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最终加强版 西北工业大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特色最终加强版 西北工业大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销往一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

2.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其次,一些文化产品被注入其他因素,降低了其本身的质量。许多的文化产品在运行中被大量注入商业的因素,本身的优势资源流失,结果反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最后,文化市场运行的不规范化。如文化产品盗版严重、低俗不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等,要规范好我们的文化市场,才能为文化资源向文化竞争力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3.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许多我们认为不错的文化产品因为缺乏市场化运作,在海外没有引起反响甚至受到冷遇。文化经纪人的匮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严重制约。因此,大力加强对专业性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国际上主导的价值观念,包括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等,话语权仍然掌握在西方人手里,这也是制约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原因。

(六)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工作重点与主要措施 1.全方位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我们要建立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使我们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更多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绍给世界。

2.对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总体规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以展示给世界更多精彩的内容,这需要我们多角度地实践,多角度地展示,才能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

3.努力挖掘与开发传统文化资源。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资源中深入挖掘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生智慧。另外,建立文化软实力发展基金,资助和奖励文化软实力研究和教学,实施“国学复兴”工程,兴办文化软实力讲坛,推动文化软实力人才的脱颖而出和知识的普及,保障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始终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4.重视海外华文教育,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我国现在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约有5000 万人,这支力量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在海外的表现和扩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并且充分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e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

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机制等。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主要有:关于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坚持“五个统筹”的理论等。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一是坚持“引进来”和 “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可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会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补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必要条件,就不能为我国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好的借鉴,就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

谈谈自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必须有理有据结合实际

答案一: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其内涵表现为三个方面: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整体化(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要价值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更加自觉珍爱自然,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及其意义。

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2、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

一是人与自然新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

三是社会新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3、生态文明的实质

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生态文明提倡环境伦理观。 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尊重与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活。关心自己并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首先,在文化价值观上,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是生态平等:人与自然的平等,代内平等,代际平等

其次,在生产方式上,在生产方式上,生态文明是循环经济增长模式、生态化的技术支撑体系、生态产业的主导地位、生态经济的主要源泉。

最后,在生活方式上,生态文明反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必须解决思想理念问题。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许多问题首先涉及观念问题,观念不转变,就不会形成共识去解决问题。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深刻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发展观念的变革。

必须解决理论问题。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问题就是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体格局中放在什么位置。理论问题解决了,就能从整个发展的格局出发来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所以,执政党和国家必须进行提供相应的理论。

必须解决利益问题。利益是行动的动力,在利益面前,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不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一个个体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解决好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手法律制度的建设。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2、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3、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4、积极开展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

5、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6、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五大领域

生产领域---生态工业、生态农业; 消费领域---绿色消费;

基础设施领域---交通、饮用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城市废弃物

回收和利用;

天然生态系统领域---森林、草地、河流、湖泊、湿地; 文化教育领域---学校教育的加强,社会风气的形成。

生态文明社会,建立的消费结构既是合理的也是简约的,使绿色消费成为人类生活的新目标、新时尚,从而使人过上真正的符合人类本性及社会道德的生活。

答案二: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