员培训

在实施ISM(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管理中,船上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新船员(包括从外单位新调入的人员)在正式上船到上岗操作前,应组织他们进行安全培训,向他们介绍有关安全规则的防火防爆知识,介绍船舶生产特点,重点舱室和部位,上特种船舶(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等)的船员,还应组织他们学习基本的理化知识,学会使用一般灭火器材。分

配到船后,还应结合本船、本部门的特点进行船上及部门的安全教育。船公司和船舶及部门二级安全教育应经常进行并逐步深化,当船舶运输生产任务变化时,安全教育内容也应及时相应充实。 5.船上消防培训和训练

消防训练分为一般灭火训练和编组灭火训练。 , (1)-般灭火训练

课程由大副拟定,其内容包括:燃烧基本理论、船上火灾成因及预防、火的分类及主要灭火剂的性能、本船灭火器的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灭火器的检查保养与责任分工、个人发现火警后的处置步骤、危险气体的警觉、基本急救技术等。 (2)编组灭火训练

该项训练的本质着重于灭火的组合行动,其要求如下:

各组集合部位及带至火场的灭火器材放置处所、火灾现场调查及报告方法、建立火灾限界的方法、控制及扑灭火灾之正确步骤、舱内搜索及救助方法、火区的电源及通风之切断步骤、火场清理方法、防止复燃步骤等。

以上一般灭火训练及编组灭火训练均由大副编制并报船长批准后实施,训练要讲究实效,防止形式化。

五、消防演习

船舶灭火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事实证明,在船舶发生火灾时,不遵照一定的程序组织灭火,很容易造成人员混乱、措施不力、贻误灭火时机,因此这就要求所有船员都要熟练掌握正确的灭火程序并加以严格训练。船舶消防演习的目的在于验证船舶应变预案和应变部署的可行性以及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船上平时按应变部署定期举行消防演习,可以使船员完全了解和熟悉正确的灭火程序及其在应交时执行的任务,掌握实际技能,并且在思想上有充分准备,这样才能临危不惧,勇敢顽强地进行灭火工作。

1.船舶消防演习的内容

每次消防演习应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向各站报告并准备执行的职责。

(2)启动消防泵,至少使用2个消防水龙,以示该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检查消防员装备和其他个人救助设备。

(4)检查演习区域内的防火门、水密门、挡火闸和通风系统的主要进出口的可操作性。 (5)检查有关通信设备。

(6)检查为随后的弃船而做的必要准备。

(7)在演习中发现的任何错误和不足均应尽快予以纠正。 2.船舶消防演习的基本要求

(1)根据SOLAS公约有关规定,每位船员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消防演习,所以货船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演习,但船员一次更换超过25%时应在离港后24小时内举行一次消防演习。客船一般每周一次,对国际航行(非短程)的客船,应在离开最后出发港后作一次这样的演习。这种演习既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例如,由消防转 入救生,或由消防转入堵漏再转入救生等。

(2)演习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但白天要进行演习,而且还要在夜间进行,不但要在停泊中进行演习,而且还要在航行中进行。定期演习是船员进行消防训练的有效方法,许多大的火灾事故都是由于发现火警时采取的行动错误,或措施不当而造成的。

(3)参与演习的人员应着装规范。每次演习都应假设火灾场所、火灾种类和火灾蔓延趋势。根据船舶种类,相应成立消防队、隔离队和救护队等,客船还应组成乘客疏散队。这些小组应具备在任何时候都能完成其职责的能力。

(4)船舶处于营运期间的消防演习应由船长任总指挥。机器处所的现场指挥由轮机长担任,其他处所的现场指挥则由大副担任。拖船船队的总指挥应由拖船船长担任,现场指挥则由拖船大副或被拖船舶负责人担任。

(5)船舶火警友出后,船员应按应变部署携带规定的器材,2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听从现

场指挥的命令,实施各自的行动。

(6)演习结束后应进行评估,并将演习的详细内容记录在“航海日志”中。 3.船舶消防演习程序

(1)火灾发现者大声呼喊报警:某部位着火了,并立即报告驾驶台,同时取用就近的灭火器灭火。 (2)当班驾驶员接警后立即用汽笛或警铃发出相应火警警报,启动消防泵,做好相关记录。船长立即上驾驶台指挥全船的消防行动。警报发出后,用无线电通信设备及时向船公司、就近海事部门报告火灾情况,请求指导和必要的援助。

(3)听到警报后,除驾驶台和机舱固定人员处,其他所有船员应根据着火部位的不同按照消防应变部署表指派的任务,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携带灭火器材在2分钟内奔赴指定集合地点,同时大声呼喊:某部位着火了。

(4)集合后,立即清点人数,现场指挥向船长报告人员集合情况,船长命令现场指挥根据火情迅速组织灭火。

(5)现场指挥接到命令后,立即查明火情,组织救人和灭火行动:命令消防队用灭火器灭火,水龙组连接消防水带、水枪,消防泵组启动应急消防泵,探火人员穿着消防员装备准备救人和探火;命令隔离队采取防止火灾扩散措施如切断通风、电源,关闭有关防火门窗和开口等;命令救护队做好救治伤员准备。

(6)模拟初始火灾扑救失败,现场指挥立即向船长报告,船长命令立即派探火员深入火场救人和探明火情,并做好启动大型固定灭火系统灭火的准备。探火员在水枪掩护下进入火场救人和探火。 (7)探火员救出受困人员后交由救护队处理,并向现场指挥报告火场情况,现场指挥向船长报告火情,请求启动大型固定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8)船长根据火情,命令现场指挥启动大型固定灭火系统进行灭火。现场指挥命令隔离队封闭失火处所,然后命令启动固定灭火系统灭火,同时命令水龙组对失火场所周围进行防护,命令隔离队检查失火舱室密封、舱壁温度变化情况等。

(9)通过外部观察和一定的时间后,判断火已被扑灭,现场指挥报告船长后,命令探火员再次进入失火场所探火。

(10)探火员回来报告,火已被完全扑灭并无复燃可能,现场指挥将情况报告给船长,船长命令打开所有通风泵统,清除失火场所烟气。通风一段时间后,探火员再次进入失火场所测氧测爆,测得现场含氧正常,现场指挥迅速组织人员查明火灾原因,并报告船长。 (11)船长施放警报解除信号,宣布演习结束,清理现场,器材归位。

(12)演习结束后,驾驶员应在航海日志中详细记录整个演习过程,船长应立即集合全体船员进行讲评,总结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这些问题和意见也均应记入航海日志,并保证在下次消防演习中得到解决。

第二节 防火控制图

防火控制图能够提供船舶消防应急时船长和现场指挥所需要的全部船舶技术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消防人员进出火场的路线、确定其所在位置、火场中可供消防人员使用的消防设备、通风控制等,能够迅速作出决策。防火控制图提供的信息对船舶三副进行全船安全设备检查和维护有指导作用,防火控制图上显示了船上所配备的全部消防、求生设备,按照防火控制图检查可以避免遗漏。防火控制图对船舶进厂修理安全设备也有指导作用,按照防火控制图对船舶的安全设备进行修理,可以保证船舶的入级标准,避免施工不当而降低船舶的技术标准。

船舶防火控制图是一张供永久展示全船各种消防设备及设施(以标识或符号表示)的总布置图,供高级船员参考。它集中反映了船舶消防、救生设备的安全技术性能,是保障船舶营运安全的重要性图纸。船舶防火控制图的主要内容有每层甲板的控制站、A、B级防火分隔围蔽的各防火区域、探火和失火报警系统、喷水装置、消防器材、各舱室和甲板出入通道等设施的细目,以及各通风系统的位置,其中包括风机、挡火闸、遥控关闭装置、应急通道,还有船舶所配备的各种救生设备和位置等细节。或经主管机关同意,上述细节可编入一个小册子,每个高级船员人手一本,另有~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