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重点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档案管理学重点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1、档案统计调查的方式:1制度化的综合性调查:一般由国家统计机关和各行业、专业的行政管理机关组织实施,表现形式是各种各样的统计报表2专门调查,起因一般为现实工作或生活所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及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社会需求,组织者或为国家行政机关,或为各社会性学术性团体,调查手段也是多样的,分为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抽样又分为随机和非随机,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专门统计调查活动。

12、档案统计整理的主要方法:1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对统计对象及其有关数据进行分类,以保证统计分析的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理论根据是只有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对象才能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分析。分组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统计对象及其数据案某些特征或性质标准划分成若干不同的组,将各组内的各统计对象和数据进行排列,计算等处理,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提供合理可靠的数据基础。2统计表:对统计调查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排列,分组,归类,计算时所用的工具和表述形式,也可看作是统计整理结果的具体表达形式。 13、档案统计分析的主要方法:1对比分析:基本特征就是对可比对象及因素等进行对照比较,以发现其异同、差距和规律2相关分析与因果分析:相关分析实质上是对成因众多且复杂多变的现象所进行的相关因素分析。因果分析主要是对具有线性因果关系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发现真实可靠的原因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揭示事物的空间存在状态和时间上的发展变化情况的分析4综合分析:一般在较大范围内,对构成某一领域的基本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时所采用的各种具体分析方法的总称5系统分析:对具有系统性的工作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14、分析几种档案统计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1对比分析 第十一章 人事档案

1人事档案的含义: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历史记录 2人员的主管单位的含义:机关工作人员所担任最高职务的管理机关

3人事档案的正副本制度:正本主要供主管干部的人事部门保管使用,副本主要供协助管理干部的人事部门保管使用

4人事档案的特点:1人事档案的立卷与其他档案立卷方式不同2内容的动态性3随着人员的主管单位变动而变动的4具有较强的机密性

5人事档案的作用:1用人治事的重要依据2研究人事宏观管理的信息源3编史修志的史料4宣传教育、文艺创作的素材

6分析人事档案发生流动的原因:是工作人员主管单位的变动

7人事档案工作的内容:1收集鉴别和整理人事档案材料,充实人事档案内容,为郭晋安积累档案史料2保管人事档案,保证人事档案材料的完整与安全3办理人事档案的提供利用和咨询情况4登记人员职务变动工资变动的情况5转递人事档案,对下属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等6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死亡人员档案

8在人事档案工作中贯彻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根据人事管理权限,集中统一管理人事档案2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完整与安全3便于人事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的利用4机关人事档案工作,要置于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之下

9、人事档案收集工作的含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本机关人事管理权限的范围及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范围,将有关部门形成的人事档案集中起来,统一保管的工作 10、收集人事档案的指导思想:按照德才兼备的方针指导收集工作

11、人事档案鉴别的含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要求,对收集起来归档的文件进行审查甄别,判定文件真伪和保存价值,确定能否归入人事档案

12、人事档案的收集范围、方法、要求:范围: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实绩贡献。方法:1建立健全收集人事档案的制度2掌握信息做好集中收集3疏通收集

渠道4加强档案内容状况的研究,提出补充收集的措施5跟踪收集。要求:1保证人事档案的质量2严格掌握收集的范围3及时细致的开展收集工作

13、人事档案鉴别工作的内容:1判定文件是否术语人事档案或是否术语某一立卷对象的人事档案2判断归档的文件是否属于办理完毕的正式文件3核查归档的文件是否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4审核文件是否手续完备5判定文件是否有保存价值

14、鉴别人事档案的原则:1必须以中央有关人事管理及人事档案的文件规定为依据2严格执行收集归档范围的规定3鉴别工作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4正确处理鉴别出的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

15、人事档案整理的含义:将收集起来并经过鉴别的人事档案、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以个人为全宗,进行分类、排序、编号、登记目录、技术加工、书写卷名和装订成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的活动

16、人事档案完整真实精炼实用的含义:完整:其一,一个人的材料实行高度集中,以翻印其人的全貌其二,档案中的每件材料要求有头有尾,系列材料必须齐全。真实:档案必须是经过组织认可归档的,文件内容也应当是真实的,冤假错案的文件,不实之词的文件和未经查证核实的文件度要清出处理。精炼:档案中所保存的文静安必须是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实用:整理档案要从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出发,对档案的内容、材料的分类排序和技术加工乃至立卷装订,度要保证实际应用

17、人事档案清理的含义:为了落实党的干部、知识分子、侨务等方面的政策,机关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需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及组织对某一人员问题的复查、平反结论,或对原处分决定的改正意见,把存入人事档案中的冤假错案材料和未查证核实的材料清理出来,分别进行处理,同时。存入新的复查平反结论或改正处理意见,使人事档案内容能真正反映本人的真实面貌

18、清理人事档案的依据:中央的有关文件规定,一类是中央和有关部门就某一历史事件专门制订的清理档案材料的规定,另一类是涉及清理人事档案材料方面有关落实干部政策的文件

19、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的步骤:1鉴别分类2复制3技术加工4排序编号5编制卷内目录6打孔与装订7书写卷名8检查验收 20、人事档案清理工作的意义:1维护人事档案内容的真实性2清理档案中的冤假错案材料,是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和侨务政策的需要,是为了借出有关人员心有余悸和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他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对安定团结均有重要的政治意义3保证人事档案内容的精炼,清出无保存价值的文件,避免档案材料过于臃肿、繁杂,使之更精炼实用,利于保存

21、说明人事档案整理工作中复制文件的作用:在人事档案中有些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书写的材料,天长日久自己模糊不清,对于这些材料需要加以复制以便使原件内容保存下来

22、比较保持文书档案真实性与人事档案真实性的不同做法:文书档案的真实性是指档案材料是真实的,例如有的人处理错了,后来进行了甄别平反,文书档案要求保存全部过程的文件材料,因为它都是真实的历史记录,而人事档案则不同,它要求材料内容是真实的,以便于人事工作利用,防止一些失真的内容影响对人的正确评价而使用。所以,凡是冤假错案及不实之词的档案材料,都要按规定清出、处理

23、人事档案调整底账的含义:人事档案部门除了坚持日常登记工作外,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档案的收入转出登记帐进行清理调整

24、人事档案的检索方法:1笔形编号法2姓氏笔划编号法3汉语拼音字母编号法4部门编号法

25、人事档案保管范围的划分:1对现职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1人事档案的正本由主管人员职务的部门保管2副本 由主管和协管人员职务的部门管理3军队人员兼地方职务的,其档案正本由军队保管,反之相反4干部档案由各级机关组织人事部门保管5职工档案一般属劳资部门或机关政工部门保管6学生档案,一般学校设专门部门保管)2对退休离休人员档案的保管3对死亡人员档案的保管4对其他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26、人事档案检查核对工作的作用:1发现存放错误可及时纠正,以便检索2对该转出而未转的档案,发现后可及时转出,防止管人与管档长期脱节而造成无头档案,3发现短缺档案可以及时追查,防止天长日久无法寻找,丢失档案

27、人事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基本要求:在维护人事档案的秘密与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的为利用者提供优质服务

28、人事档案转递工作的含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部门之间、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形成人事档案材料部门及利用部门之间转出和接收人事档案或人事材料的活动 29、无头档案的含义:查不到档案人下落的人事档案

30、人事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1在档案室或阅览室提供档案阅读2外借3出具证明材料4提供综合整理的有关材料5咨询服务

31、人事档案转递的原因和方法:原因:1由于人事档案的保管范围与人事管理权限不相一致2人事材料形成部门多而分散,形成的人事档案材料需要向主管单位集中3借阅人事档案或人事材料的过程中,有的也需要通过转递向利用单位提供。方法:1人事档案和人事材料,一般是通过内部派人取送,或通过机要交通转递,不允许公开邮寄或交本人自带2转递档案必须办转递手续3县级以上的组织人事部门才能直接转递人事档案4收到人事档案的单位,应在核对无误后签名盖章,并且要及时将回执退回5转出的档案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整理,并全部转出,不允许留部分文件分批转出,以维护档案的完整性

32、无头档案产生的原因:1人员主管机关变动与档案的流动未同步进行2转递工作不准确3收进转出登记制度不严

33、防止无头档案产生的措施和对无头档案的处理办法:措施:1机关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及时获得人员工作和职务变动的准确信息,包括人员调出的时间、调入单位名称、主管机关名称、调动的原因、是否正式调动等,然后及时将档案转入人员新的主管部门,使档案与人员流动同步进行。2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时转递,认真细致,准确详细书写转递档案通知单和收文机关名称,杜绝误转现象的发生。3建立严格的人事档案收进转出登记制度和定期检查核对制度。处理:1认真鉴别档案材料的保存价值2仔细分析,认真查询档案人的下落3经过多方查询,确实找不到下落的无头档案,根据规定可转档案人原籍档案馆保存

34、说明人事档案提供利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查阅借用人事档案必须是因工作需要,并按规定办理查阅,借用人事档案的手续2每个机关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都要根据本机关人员职务的级别层次,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要求,制定自己的查阅范围,要求,批准权限以及履行登记手续等制度,以保证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3严格掌握查阅借用人事档案者的政治身份4借阅人事档案者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权5不允许本人查阅借用自己和直系亲属的人事档案6明确规定查阅,借用人事档案的注意事项 第十二章 会计档案

1会计档案的定义: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等具有保存价值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2会计档案的特点:广泛性、严密性、稳定性

3会计档案定义的基本含义:1会计档案的来源广泛2会计档案是会计核算的产物3会计档

案的主要成分是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

4分析会计档案的特点,做好会计档案工作:1广泛性,全国各个单位和人员,每天都在发生大量的会计事项,每年产生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档案以千万吨计,会计档案产生与使用的普遍性是一大特点2严密性,从会计档案的内容和程序来看,它是先有会计凭证,然后依据会计凭证填写会计账簿,最后根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在反映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方面,一环扣一环,具有连续性,联系十分紧密。3稳定性,会计档案尽管内容与种类繁多,但是它的基本成分只有三个方面,凭证账簿和报表,这种稳定性,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档案的重要标志之一

5会计的类型:工业、农业、商业、银行、行政事业单位 6会计文件的归档范围: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7、会计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1认真贯彻执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2收集工作要遵循会计档案的形成规律3收集工作要保证会计档案的齐全完整和准确 8、运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确保会计档案的齐全完整:

9、会计年度――形式――保管期限分类法:首先应分开会计年度,再把一个会计年度的会计档案按报表、账簿、凭证三种形式分为三大类,然后在三大类内按永久、25年、15年、10年、5年的顺序排列,一年编一个案卷流水号

10、学习与掌握会计档案三种分类方法的适用范围:1会计年度--形式(凭证、账簿、报表)--保管期限分类法,适用于单位预算会计、企业会计。2会计年度--保管期限--组织机构分类法,适用于各级总预算会计单位3会计年度--会计类型--形式--保管期限分类法,适用于专业性强的各级税务机关的会计档案

11、会计档案的永久保存:指在立档单位会计核算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会计核算的,对工作总结,查考和研究经济活动具有长远利用价值的会计档案

12、会计档案的定期保存:只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查考作用的会计档案

13、会计档案鉴定工作的步骤与方法:第一步,初步鉴定,会计部门在每年的会计年度终了时,要对需要归档的会计材料进行整理、编目、装订,并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确定每卷册档案的保管期限,第二步,复查鉴定,档案部门接收会计部门移交的档案后,要定期会同会计人员对已到保管期限的会计档案进行复查鉴定,或延长保管期限,或确定销毁。第三步,销毁鉴定 ,对保管期满可以销毁的档案,由档案部门提出意见,再由会计部门与档案部门共同鉴定,经认定,确无继续保存价值时,造具清册,经过批准可以销毁

14、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与销毁审批报告的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意见,会同财务会计部门共同鉴定,严格审查、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销毁审批报告:经过鉴定对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的各类情况进行总合,上报单位领导、上级主管部门以及上级财政部门和档案部门审批,且由监销与销毁人员签名盖章的责任报告 第十三章 声像档案

1声像档案的定义: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军事等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音响,形象等方式记录信息的特殊载体,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

2声像档案的特点:1形意结合,形象逼真2时间感、空间感强烈3易复制,原件与复制件难区分

3声像档案定义的基本含义:1形成于一定的专业单位或部门2声像档案的形式,功能以及处理程序有明显的特色3声像档案必须辅以文字说明 4掌握声像档案的特点,做好声像档案工作的宣传:

5照片档案的概念: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