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 观察与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比较,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真水果和仿真水果若干、纸箱(每组1个)。 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上一课的和本节课要用的)、毛绒玩具(1个)、钥匙(1串)、自来水(1杯)、眼罩(1个)、饮用水(3个半瓶,瓶盖上用红、黄、蓝彩笔做记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瓶盖)。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通过感官发现了很多物体的特征(出示上一课的班级记录表)。

2.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身体的感官,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更多的“秘密”(特征)。(板书课题:观察与比较)

3.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二、探索

1.比较屏幕上的两幅图,找出5个不同点,找齐之后请举手示意老师。 2.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被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

一名学生戴上眼罩,另一名学生选择一个物品投入桶内。(如果选择水,请在桶内放一个小一点的用来接水的器皿)

3.(教师背对学生)往3瓶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醋,请各个小组依次到前面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然后按照滴入醋的量的多少排序。完成后将三瓶溶液按顺序摆放在实物展台上,并把用到的感官图片摆在瓶子的后面。

4.把仿真水果挑出来,有哪些方法?

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准备5种水果,其中只有1种是仿真的,比如1个真苹果、1个仿真苹果、1串葡萄、1个芒果、1个橘子。把这些全部放入一个封闭的纸箱中。

操作规则:

(1)请在小组内交流,商量出挑选的方法,并明确你们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讨论结束后组长举手示意。

(2)每个小组选出一人代表全组进行汇报,并由这名同学按照“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决定用……挑出仿真水果”的句式来汇报。

(3)等老师发布“开始”的口令后,组长才能将箱子打开,比赛正式开始。 (4)挑选出来以后,组长举手示意。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反思开始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实验的时候有哪些不同。

三、研讨 1.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 2.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 四、小结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 3.我还想知道 。

4.我在本节课 做得不好,下次一定 。

3.观察与比较

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粗细等 声音(悦耳、噪声等) 气味(香、臭、怪味等) 味道(酸、甜、苦、辣、咸等) 看 听 闻 尝 摸 温度(冷的、热的、温的)、粗糙程度(光滑、粗糙)

4

测试反应快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 知道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多次训练以及眼手的默契配合得以提高。 科学探究目标:

主要利用眼睛、手这两种器官的默契配合逐步提高反应速度。 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

教学重点 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至少5组)、白色卡纸条(上面有刻度但没有数字,两人1条)、黑色油性笔(每组1支)、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课件、小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邀请一名学生和自己一起玩翻拍手游戏。

2.介绍活动规则:两人一组,每人拍对方5次,记下自己胜利的次数。 3.谈话: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发现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反应的速度有快有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测试反应快慢。(板书:测试反应快慢)

二、探索

谈话:为了测试反应快慢,我们要玩一个“抓尺子”的闯关游戏。第一关,看谁抓到的次数多。

(一)初步体验反应速度有快慢

1.教师与学生配合示范操作,并明确规则。

教师手臂伸直,一手捏住“尺子”(长白卡纸做的)的上端。学生伸出一只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做准备捏合状。教师使“尺子”末端垂直于学生伸出手的正上方,学生的手不能接触“尺子”,也不能高于“尺子”下端。待学生准备好后教师轻轻松开“尺子”,如果学生迅速将“尺子”抓住,即为成功,就可以在记录单上画“√”。

(二)做一个有数字的“反应速度尺”

1.思考: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反应速度的快慢,我们要在刚才的“反应速度尺”上标记一些数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标呢?

首先,确定抓到数字大的反应快还是抓到数字小的反应快,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得到解决,只要捏“反应速度尺”的同学统一捏小数字的一端即可。其次,

通过上一个活动的经验发现,还要规定“反应速度尺”的下端与抓尺子的手的距离,这样才能进行全班比较,并体现公平原则。 (三)比一比,看谁抓得准,得分高

1.示范记录得分的方法,然后两人一组玩游戏,并把分数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得分多。

2.挑选几名全部抓住的学生的数据,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得分记录从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中,找到相应数字贴纸贴在班级记录单上。

3.提问:仔细观察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颜色和总分)

三、研讨 1.你玩“抓尺子”的游戏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

3.小结: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就会有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但通过眼、手的相互配合,经过多次训练,抓到“尺子”的次数越来越多,得分越来越多,这是因为身体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被训练的。 四、拓展提升 谈话: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反应速度慢,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麻烦。但大家都不必担心,因为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良好的反应速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惊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图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都在干什么?(出示图片)

五、小结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 3.我还想知道 。 4.我在本节课 做得不好, 下次一定 。

4.测试反应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