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公共关系学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引言(教材分析)

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随着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公共关系主要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如何通过媒介这个桥梁进行信息的沟通,从而既有利于组织有效地开展各种公关活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又有利于满足公众的各种需求。

教学参考文献:

[1]《公共关系实用教程》 李兴国 高教出版社 2005-3 [2]《公共关系基础》 葛金田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10 [3]《公共关系学》 张克非 高教出版社 2001-6

[4]《公共关系案例与分析教程》 吴建勋 丁建华 丁华 中国物资出版社[5]《公关经理》 MBA核心课程编译组 九州出版社 2002-6

授课目录如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职能 第三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 第四章:公共关系与公众 第五章:公共关系的传播 第六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 第七章:公共关系的工作内容 第八章:公共关系的形象塑造

2001-12

第一章 绪论

计划:4课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2. 掌握公共关系的定义

3. 掌握公共关系的三个构成要素及其特征

4. 理解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人际关系、宣传与广告营销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

1. 公共关系的定义

2.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特征

教学难点:

1.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人际关系、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

本章为引入课,主要是让学生对公共关系有个初步的印象,所以采取结合案例、事例进行讲解,有助于学生们理解。

第一节 公共关系概念与特征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

由英语“Public Relations”译来, PR

“Public”—形容词 公开的、公共的 Relations—关系

—名词 公众

1802美国第三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国会发表的一项声明中首次使用,以替代“精神状态”。

1882纽约的一位律师多尔曼.伊顿在耶鲁大学以“公共关系与法律职业的责任”为题进行了演讲。

“公共关系”一词在19世纪较为模糊,使用也多有所指,直到20世纪初随着专门组织在美国的出现,才使之趋向成熟。

Public affairs public communication

由于公共历史短、建设晚,人们对其认识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其定义也有许多种472种(1976年)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良好的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式,同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注意:一、公关是社会组织与其公众结成的关系 二、公关是为特定目标而建立和维系的 三、采取的方式

世界上服两个人就有了“人际关系”:世界上有了两群人就产生成了“公共关系”。 注:杰克逊是一位军事英雄,重视知识,组织创办“环球报”,组织智囊团为其策划、宣传。

二、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社会组织—主体

有特定的目标,有规章制度。内部有合理分工 eg.政党、政府、社团、企业、学校、医院等。

(二)媒介—桥梁

1.人:通过语言、行动传递信息

2.事物:物品、符号、标志、图形(像)、报刊、杂志、电视、网络 (三)公众—客体

与社会组织有共同利益需求的个人、群体、组织集合成的集体。内部员工、顾客、读者、观众、社区居民、名流等。

塑造形象、协调关系、传播管理 社会组织 传播媒介 公众 认知 赞誉 合作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一)客观性

每一个组织都不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中,不断从外界环境获取信息、物资和能量,维持生存,同时向外界提供各种输出,双向交流。

(二)公开性

目的:塑造组织形象,吸引社会公众,争取理解、支持与合作对象是公众而不是私人,其手段是公开的。

(三)稳定性或长期性 谋求长远利益

相关性 有共同利益需求 (四)间接性

不直接,面对面地进行,有媒介(人+物) (五)互利性,可变性

1.性质可以发生变化,即合作→←竞争 2.双方“另择对象”主客体进行置换

第二节 公关的产生与发展

公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带有现代文明的“胎记”。但也有一个从萌芽到成熟、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有必要研究:

一、公关的渊源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公共关系,虽然比较零碎,不系统,但思想和活动随处可见。类公共关系

(一)西方古代:注重现实的处理 1.古希腊人

一批教师,演说家十分活跃(诡辩论者),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政治家怎样赢得选票(提高名声、宣扬伟大)。《修辞学》怎样运用语言影响听众的思想与行为(最早探讨公共关系学理论的专著)。

2.古罗马人

注重各种影响人的传播技术,改进诗歌形式,宣传作用。城市发展,农民拥入,罗马城拥挤不堪,为减轻压力,政府托人写诗宣传乡村生活(空气、水、自然),使人们向往自然。古罗马将法律刻在12块铜牌上(十二铜表法),公开发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但对贵族也进行了限制,公开争取民众。

3.古雅典

统治者实施过一种特殊的投票法—贝壳放逐法。在每年的民众大会时,公众将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记于贝壳上,过半则被逐出国内,表明对公众的重视,拉拢人心。

(二)中国古代:注重观念理性 1.西周时期

末年,周厉王施酷虐,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表明社会舆论对政权的影响,重视民众的传播信息,调节措施。

2.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重点在处理人文关系。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孔子“仁者,人也”,“人无信不立”,孟子“君轻民重”,李世民“水也载舟,亦可覆舟”。

3.商鞅变法

为了取信于民,树立政府法令的权威,在咸阳城外立柱一根,张贴通告,扛进城者获奖赏若干。

此外,朝代变更时利用各种舆论赢得民众支持,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

古代的作法并不存在科学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加引号,或称之为“类、准、史前公关”,但是现代公关的基础。

二、现代公关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公关产生于20世纪初,在美国。原因如下:

(一)美国建国较晚,没有传统包袱,易于接收新事物。

(二)美国由许多民族移民组成,有很强的平等意识,难于管理。 (三)“南北战争”后,统一管理,市场体系发育健全。 美国的公共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单向吹嘘式的公共关系 “报刊宣传活动”,19世纪30年代,公司雇人在报上宣传,19世纪30年代《纽约时报》发起“便士报运动”,全社会认可,发行量大增,广告费大增,公司为节省钱,编造“神话”吸引注意力。

代表人物,巴纳姆,马戏团老板,海斯的黑奴曾100年前抚养过乔治.华盛顿,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