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把Al放到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丙为AlCl3,因为c(Mg2+)= 0.2 mol· L-1,c(Cl-)= 1.3mol·L-1,所以 MgCl2的浓度为0.2 mol· L,即有0.04mol,AlCl3的浓度为0.3mol· L,即有0.06mol,当要使Mg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即要把铝离子全部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即发生Al+4OH=AlO2+2H2O,消耗的 NaOH 溶液为0.24mol,将Mg全部转化为沉淀,即发生Mg+2OH=Mg(OH)2↓,消耗的 NaOH 溶液为0.08mol,所以总共需要 NaOH 溶液0.08+0.24=0.32mol,所以0.32/4L=0.08L,即80 mL。

点睛: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9.在2 L密闭容器内,加入0.100 molCO气体和0.080 molCuO固体,800℃时发生如下反应:2CuO(s)+CO(g)时间(min) 0 Cu2O(s)+CO2(g),n(Cu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 0.060 2 0.040 3 0.020 4 0.020 5 0.020 2+

2+

3+

-1

-1

2+

n(CuO)(mol) 0.080

(1)用CO表示前2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2)计算此反应在800oC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若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CO和CO2各0.05mol,则此时v(正)_______v (逆) 。 (3)用来还原CuO的CO可以用C和水蒸气反应制得。 已知:C(s)+O2(g)2H2(g)+ O2(g)

CO2(g) ?H =-393.5 kJ/mol,2CO(g)+ O2(g)2H2O(g) ?H =-571.6 kJ/mol,则C(s)+H2O(g)

2CO2(g) ?H=-566 kJ/mol,

CO(g)+H2(g) ?H =

__________。此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005mol/(L?min) (2). 0.429 (3). 小于 (4). +175.3kJ/mol (5). K=c(H2)c(CO)/c(H2O)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盖斯定律的相关知识。(1)根据前2min内,氧化铜的变化量求出一氧化碳的变化量,再根据公式V=

进行一氧化碳反应速率的计算。

(2)①根据平衡时,氧化铜的变化量,求出各量的变化量,然后根据化学平衡常数K=c(CO2)/c(CO)进行计算;②温度不变,根据QC与K关系,判定反应进行的方向,从而判定

v(正)与v (逆)的关系。

(3)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详解】(1)前2min内,反应的氧化铜为0.04mol,则反应的一氧化碳为0.02 mol, v(CO)=0.02/(2×2)=0.005mol/(L?min);正确答案:0.005mol/(L?min)。

(2)①平衡时,反应的氧化铜为0.06mol,则反应的一氧化碳为0.03 mol,在800oC时的化学平衡常数K=c(CO2)/c(CO)=[0.03/2]/[(0.10-0.03)/2]=0.429;②若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CO和CO2各0.05mol,QC=[0.08/2]/[(0.1-0.03+0.05)/2]=0.667>K,平衡逆向移动,则此时

v(正)小于v (逆) ;正确答案:0.429;小于。

(3)①C(s)+O2(g)

CO2(g) ?H =-393.5 kJ/mol,②2CO(g)+ O2(g)

2CO2(g) ?H=-566

kJ/mol,③2H2(g)+ O2(g)得C(s)+H2O(g)

2H2O(g) ?H =-571.6 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①- (②+③),

CO(g)+H2(g) ?H =

(-393.5kJ/mol)-1/2[(-566kJ/mol)+( -571.6kJ/mol)]=+175.3kJ/mol;此反应的化学平衡表达式为:K=c(H2)×c(CO)/c(H2O);正确答案:+175.3kJ/mol;K=c(H2)×c(CO)/c(H2O)。 【点睛】针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化学平衡常数为定值,当温度不变时,改变物质的加入量,反应进行的方向要根据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的关系进行判定:QC>K,平衡逆向移动,QC

(1)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进行,加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且理由是_______。

(3)图中A表示SO2(g)和O2(g) 的_________。图中△H的意义是__________。

(4)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

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过程实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V2O5对该反应进行的程度有无影响 _____________

(5)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 mol·L-1·min-1,则υ(O2)=________。

【答案】 (1). 降低 (2). 无影响,因为反应热△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H是个差值 (3). 总能量 (4). 2molSO2(g)与 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5). V2O5+ SO2=SO3+2VO2 4VO2+O2=2 V2O5 (6). 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7). 0.025 mol·L-1·min-1 【解析】 【分析】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A为反应物能量,C为生成物能量;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进行,加V2O5可改变反应的历程,降低活化能。

(2)反应热△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H是个差值,因此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3)图中A表示SO2(g)和O2(g) 的总能量,C为SO3(g)总能量;反应热△H意义是2molSO2(g)与 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4)V2O5为催化加,可以参加反应,但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但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据题给信息进行书写方程式。

(5)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计算得υ(O2)。

【详解】(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A为反应物能量,C为生成物能量;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进行,加V2O5可改变反应的历程,降低活化能。图中B点会降低;正确答案:降低。

(2)反应热△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H是个差值,因此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正确答案:无影响,因为反应热△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H是个差值。 (3)图中A表示反应物SO2(g)和O2(g) 的总能量;图中△H的意义是2molSO2(g)与 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正确答案:总能量;2molSO2(g)与 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4)根据题给信息可知:V2O5+ SO2=SO3+2VO2;4VO2+O2=2 V2O5;V2O5参加反应,能够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是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它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答案:

V2O5+ SO2=SO3+2VO2;4VO2+O2=2 V2O5;能够加快反应速率。

(5)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 mol·L-1·min-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计算得υ(O2)=1/2 v(SO2)=0.025 mol·L-1·min-1;正确答案:0.025 mol·L-1·min-1。 【点睛】反应热△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如果△H>0,正反应吸热,△H<0,正反应放热;而E为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以后,可以降低正逆反应活化能,但是反应热△H保持不变。

21.Ⅰ、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

(1)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反应表示为________。 装置中使用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_________。

(2) 实验时,同学先分别在50mL烧杯中,各加入20mL 2mol/L的盐酸和20mL2mol/L的NaOH溶液,分别测其温度,分别测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

Ⅱ、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

(3)反应开始至2min,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5)若X、Y、Z均为气体,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反应达平衡时:此时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_________倍;达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投料时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