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3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为A、C两车同时运输,至少还需要各运多少次才能运完剩余的该种货物? A.30 B.32 C.34 D.36 【知识点】 列方程求解 【答案】 D 【解析】 设A、B、C的效率为a、b、c;由题意可得a+b+c=1,7a+5b+4c=5,21a+21b=12,解得a=3/14,c=3/7。前两 次之后还剩货物为23,所需次数为23÷(3/14+3/7)≈35.8次,故还需要36次。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82.小王和小张各加工了10个零件,分别有1个和2个次品。若从两人加工的零件里各随机选取2个,则选出的4个零件 24/42

2013年河南《行测》真题

中正好有1个次品的概率为: A. 小于25% B. 25%~35% C. 35%~45% D. 45%以上 【知识点】 基础计算型 【答案】 C 【解析】 正好有一个次品的概率可分为两种情况:抽到小王1个次品,小张均为正品;抽到小张一个次品,小王均为 正品。则概率p=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83.中午12点,甲驾驶汽车从A地到B地办事,行驶1小时,走了总路程的15%。此后甲的速度增加了15公里/小时,又 行驶了30分钟,距离B地还有3/4的路程。此后甲的速度如果再增加15公里/小时,问几点能到B地? A.16:00 B.16:30 C.17:00 D.17:30 【知识点】 间歇变速运动问题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1小时(60分钟)走了总路程的15%,故400分钟可以走完全程。速度增加15公里每小时后,30分钟 走了全程的(1/4-15%)=1/10。若按原速度,需要400×1/10=40分钟,故加速后的速度与原速度比为40:30=4:3,故 原速度为45公里每小时,加速后为60公里每小时。故全程为30×400/45=300公里,还剩300×3/4=225公里,需要225 ÷(60+15)=3小时,即16:30到达B地。因此,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84.甲购买了A、B、C三种书籍各若干本捐赠给希望小学。其中B书籍比C书籍少了3本,比A书籍多2本;B书籍的单价比 A书籍低4元,比C书籍高4元。其购买B书籍的总开销与C书籍相当,比A书籍少4元。问甲购买三种书籍一共用了多少元 ? A. 724 B. 772 C.

940 D. 1084 【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答案】 D 【解析】 设B书籍的总数为x本,单价为y元;则A书籍总数为(x-2)本,单价为(y+4)元;C书籍的总数为(x+3) 本,单价为(y-4)元。由题意列方程组得xy=(x+3)×(y-4),xy=(x-2)×(y+4)-4;解得x=15,y=24。故购 买三种书籍一共花了15×24×3+4=1084元。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

85.某单位安排职工参加百分制业务知识考试,小周考了88分,还有另外2人的得分比他低。若所有人的得分都是整数 ,没有人得满分,且任意5人的得分不完全相同,问参加考试的最多有多少人? A. 38 B. 44 C. 50 D. 62 【知识点】 抽屉原理 【答案】 C 【解析】 任意5人的得分不完全相同,故最多只有四个人取得同一成绩,欲使参加考试的人数最多,由于没有满分, 故从88分到99分每个分数都有4人,低于88分的为两人,一共为12×4+2=50人。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构造设定法 25/42

2013年河南《行测》真题

四、判断推理

86.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地转移,可以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 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教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不易表达清楚的主观知识,它以个人、团队、组织的经验、印象、技术诀窍 、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根据以上定义,属于显性知识的是: A.徒弟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终于学会国家级工艺大师的微雕技术 B.小石在厨师班学习烹饪,老师再三强调火候,他尽力注意后炒出的菜仍然味道不够好 C.外语教育专业毕业的小夏刚担任外语教师时,总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 D.小红每天背10个外语单词,半年后她能很快读完一篇外文短篇小说 【知识点】 心理学类 【答案】 D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的表现形式。ABC三个选项都是经验、技巧等方面,都属于隐形知识; D选项所说的外语单词是

文字、语言方面,是显性知识的表现形式,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87.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即原有知识是从属观念,而橷学习的知识是总括性观念,这 样的学习即为上位学习。相反,如果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是下位关系,则为下位学习。而如果新知识仅仅是由原知识的 相关内容合理组合构成的,不能与原有某些特定的内容构成上位关系或下位关系,下列属于上位学习的是 A.学生先学习平行四边形再学习矩形 B.在学完所有的内容之后进行总复习 C.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践技能的操作 D.教师为讲解某语法结构,先举了很多例句 【知识点】 其他定义 【答案】 D 【解析】 上位关系是指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几个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性程度更高的命题,即原有的观念是从 属观念,而新学习的观念是总括性观念。A项方向反了,应该是先学习矩形再学习平行四边形;B项总复习不是新学习 的知识;C项实践技能不属于总括性观念。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项。

88.知识溢出是指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后得出新的知识,却没有给予知识的提供者以补偿,因 而提供者没有享受原知识的全部收益,或者给予的补偿小于知识创造的成本,接受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未承担知识的全 部成本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知识溢出的是: A.学生从辅导班学到了某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且可熟练地解答这一类型的题目 B.某公司代理国外知名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后引入生产线为这款电子产品生产配套的充电设备,公司效益大增 C.某公司通过与海外研究机构联合工作,引入对方的技术开发出一款新产品,双方约定共享产权和效益 D.某城市设计机构参与了另外一个大城市的规律方案,结合本市原有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设计了新区交通网络 【知识点】 其他定义 【答案】 D 【解析】 知识溢出是指(1)知识接受者将获得的知识与自有知识相融合后得出新的知识,(2)没有给予知识的提 供者以补偿,(3)接受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未承担知识的全部成本的现象。A选项是在辅导班学到知识,这些知识不是 新知识,所以与定义不符,排除。B选项引入生产线是有补偿的,但是补偿的多少是不知道的,所以无法确定是不是 高于原有的价值,所以排除。C选项是共享产权和效益,显然是提供补偿了,排除;D项参考了设计没有给予补偿,符 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项。

89.竞争性决策指的是在有竞争对手存在的情况下,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状态,而是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而作出的决 策。根据以上定义,以下哪项属于竞争性决策? A.由于同类竞争,小李将库存产品一律三折出售 B.为打击新开张的对门商定,小刘将所有商品一律低于批发价出售3天 C.甲公司董事会一致决定高薪聘请与其有竞争关系的乙公司的副总经理为公司

总经理 D.为吸引优质生源,甲校的奖金学金金额总是比乙校高10% 26/42

2013年河南《行测》真题

【知识点】 经济学类 【答案】 D 【解析】 竞争性决策是在竞争对手存在的情况下,不是客观的自然状态,而是根据每个竞争对手的策略做出相应的 改变。A选项没有竞争对手的策略,所以排除。B选项没有提及竞争者的策略,所以排除。C选项提到竞争对手,但是 没有提及竞争对手的策略,所以排除。D选项竞争对手的策略就是奖学金,所以符合定义。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90.权力是指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能力。其中强制性权力是建立在惧怕基础上,一个人如果不服从的话就可能产生 消极的后果,处于对这种惧怕,这个人就对强制性权力作出了反应。奖赏性权力是指人们服人们服从一个人的愿望或 指示是因为这种服从能给他们带来益处。因此,那些能给人们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报酬的人就拥有了权力。法定性权力 是指一个人通过组织正式层级结构中的职位所获得的权力。法定性权力取决于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它是一个人正武 或官方明确规定的权威地位。有些人能使事情发生,是因为他们有这么做的权力与权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 没有涉及到上述三种权力的是: A.经理要求所有员工放弃假期在公司加班,虽然不情慝,但员工们都没有提出异议 B.四岁的小明发现,只要他给小朋友糖吃,小朋友就慝意和他玩,所以他经常从家里带糖在幼儿因与小朋友们分享 C.小刘在下斑途中被抢劫,看到歹徒只有一人,小刘决定反抗,但是当他看到歹徒拿出刀来,他又放弃了反抗的想法 D. 小李在工作决策上与老王产生分歧。经过考虑后,小李认为老王的经验比他更丰富,处理过更多同类事务,所以 决定听从老王的决策 【知识点】 社会学类 【答案】 D 【解析】 强制性权力是建立在惧怕基础上,一个人如果不服从的话就可能产生消极的后果,处于对这种惧怕,这个 人就对强制性权力作出了反应。奖赏性权力是指人们服从一个人的愿望或指示是因为这种服从能给他们带来益处。法 定性权力是指一个人通过组织正式层级结构中的职位所获得的权力。A选项属于法定性权力;B选项属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