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及设计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及设计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环县都家塬“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项目区

概况 2项目区概况

2.1自然状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都家塬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涉及环城镇都家塬村。控制灌溉面积2000亩,项目区具体位置及坐标见表2-1。

表2-1 ##都家塬“高效节水”工程项目区区域坐标

序号 项目区 X=4054778.726 1 都家塬 Y=36430455.421 Y=36431015.415 Y=36430128.125 Y=36431414.436 坐 标 值 X=4053253.440 X=4053598.526 X=4053869.726 环城镇是##县城所在地,总土地面积63.96万亩,耕地面积6.98万亩,平均海拔1565米,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年平均气温8.7℃,全年无霜期150天。环城镇辖18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21273人。 2.1.2水文气象

##地处大陆腹地,深居内陆,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春季干旱少雨,冬季寒冷时间长,夏季升温快,秋季雨水多,气温下降快,受季风影响,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西南风,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18.0m/s。多年平均降水量434.9mm,年降雨量时间分布不均,6-9月占全年降雨量60%,空间分布不均,自北向南递增,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春旱连伏旱灾害经常发生,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8.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25.1℃,年日照时数2554.8小时,太阳辐射总量131.8千卡/cm3,蒸发量1635.5mm,,最大冻土深150cm。气象征表见表2-2。

6

环县都家塬“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项目区概况 ##地面气象站月、年气象要素统计表(1957年-2013年)

表2-2

月 份 项目 单位 一 一 二 三 多年各月平均气温 多年各月平均最高气温 多年各月平均最低气温 历年各月极端最高四 气温 发生日期 历年各月极端最低五 气温 发生日期 六 量 七 量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多年各月平均霜日数 三 多年各月平均降水多年各月平均蒸发历年各月最大冻土℃ ℃ ℃ ℃ 日/年 ℃ 日/年 mm mm cm cm h m/s m/s 16方位 d 15.4 11.1 9.8 3.6 0.4 0 0 0 0.5 9.4 20.6 19 89.8 -6.5 1.4 -12.6 13.1 7/82 -23.2 29/93 2.2 40.8 101 10 205.1 1.5 14 NW 二 -3.1 4.2 -8.9 18.8 20/96 -23 5/80 4.4 55 150 13 179 1.8 12 NNW 三 3.5 10.6 -2.2 25.3 26/00 -15.3 1/86 12.2 116.4 105 8 198.7 2.1 14.7 NNW 四 10.7 18.4 4 32.6 27/94 -9.3 3/69 26.6 195.2 8 9 222.6 2.3 18 NW 五 16.2 23.6 9.3 35.1 29/81 -1.5 5/91 39.5 244.5 0 0 252.9 2.2 13 WNW 六 20.4 27.8 13.5 36.4 16/74 3.1 1/70 48.7 245.9 0 0 263 2 13.7 NW 七 22.4 29 16.7 37.3 9/74 10.4 11/82 93.6 238.3 0 0 246.6 2 12 NW 八 20.6 27 15.5 37.5 4/73 7.5 30/91 97.7 192.4 0 0 225 2 13.3 NW 九 15.2 21.5 10.3 34.8 1/97 -2.5 30/70 65.5 124.8 0 0 181.6 1.6 11.3 SE 十 9 15.9 3.7 28.1 1/87 -9.3 25/86 31.7 96.4 9 7 189.3 1.6 12.7 NW 十一 1.4 8.8 -4 22.4 1/79 -17.1 29/87 10.5 62.1 27 7 191.7 1.6 12 NW 十二 -4.7 3 -10.4 15.8 6/89 -25.1 12/91 2.3 42.1 75 14 199.3 1.5 11.7 NNW 年 8.8 15.9 2.7 37.5 4/8/73 -25.1 12/12/91 434.9 1635.5 150 14 2554.8 1.9 18 NW 深度 历年各月最大积雪深度 多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 多年各月平均风速 历年各月最大风速 相应风向

7

环县都家塬“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项目区概况 2.1.3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陇东黄土高原西缘,海拔高程1050~1600m,区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相对高差50~200m。根据地貌的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分为黄土梁峁、黄土残塬、谷地等地貌单元,各单元内又有一系列的冲沟、陷穴、掌地、崾岘等次级地貌类型,工程区内主要有发育于梁峁间的狭长洼地、掌地,发育于梁峁及残塬间的崾岘和各类地貌单元内的冲沟、陷穴。

环江流域一级阶地和漫滩为洪积阶地,构成川区台地。地形成阶梯状,仅漫滩和一级阶地地形低平,多以白垩系为基座,其上覆盖厚度不等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属于侵蚀堆积地貌。一级阶地河床两侧呈断续状不对称分布,阶面平坦,微向河床方向倾斜,宽度300~800m,以陡坎形势与河漫滩或河床相接,陡坎高出河床3~12m。 2.1.4土壤及作物种植情况

表层土壤为风积马兰黄土,腐殖质土层厚、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垂直渗透能力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23%,含氮0.088%,速效磷9.1PPM,速效钾122PPM,容重1.28g/cm3,空隙率52.4%,耕作层深35cm,田间持水量25%,有利于种植发展瓜果、苹果树、黄花菜等经济作物。项目区主要种植的作物大棚瓜果、苹果树、枸杞等。大棚瓜果种植的间距:株距0.8m、行距1.5m;乔化苹果树种植的间距:株距3m、行距4m;矮化苹果树种植的间距:株距2m、行距4m;枸杞种植的间距:株距1.5m、行距3m。 2.1.5水资源

2.1.5.1全县水资源量

⑴河流水系

##境内河流主要有环江、蒲河、清水河及苦水河四大水系,环江属马莲河西川水系,发源于甜水镇樊沟泉,由北向南汇入马莲河水系,平均基流量每秒1.4m3,年自产径流量13390万m3,流域面积7117km2,占总面积的77%,溶解性总固体含量6000—10000mg/l,水质差,不适宜灌溉和饮用。毛井乡以南属蒲河水系,发源于芦家湾乡,主河道向西南方

8

环县都家塬“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项目区概况 向流入蒲河,平均基流量0.6m/s,年径流量3610万m,流域面积1240 km,占总面积11%。以甜水镇朱家大山、鲁家大山、南湫代家洼为分水岭,以北属于清水河水系及苦水河水系,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平均基流量0.1m3/s,年径流量1440万m3,流域面积1233 km2,占总面积12%。溶解性总固体含量5000—10000 mg/l,水质差不能饮用。四条水系中除蒲河流域为淡水外,其余均属苦咸水。

(2)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水资源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量、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入境水量三者之和,再减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计算中的重复水量,根据省水利厅近期编制的《##水资源分析评价及开发利用建议》,##水资源总量为22840万m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其中地表水资源18440万m3,地下水资源1050万m3,入境水量3350万m3。

水资源可利用量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之和,##水资源可利用量为5805万m3,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25.42%。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根据各条河流多年平均来水量,考虑工程调蓄扣除主汛期7—8及9月上旬难以控制利用的洪水进行计算,地下水可开采量仅考虑黄土塬区潜水、河谷潜水、白垩系地下水、岩溶水的可开采量,计算成果见表2-3。全区境内水资源总量的减少与全省水资源“近2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各流域水资源数量明显减少”的总体演变情势是基本一致的。

33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