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每回的读后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三国演义》每回的读后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刘备得荆襄、两川之地,诸葛亮及群臣推举刘备称帝,即可名正言顺及帝位,又可全力征讨国贼,刘备听后大惊失色,言道:“军师之言差矣。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汉矣“,刘备不敢造次。诸葛亮最后建言:“主公平生以义为本,未肯便称尊号。今有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汉中王。刘备暂且答应拥立汉中王,以图大业。其实刘备此时不具备称王称帝的实力,但是群臣只想在蜀中功成名就,希望自己能够封官进爵,而不考虑蜀汉现在的形势,北有曹魏,东有东吴,都觊觎汉中之地,天下不稳就忙称王,必会树敌,虽然可以暂且有三足鼎立之势,但终不长久。所以,我们做事情不是只有胆识就可以,要审慎分析形势,做到水到渠成,这样才能够站稳,才能成就事业。

38、《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讲到关羽领兵四面攻打樊城,曹仁命500弓弩手射之。关羽中箭落马,被关平救回。回营寨后拔出臂箭,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有一天,神医华佗闻信来给关羽治伤,关羽正在下棋,见华佗,赶紧摆宴款待。华佗说:“君侯的箭毒在骨头上,需要切开皮肤,刮去骨头上的箭毒,但需要绑住胳臂,蒙上您的眼睛”关羽笑道:“何须蒙眼俘臂,尽管治之”。关羽依旧下棋,华佗切开皮肤,用刀在臂骨上刮毒,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但是关羽依旧饮酒食肉,谈笑下棋,全无痛苦之色,只一会,血流就流满了一盆。华佗刮尽其毒,缝好后说:“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这只是故事中对关羽刮骨疗毒的一段描述,可见关羽的毅力和忍耐力,是超乎常人的,古人说,

1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心心智,劳其筋骨,凡是有成就和建树的人,必定会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苦和痛。所以,当我们面临生活的困苦和磨难的时候,要知道这是对自己的考验,要勇敢去面对,去克服,去战胜,因为只有经历了苦楚,才会有能力和勇气去赢取胜利。

39、《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讲到关羽刚愎自用,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获,但誓死不降,东吴怕养虎为患,最终将关羽和关平处斩,并将人头悬挂在城门之上。孙权尽得荆州,但还是惧怕刘备报复,于是将关羽人头送与曹操。曹操怕祸事牵连到自己,于是将关羽厚葬,并封为荆州王。三足鼎立的局面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东吴和西蜀对抗,最高兴的是曹操,这也为以后东吴和西蜀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其实孙权是目光短浅的人,只看到荆州的一片土地,却想不到东吴和西蜀的战争给了曹操可乘之机,最后个个击破。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从长计议,要有长远的打算,而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是大局的决策上出现失误,最后功亏一篑。

40、《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讲到曹操因病而亡,曹丕被拥立为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曹丕有一个胞弟,临淄侯曹植,一直没有奔丧。曹丕借机想杀杀之。曹丕母亲卞氏急忙劝阻说:“汝弟植平生嗜酒疏狂,盖因自恃胸中之才,故尔放纵。汝可念同胞之情,存其性命。吾至九泉亦瞑目也。”曹丕谎称:“儿亦深爱其才,安肯害他?今正欲戒其性耳。”最后把曹植擒住,并在酒宴上以“我们兄弟”为题,让曹植七步内做成诗,曹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闻之,潸

18

然泪下。这才有了“七步成诗”的典故。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历史上骨肉相残,最后两败俱伤的数不胜数。这中间有相互的猜忌和利益争夺,当更多的是残酷的杀戮。所以,我们要从中汲取教训,做事情要团结,要相互信任,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

41、《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讲到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气恼至极,想起兵征讨东吴。赵云谏言:“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刘备毫不理会,怒言道:“孙权害了朕弟,啖其肉而灭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赵云还是力劝刘备:“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但最终刘备没有听从赵云和众将的谏言,下令起兵伐吴。此后,张飞遇害,一路损兵折将,以失败告终。刘备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客观地分析“三足鼎立”的形势,而是为了报家仇,而去忘记国家的整体大局,而且还不采纳臣下的建议,这种失败是意料之中的。我们做任何事情也要从大局出发,要客观分析形势和利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样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42、《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讲到蜀主刘备御驾亲征,一路征战,老将黄忠战死,五虎将已损失三员。猇亭一战,关兴杀死了潘璋,糜芳、傅士仁怕旧主刘备复仇,杀了守将马忠,献与刘备,但最后都被关兴杀死,关兴报了杀父之仇。东吴孙权寝食难安,有谋士献计,将杀死张飞的范疆、张达献给刘备,具杀之,张苞也报了仇。后人看故

19

事到此,都觉得这仇都已报,理应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摒弃前嫌,重归于好。但是我们发现这种仇怨还远远没有结束,张苞、关兴都报了杀父之仇,可吴将的后代也是要寻杀父仇人,这样冤冤相报,没有尽头。所以,要在现实这样复杂的社会竞争关系中,不会被“寻仇”,就要坚定立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倒戈的,叛逃的最后鲜有什么好下场,这几个被杀的就是例证。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和标准,不能墙头草,随声附和,要坚守自己的操守,不能因利益和权势而迷失自己,否则最后失败的往往是自己。

43、《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讲到东吴陆逊大破70万蜀兵于猇亭彝陵之地,刘备败退到白帝城,并将馆驿改为永安宫。至此染病不起,渐渐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日,刘备自知病入四肢,又加上对关、张二弟的想念,其病愈深。于是刘备星夜兼程请诸葛亮来到白帝城,准备托孤后事,并拟遗诏。遗诏中有这样一句话,嘱咐后主刘禅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至理名言已经被后人所熟稔,就是告诫后人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这是做人的道理,即使在今天也是正确的,我们每个人都要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

44、《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讲到建兴三年,蛮王孟获,起兵10万犯境侵掠,诸葛亮亲自统帅大军征讨。但是南蛮之地山多林密,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