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报告范文3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课程学习报告范文3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3 花粉管通道法的优点

操作简单; 对受体植物无种类的要求; 对外源 DNA无特别要求; 无组织培养过程; 转化速度较快, 育种周期短等。其缺点是:该方法的具体机制不清, 且缺乏分子生物学证据; 受自然条件、 环境条件及受体植物的花期等生理条件限制;该方法要求充分了解受体植物开花受精的时间; 该方法要求很强的经验性,对某些农作物的操作难度较大;转化率低; 结果的可重复性差;在转基因植株的后代中,外源基因的稳定遗传性差[13]

4 超声波介导法

作为一种新创建的物理学基因转化方法, 超声波介导法已被用于真核生物的基因转化研究和人类基因治疗领域。在农作物基因转化研究中, 超声波介导法已成功地将外源 DNA转导入烟草和甜菜的原生质体、 玉米和小麦的未成熟胚及烟草的叶片中。目前, 该方法常与农杆菌介导法共用以提高外源 DNA的转化效率 [14]。超声波介导法的原理是: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 在细胞膜上产生可恢复的渗透孔空洞, 从而使外源 DNA进入细胞。

4.1 超声波介导法的基本步骤

( 1)目标植物外植体的制备; ( 2)目的基因的制备; ( 3)超声波处理; ( 4)转化受体俞伤组织的筛选与植株再生; ( 5)再生植株及其后代的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分子检测 。超声波介导法的优点有: 该方法不受宿主范围的限制,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任何基因型的植物细胞内; 该方法可以避免对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存

4.2 超声波介导法的优点

该方法不受宿主范围的限制,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任何基因型的植物细胞内;该方法可以避免对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存活;该方法操作简便、 设备便

宜等优点。由于超声波介导法也存在外源 DNA随机整合及外源 DNA 拷贝数多等问题。因此,该方法也会导致转基因后代的突变率提高、整合的 DNA丢失及基因沉默等现象。

5 子房注射法

子房注射法是一种育种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简便易行的植物转基因方法。1993年, 丁群星及其同事首次使用子房注射法将 Bt基因导入玉米子粒中并成功获得了具有一定玉米螟抗性的转基因玉米。目前, 子房注射法成功用于玉米、 小麦、 甜瓜和南瓜[15]等农作物的转基因育种工作中。

5.1 子房注射法的原理

使用微注射针或显微注射仪将外源 DNA注入处于减数分裂期的受体植物的子房中, 借助子房产生的压力和卵细胞产生的吸收力, 外源 DNA进入受精的卵细胞中,借助合子胚旺盛分裂过程中基因组的复制、 重组、 缺失或易位等现象, 外源 DNA 被随机整合到受体染色体上[ 16]。

5.2 子房注射法的基本步骤

( 1)目的基因的制备; ( 2)根据受体植物受精后其子房的变化特点, 确定最佳时间,进行外源 DNA 注射或将离体的受精子房进行外源 DNA注射,再对该离体子房进行培养; ( 3)转化种子及其后代的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分子检测。

子房注射法的优点: 该方法无需组织培养过程, 因此实验过程简单,操作便捷;该方法所用的仪器设备简单便宜;外源 DNA 直接注射进入子房可以提高转化率;该方法可以直接得到转化种子, 因此缩短了育种周期。其缺点是 田间转化过程的工作量大 转化过程中 子房受。

6 几种常用基因转化法的比较

7 结语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技术创新,是现代科技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业、生物、医学、食品、环保和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植物转基因技术代表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将为农作物的持续增产和解决人口爆炸所造成的粮食危机做出巨大贡献。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18]。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转基因技术经历了从诞生、成长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等阶段,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恶化、资源匾乏、效益衰减等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充分利用转基因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重视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客观分析转基因作物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对策,共同推进转基因作物育种及推广应用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士荣, 曹冬孙. 转基因植物 [ J] . 植物学通报, 1992 , ( 9) : 8~13

[2] 李继平, 徐春波, 王勇, 等. 紫花苜蓿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 J] .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 14 : 51~ 54

[3] 刘石泉,余沛涛 农杆菌介导高等植物基因转化的影响因素. Vol.25 No.1科技进 展

[4] 张明洲, 唐乔, 陈宗伦, 等. 农杆菌介导 B t基因遗传转化高粱 [ J] . 生物工程学 报, 2009, 25: 418~ 423.

[5] 汪秀志, 张红宇, 汪旭东, 等.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双基因共转化初步研究 [ J]. 核农 学报, 2009, 23: 28~ 32 .

[6] 方芳 农杆菌介导的抗草甘膦基因2mg2_省略_化玉米自交系18_599R的研究. 四川农 业大学学报 ,2012,6 15~18

[7] 郑博 基因枪法介导拟南芥AtMYB44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安徽大学学报. 2013,4. 15~ 18

[8] 刘琦, 王小霞, 唐宗祥, 等. 基因枪法将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 D2导入小麦的研究[J] . 农业生物技术科学, 2007, 23:104~ 107.

课程学习报告范文篇二:

一.学习目的

1.了解组态软件的使用环境及其基本功能

2.掌握组态软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监控组态软件的组成及其分类

二.学习使用仪器及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