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5,X为氮元素,Z和W位于同周期。Z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Z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常用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医用药剂,工业上电解该化合物的熔融物可制得Z单质,Z为钠元素,W为氯元素。Y和Z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Y为氧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 四种元素中只有钠为金属元素,故A错误;

B. 氢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四种元素的常见氢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故B正确;

C. 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元素Z形成的离子,钠离子半径最小,故C错误; D.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NO3或NaNO2,pH等于7,若为NaNO3溶液显中性,若为NaNO2因水解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D错误。 故选B。

6.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LiCl-KCl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此时硫酸铅电极处生成Pb。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输出电能时,外电路中的电子由硫酸铅电极流向钙电极 B. 放电时电解质LiCl-KCl中的Li向钙电极区迁移 C. 电池总反应为Ca+PbSO4+2LiCl

Pb+Li2SO4+CaCl2

D. 每转移0.2 mol电子,理论上消耗42.5 g Li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

由题目可知硫酸铅电极处生成Pb,则硫酸铅电极的反应为:PbSO4+2e+2Li=Pb+Li2SO4,则硫酸铅电极为

电池的正极,钙电极为电池的负极,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 输出电能时,电子由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即从钙电极经外电路流向硫酸铅电极,A项错误;

B. Li+带正电,放电时向正极移动,即向硫酸铅电极迁移,B项错误;

C. 负极反应方程式为Ca+2Cl??2e?=CaCl2,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PbSO4+2e?+2Li+=Pb+Li2SO4,则总反应方程式为:PbSO4+Ca+2LiCl=Pb+CaCl2+Li2SO4,C项正确;

D.钙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Ca+2Cl??2e?=CaCl2,根据正负极电极反应方程式可知2e?~2LiCl,每转移0.2 mol电子,消耗0.2 mol LiCl,即消耗85g的LiCl,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硫酸铅电极处生成Pb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基础,D项有关电化学的计算明确物质与电子转移数之间的关系,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10-4(已知4.L-1HNO2溶液中7.常温下,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4.6×6=2.14),向20 mL 0.01 mol·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20

10-3 mol·L-1 B. a点溶液中c(H)=2.14×

C. 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D. b点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HNO2)>c(Na)>c(NO2)

-【答案】B 【解析】

?1

【详解】A. 向20mL 0.01mol?L的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若恰好反应需要氢氧化

钠溶液体积20 mL,C点是溶液呈中性,溶质为HNO2、NaNO2混合溶液,X<20,A项错误;

B. 由HNO2?H+NO2,K=mol/L,B项正确;

+?

c?H??c?NO2??c?HNO2?≈

c2?H??c?HNO2?10≈,则4.6×

?4

c2?H??0.01mol/L+

10?3 ,得到c(H)=2.14×

C. c点是溶液呈中性,溶质为HNO2、NaNO2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恰好反应,那么a到恰好完全反应时,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d点从图中读不出是在恰好反应之前还是恰好反应之后,C项错误;

D. b点溶液为HNO2、NaNO2混合溶液,且浓度比为1:1,由NO2?+H2O?HNO2+OH?,HNO2?H++NO2?,电

?+

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知溶液呈酸性,微粒浓度大小为c(NO2)>c(Na)>c(HNO2),D项错误;

答案选B。

8.氨气和氯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兴趣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探究它们的某些性质。 H2O)。 实验一: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并测定电离平衡常数K(NH3·

(1)使图中装置Ⅱ产生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喷泉实验结束后,发现三颈烧瓶中未充满水(假如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原因是______。用___________(填L-的盐酸测定氨水的浓度,滴定曲仪器名称)量取25.00 mL喷泉实验后的氨水至锥形瓶中,用0.0500 mol·线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1

A.应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当pH=7.0时,氨水与盐酸恰好中和 C.酸式滴定管未用盐酸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当pH=11.0时,K(NH3·H2O)约为2.2×10-5

实验二:拟用如下装置设计实验来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的反应。

(3)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中的装置连接顺序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用大写字母表示)。若按照正确顺序连接实验装置后,则整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

(5)写出F装置中的反应的一种工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反应完成后,F装置中底部有固体物质生成。H2O为弱碱(其请利用该固体物质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NH3·余实验用品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在三颈烧瓶中收集满氨气,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用热毛巾敷在三颈烧瓶底部 (2). 氨气中混有空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3). 碱式滴定管 (4). AD (5). 2NH4Cl+Ca(OH)2

CaCl2+2NH3↑+H2O (6). D (7). E (8). C (9). 无尾气处理装置 (10).

用氨气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11). 取F装置中的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测定溶液的pH,若pH<7,H2O为弱碱(或其他合理答案) 可证明NH3·【解析】 【分析】

(1)使装置I中产生的氨气溶于水,三颈烧瓶内形成气压差;

(2)集气时有空气混入,空气中氧气、氮气不溶于水,则三颈烧瓶未充满水;氨水溶液呈碱性;依据酸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