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级语文上册 第-单元 教案 教科版-课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五级语文上册 第-单元 教案 教科版-课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读准确,流利。 3.指名读

自学思考 合作探究

1. 学生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2.体会情感。

(1)体会夏夜的特点。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展现夏夜美景的? (2)体会萤火之情。

合作探究

品评朗读 感悟理解

全文描写了几次萤火?用波浪线画出来,多读几遍,联系语境体会作者描写萤火时不同的情感。

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体会作者的情感。 展示评价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巩固 拓展提高

1.出示生字卡片:萤、诱、朦、胧、朔、槐、阁、豁、侨 检查、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2. 在小组内互学生字和词语 3.组词造句。

达标检测 课堂小结

出示课外阅读文章,学生读、感悟。 总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老家的荧火

夏夜:新月 小河 稻田 渔火 鱼鹰 荧火情:伴我成长 想起母亲

13

课 题:银杏树

教学内容与分析:《银杏树》一文讲述了作者家乡一棵罕见的银杏树,这棵银杏树给作者的家乡带来了无限生机。通过对银杏树一年四季变化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在不同形式的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2、体会、学习作者按照四季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3、认识文后的8个生字。

教学重点:体会和学习作者抓住银杏树每一季的突出特点进行描绘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我对第家的萤火和故乡的怀念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银杏树的资料,准备银杏树的教学挂图。 教学手段:讨论法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通顺

2、2、自读课文,找出文章的总写句。3、再读课文,说说银杏树一年四季的特点。

自学思考 合作探究

理解内容 合作探究 学习要求:

银杏树一年四季的特点是什么?选择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 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展示评价

品评朗读 感悟理解 练习巩固 拓展提高

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是什么?

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认识了哪些词语 把自己积累写来的东西写在摘抄本上。 达标检测 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14

板书设计: 罕见:高高低低 弯弯曲曲 疙疙瘩瘩 春天:生机勃勃 银杏树 夏天:茂盛 乐园 天堂 秋天:果实累累 冬天:依然挺立

课 题: 语文七色光六

教学内容与分析:围绕单元主题安排了六项内容。 包括:片段赏析、扩句与缩句练习、古诗积累、名人事迹介绍、综合性学习等。“语文七色光”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 、 能力训练、而是精选了能够打好学生语文底子的基础性知识、可再生性知识,使学生形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设计理念:

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究教学方法,注意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

1、 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 积累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了解爱国华侨陈嘉庚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 4、 合作完成家乡状况调查,以实际行动热爱家乡。

教学重点:在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积累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合作完成家乡状况调查,以实际行动热爱家乡。 教学手段:阅读积累法、交流探究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语文七色光学习。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4、 明确目标。 5、 合作探究1

学习内容:体会句子写作特点的训练

学习要求:练习本单元中学到的品评词句的方法,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6、 展示评价。 4、合作探究2

学习内容:句式改写

学习要求:先朗读句子,尝试独立改写。

学习方法:小组交流这个问题。 5、展示评价。 6、合作探究3。 学习内容:日积月累 学习要求:自读领悟

学习方法:读一读 议一议 背一背 考一考

15

7、展示评价。 8、合作探究4。 学习内容:知识窗

学习要求: 读一读 谈一谈体会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9、展示评价。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何收获?请说一说。 五、课后作业

1、 家乡状况调查如:地域面积、人口、民族、家乡名人等板书设计:

语文七色光六

缩写句子 扩写句子

谁在做什么 根据问题提示扩写句子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