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室工作制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透析室工作制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健康体检,必要时接种疫苗。 (5)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治疗区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6)按照设备要求3个月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消毒和冲洗方法参考设备使用说明书)。每次消毒和冲洗后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内(见表-2,表中未涉及的消毒剂请参照生产厂商的说明书)。

表2: 水路中消毒剂的最大允许残留浓度

消毒剂 甲醛 过氧乙酸 游离氯

合格标准 <5ppm(5mg/L) <3ppm(3mg/L) <0.5mg/L (7)透析机使用后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具体消毒方法参见透析机的有关说明书)。

(8)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2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隔日使用需要重新消毒。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在消毒有效期限内使用,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

(9)浓缩透析液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肝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现用现配。

(10)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的规章制度。

(11)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透析废水应排入医院污水系统。

(三)科主任、护士长必须对本科检测项目严格把关,监测员在进行各项监测时必须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

(四)科室一旦发现监测不合格情况,应在24h内上报院感办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五)各种监测月报表应在次月10日前报院感办。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管理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医院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采购、使用及回收处理进行监督管理,并对购入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测。

二、医院所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的生产厂家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生产企业产品许可证》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许可证》等相关证件。

三、医院采购部门每次购置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与生产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一批号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产品、标识和效期,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的中文标识。

四、医院采购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失效期、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五、严格保管,将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部门。

六、使用科室不得擅自购进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具应计划领取。使用前应检查失效期、包装有无破损、产品有无不洁净等。

七、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标本送检,按规定登记发生时间、种类、临床表现、处理结果;所涉及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生产单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及供货单位、供货日期等,及时报告院感办、药剂科及一次性医疗器械采购部门。

八、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用器具用后须进行消毒、毁形,并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一: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要求

透析用水按照美国医疗器械协会(AAMI)的标准要求管理,见表-1。透析液和透析粉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Ⅲ类医疗器械(透析液和透析粉,编号6845-07)管理。

表1: 血液透析用水可允许的化学污染物最大浓度

污染物 钙 镁 钠 钾 氟 氯(自由态) 氯胺 硝酸盐 硫酸盐 铜、钡、锌 铝 砷、铅、银 镉 铬 硒 汞 锑 铍 铊

1透析用水

允许的最大化学污染物的浓度(mg/L) 2(0.1mEq/L) 4(0.3mEq/L) 70(3.0mEq/L) 8(0.2mEq/L) 0.2 0.5 0.1 2.0 100.0 每种0.1 0.01 每种0.005 0.001 0.014 0.09 0.0002 0.006 0.0004 0.002 透析用水的水质情况每年测定一次,需符合AAMI标准;每天检查反渗水电导度(允许范围<10us),以上检查结果要登记并保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新安装的水处理系统或怀疑水处理系统有问题时要提高检测频率;如果确定水处理设备存在问题而不能及时纠正,要停止使用。 2透析液

透析液必须由浓缩液加反渗水配制。购买的浓缩透析液和透析粉剂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A液不得自行配置;B液必须由专人负责配置,现配现用,一人一用,且有人员进行核查,并签字登记;在线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时B液必须用干粉。 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要求

(一)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水进入血液透析机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出200cfu/ml;

(二)透析用水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三)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200cfu /ml;

(四)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五)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一)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

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接触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嗜肺军团菌肺炎、流感、炭疽、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脑、白喉、百日咳、腮腺炎、风疹等。

一般预防控制措施如下:

1、做好传染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隔离工作

2、进行呼吸道疾病的诊疗和护理时,应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要求进行,做好个人防范。

3、正确使用口罩,4小时更换一次,不可将口罩折叠,放在工作衣口袋再次使用。

4、注意病房自然通风对流,保持室内、外空气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