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下册复习题(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汽车构造下册复习题(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主减速器降低速度,同时增加扭矩,再将其传给差速器并分配到左右半轴,最后传给驱动车轮使汽车行驶。

10.主减速器的功用是将力的传递方向改变90°,并将输入转速降低,转矩增大,使汽车在良好公路上一般能以直接档行驶。主减速器基本形式有单级主减速器和双级主减速器。单级主减速器主要由一对经常啮合的圆锥齿轮组成;双级主减速器主要由两对经常啮合的齿轮组成,其中一对为锥齿轮,另一对为圆柱齿轮。

11.离合器的从动盘通过中间的花键毂与变速器的第一轴前端花键轴相连接。在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发动机的动力经摩擦衬片、从动盘花键毂传到变速器第一轴(即输入轴);而压盘与变速器的第一轴没有任何连接上的关系,若将摩擦衬片铆在压盘上,则将导致发动机的动力无法传到变速器,汽车也无法行驶。 12.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可用图表示。

当离合器盖总成未固定于飞轮上时,膜片弹簧不受力而处于自由状态,如图(a)所示。此时离合器盖1与飞轮7之间有一定间隙。

当离合器盖1用螺钉安装在飞轮7上后,由于离合器盖靠向飞轮,消除间隙后,离合器盖通过支承环5压膜片弹簧3使其产生弹性变形(膜片弹簧锥顶角增大),同时在膜片弹簧的外圆周对压盘2产生压紧力而使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如图(b)所示。

当踏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分离轴承6被分离叉推向前,消除分离轴承和分离指之间3mm左右的间隙(相当于踏板30mm左右的自由行程)后压下分离指,使膜片弹簧以支承环为支点发生反向锥形的转变,于是膜片弹簧的外圆周翘起,通过分离钩4拉动压盘2后移,使压盘与从动盘分离,动力被切断。如图(c)所示。

13.CA1091型汽车双片离合器的调整包括:分离杠杆高度的调整、中间压盘在离合器分离位置时的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14.当发动机工作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时,发动机的转矩一部分将由飞轮经与之接触的摩擦衬片传给从动盘的花键毂;另一部分则由飞轮通过八个固定螺钉传到离合器盖,并由此再经四组传动片传到压盘,然后也通过摩擦片传给从动盘的花键毂。最后从动盘花键毂通过花键将转矩传给从动轴,由此输入变速器。

15.离合器经过使用后,从动盘摩擦衬片被磨损变薄,在压力弹簧作用下,压盘要向前移,使得分离杠杆的外端也随之前移,而分离杠杆的内端则向后移,若分离杠杆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预先没留有间隙(即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则分离杠杆内端的后移可能被分离轴承顶住,使得压盘不能压紧摩擦衬片而出现打滑,进而不能完全传递发动机的动力,因此,离合器踏板必须要有自由行程。 16.膜片弹簧离合器结构特点:

①开有径向槽的膜片弹簧、既起压紧机构(压力弹簧)的作用,又起分离杠杆的作用,与螺旋弹簧离合器相比,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短,零件少,重量轻,容易平衡。 ②膜片弹簧不像多簧式弹簧(螺旋弹簧)在高速时会因离心力而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导致弹力下降,它的压紧力几乎与转速无关。即它具有高速时压紧力稳定的特点。

③膜片弹簧离合器由于压盘较厚,热容量大,不会产生过热,而且产生压紧力的部位是钻孔以外的圆环部分,所以,压盘的受力也是周圈受力,使膜片与压盘接触面积大,压力分布均匀,压盘不易变形,结合柔和,分离彻底。

17.动力传递路线:第一轴1→第一轴常啮合齿轮2→中间轴常啮合齿轮23→中间轴15→中间轴三档齿轮21→第二轴三档齿轮7→三档齿轮接合齿圈8→同步器接合套9→花键毂24→第二轴14。

18.传动轴制有滑动叉,主要是使传动轴总长度可以伸缩,以保证在驱动桥与变速器相对位置经常变化的条件下不发生运动干涉。 19.各档动力传递路线(图):

Ⅰ档(T1向右移动):

动力传递路线为1→2→Z1→Z2→T1→3→(Z9→Z10)。 Ⅱ档(T1向左移动):

动力传递路线为1→2→Z3→Z4→T1→3→(Z9→Z10)。 Ⅲ档(T2向右移动):

动力传递路线为1→2→T2→Z5→Z6→3→(Z9→Z10)。 Ⅳ档(T2向左移动):

动力传递路线为1→2→T2→Z7→Z8→3→(Z9→Z10)。

倒档(移动倒档轴上的倒档齿轮——图中未画——与Z11、Z12同时啮合) 动力传递路线为1→2→Z11→ZR(倒档轮)→T1→3→(Z9→Z10)。

20.因为传动轴过长时,自振频率降低,易产生共振,故CA1092型汽车的传动轴采用二段式的。

当汽车满载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两根长轴近似在同一轴线上,相当于只有一根长传动轴,中间的万向节不起到改变角速度的作用,因而维持等速;在后桥跳动的情况下,便不能保持夹角相等,由于夹角不大,不等速性也不大,附加的惯性力矩一般可靠轴管本身的弹性扭转来吸收,并使其降低到允许的范围内;空载时,由于夹角不等引起的不等速性变大,附加的惯性力矩较大,但发动机发出的转矩比满载时小,从而使传动系不致过载。

21.不可以。因为传动轴是高速转动件、为避免离心力引起的剧烈振动,要求传动轴的质量沿圆周均匀分布。无缝钢管壁厚不易保证均匀,故用厚度较均匀的钢板卷制对焊成管形圆轴。 22.行星齿轮的背面和差速器壳相应位置的内表面均制成球面,保证行星齿轮更好地对正中心,以利于和两个半轴齿轮正确地啮合。

差速器中各零件是靠主减速器壳体中的润滑油来润滑的。在差速器壳体上开有窗口,供润滑油进出,为保证行星齿轮和十字轴轴颈之间有良好的润滑,在十字轴轴颈上铣出一平面,并在行星齿轮的齿间钻有油孔。 23.见图。

第一轴1、中间轴15;齿轮2、齿轮23、齿轮22、齿轮21、齿轮20、齿轮18、齿轮19、齿轮17、齿轮11及接合齿圈10、齿轮7及接合齿圈8、齿轮6及接合齿圈5。

24.为了提高汽车在坏路上的通过能力,有的汽车在差速器中装有差速锁。当一个驱动轮打滑时,用差速锁将差速器锁起来,使差速器不起差速作用,即相当于把两个半轴刚性地联接在一起,使大部分转矩甚至全部转矩传给不打滑的驱动轮,以充分利用这一驱动轮的附着力,

产生足够的驱动力使汽车得以行驶。

25.因传动轴在制造中,它的质量沿圆周方向往往不均匀,旋转时易产生离心力而引起传动轴振动,使传动轴中间支承与减速器主动齿轮轴承加速磨损。为了消除这种现象,传动轴在工厂里都进行了动平衡,校验中给轻的一面焊上一块适当质量的平衡片。平衡后,在滑动叉与传动轴上刻上箭头记号,以便排卸后重装时,保持二者的相对角位置不变。

26.支承螺柱安装在从动锥齿轮啮合处背面的壳体上,它与从动锥齿轮背面有一定的间隙。在大负荷下,从动锥齿轮背面抵靠在支承螺柱的端头上,以保证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刚度,以限制从动锥齿轮过度变形,而影响齿轮的正常工作。

支承螺柱与从动锥齿轮的间隙为0.3~0.5mm,如果超过这个数值,可先将支承螺柱拧至顶住从动锥齿轮的背面,然后退回1/4圈即可。调好后将锁紧螺母拧紧并用锁片锁牢。 27.从动锥齿轮的轴向位移和轴承预紧度的调整顺序是先调轴承预紧度后再调轴向位移。 轴承预紧度的调整:靠改变装于减速器外壳的左、右轴承盖与减速器壳体之间的两组垫片的总厚度来调整。

轴向位移的调整:在不改变减速器外壳左、右轴承盖下的调整垫片总厚度的情况下(即不改变已调好的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把适当厚度的调整垫片从一侧移到另一侧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