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区长江公路大桥行洪评价分析2008.12.28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重庆市永川区长江公路大桥行洪评价分析2008.12.28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1.2 设计水位

拟建大桥采用天然情况下3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最高通航水位采用2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98%保证率水位。由于工程河段处于三峡水库和规划修建小南海枢纽变动回水区末段以上,但处于规划的朱杨溪水利枢纽库区内,故水位受朱杨溪枢纽影响。根据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编制的《重庆市永川区长江公路大桥及引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5月)、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重庆市永川区长江公路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论证研究报告》(2008年11月),拟建大桥各频率设计水位见表2.2。

河道条件 频率P 流量(m3/s) 水位(m) 表2.2 拟建大桥设计水位成果表 天然情况 朱杨溪枢纽修建后 汛期汛期枯水期汛末11月枯水期 P=0.33% P=5% 98% P=5% 98% 71800 54500 2230 24000 2230 217.91 213.54 192.65 213.60 213.36 2.1.3 永川长江大桥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路线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2)设计车速:80km/h (3)荷载标准:

车辆荷载:公路—I级 风荷载:27m/s (4)通航标准:

采用I-(1)级航道净空标准,桥位河段最高通航水位为213.6m,通航净高18.0m;

(5)桥面宽度:32.5m。其中行车道宽:2*3*3.75m;中央分隔带

9

宽:2.0m;左侧路缘带宽:2*0.5m;紧急停车带度:2*2.5m;外侧护栏宽2*1m(含灯柱);

(6)全桥宽:钢箱梁全宽35.7m,引桥全宽31.5m; (7)桥面横坡:2% (8)设计洪水频率:1/300;

(9)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2.1.3 桥孔总体布置及桥梁设计方案

永川区长江公路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主桥为219+548+219m三跨连续悬索桥,左岸引桥为24×30m先简支后结构连续T梁,右岸为1×30m简支T梁,全桥长1697m。10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洪水位时,仅有左、右主墩位于河道内,左、右主墩间距548m,左、右主墩主墩处床面高程分别为200.7m和197.6m。主桥边跨与主跨比L1/L2=0.4,成桥状态中部主缆设计矢跨比为1/10。大桥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和左、右主墩结构图见附图2.3和附图2.4a~2.4c所示。

2.1.3.1 桥塔

桥塔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式框架,塔柱为变壁厚矩形单箱单室结构。塔柱顺水流方向宽5m,垂直水流方向渐变,北塔柱垂直水流方向尺寸由塔顶6m渐变到塔座8m, 南塔柱垂直水流方向尺寸由塔顶6m渐变到塔座8.062m。两塔柱之间设两道横梁,分别设在塔顶和钢箱梁底面处,塔顶处横梁尺寸为5×6m,钢箱梁底面处横梁尺寸为6×6m。塔身在高程220m以上为空心箱形截面,以下为实心矩形截面,以抵抗船舶撞击力。

桥塔基础采用灌注桩加承台的形式,承台厚5.5m,塔柱和基础之间设厚3.0m的塔座进行过渡。每个塔柱下布置9根直径为3.0m的灌

10

注桩,承台顺桥向和横桥向尺寸为20.3×20.3m。两个承台间设置一道高4m、宽6m的横系梁。

塔柱实心段及承台系梁采用抗渗纤维混凝土。

2.1.3.2主缆

全桥共设两根主缆,主缆间距为33.7m,每根主缆由85股预制平行钢丝索股组成,每股预制平行钢丝索股由91根直径5.2的镀锌高强钢丝组成,主缆钢丝采用标准强度为1670MPa的高强钢丝(松驰率≤8%,设计弹性模量2.0×105MPa),主缆空隙率:索夹内为18%(主缆理论直径为505mm),索夹外为20%(主缆理论直径为511mm)。主缆安全系数大于2.5。

2.1.3.3吊索

吊索纵向标准间距为12m,索塔处吊索距塔中心线16m,每个索夹下有两根吊索,全桥共有吊索280根,其中特殊吊索48根(特殊吊索指边跨短吊索及索塔处长吊索),普通吊索232根。吊索统一采用PWS平行钢丝索股,外套PE防护层,为减少吊索在锚杯口处的弯折疲劳,吊索锚杯口处设置氯丁橡胶浇制的缓冲器。普通吊索由73根φ5.2的低松驰高强钢丝(标准强度为1670MPa)组成,吊索外径为65mm,特殊吊索由209根φ5.2的低松驰高强钢丝组成,吊索外径为98mm。

2.1.3.4锚碇

A、北锚碇

北锚采用埋置式重力锚碇。由基础、锚块、鞍部、鞍部后浇段、后锚室和前锚室组成,后锚室在施工后期封填。前锚室顺索股中心方向长25m,前、后锚室间锚块顺索股中心方向长18m。锚碇基础基底位于弱

11

风化泥岩上,基底高程为212.408m,基础顺桥向58.8m,横桥向49.65m。

锚固系统采用15-16环氧涂层钢铰线及配套锚具。拉杆采用40CrNiMoA钢,连接器采用锻钢45号优质炭素钢。

B、南锚碇

南锚采用扩大基础三角框架式锚碇。由基础、锚块、后锚块、散索鞍支墩、前锚室和后锚室组成,后锚室在施工后期封填。前锚室顺索股中心方向长25m,前、后锚室间锚块顺索股中心方向长18m。锚碇基础基底位于弱风化泥岩上,基底高程为203.642m,基础顺桥向38m,横桥向47.70m。

2.1.4 桥墩与水流关系

拟建大桥桥墩轴线与桥轴线基本垂直,墩轴线基本顺水流布置。经计算,洪水期桥位处流速、流向与桥轴线法线的夹角小于5°,且横向流速小于0.3m/s,交角相对较小,不存在明显挑流作用。

2.1.5 施工方案

拟建大桥为特大型桥梁,必须做到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开工前必须精心策划,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应严格实行全方位监理和控制,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内部的有关规范和规定,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大桥工程建设。

2.1.5.1 主桥下部结构施工

为有效控制施工工期,主桥的桥塔及锚碇同时动工。其中主塔基础安排在枯水期11~次年5月进行,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经分析,在施工期11~次年5月,拟建大桥处10年一遇水位为197m。由于主塔处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