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大思修期末2012复习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河北农大思修期末2012复习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B.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内容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6.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指的是道德的(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沟通功能 D.教育功能

7.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

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

8.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 9.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是( )

A、制定与修定; B、制定与认可; C、修定与认可; D、制定与沿用 10.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各部、委、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1. 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是( ) A生活环境的变化B学习要求的变化 C社会活动的变化D交际原则的变化

2. 下列关于理想与信念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理想和信念一点关系都没有 B.理想和信念没有任何区别

C.理想和信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3. 爱国主义是( )

A、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B、民族精神的核心

C、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D、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4. 人生目的的作用有( )。

A、决定世界观 B、决定人生道路 C、决定人生态度 D、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5.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6. 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 ( )

A.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B.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D.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7.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岗敬业 D、保护环境 8.婚姻自由包括( )

A.结婚自由 B.离婚自由

C.恋爱自由、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D. 恋爱自由和离婚自由 9.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 )。

A、讲法律;B、讲证据; C、讲程序; D、讲法理 10.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构成的要素包括( )。 A.犯罪客体 B.犯罪主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客观方面 三、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 1.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3.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法律的一般含义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恋爱中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恋爱。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尊重平等人格、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5分。答对要点给3分,有明确地论述再给2 分)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恋爱: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5分。答对要点给4分,有明确地论述再给1 分

2.如何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作为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该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五、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 不闯红灯会被看成傻瓜

“你是否在闯红灯时有过不安?是否在购买盗版光碟时有过犹豫?看到别人钱包被盗你会怎么做?”最近,华南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常在道德与法律的“灰色地带”游走,在细微之处用自己的“理”去违反法规。该调查呼吁大学生应有一种更高层次的自觉与理性把“法”与“理”融合起来。 不闯红灯会被看成傻瓜

为了解在校大学生法理意识状况,华师校报在该校大学城校区5个学院进行随机调查,共派出200份问卷。调查显示,仅有两成学生认为无论何种情况都应当遵守交通规则,超过五成学生会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多数学生在没车经过或者赶时间的前提下都会闯红灯。更有学生指出,“如果大家都闯红灯而自己不闯则会被人看成是傻瓜。”

记者观察到,在大学城中,由于路面机动车辆少,即使红灯已经亮起,尚未进入人行横道的学生依然会直接穿行。调查指出,“羊群效应”演变为大学生群情心理机制的一种表象,在闯红灯这个潜规则的制约,似乎没人敢挑战它存在的合理性。

4%学生愿见义勇为

“在公交车看到小偷扒别人钱包,你会怎么做?”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学生选择“以某种方式提醒被害人”,三成学生会做“激烈的内心挣扎”,仅有4%学生准备挺身而出制止犯罪。

调查剖析,大多数学生能够以正确的价值标准看待违法犯罪,尊重社会公序良俗,但是学生不具有提醒被害人的法律义务,因此他们始终徘徊在道德的边缘、善良的低线上。不少学生在受访时担心:面对违法行为时,如何能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维护法律尊严?而在“当情与法冲突时,怎样看待徇私”的问题上,虽然基本无人赞同徇私,但是大家对现实中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都感到无奈,也有人默认在当前法律不外乎人情的形势下,应当理解徇私行为。 高校法律教育应融入生活

调查发现,一些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大学生中并不鲜见,大的如参与非法

传销,小的如购买盗版、抄袭剽窃。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在生活细微处法律意识淡薄,存在着错误的“法不责众”观念。所以大学生在平日生活中明知有些小事是违法的,但仍然因“众人皆醉”而让自己“勇往直前”。调查指出,如果只有制度在规范言行,难怪学生永远陷于被动,因此从制度到理念的跨越十分必要。调查反观目前高校的法律教育现状,指出法律教育应“润物细无声”,使法律精神真正融入大学生活的每个细节,让每个学生体悟法律设置背后更高层次的自觉理念,而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一板一眼的法律条文。 调查问卷分析

1、遇红灯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有过闯红灯的经历,请说明原因? 调查结果:大部分同学表示会看情况而定。有车的时候会停下,但是在没车或者赶时间时会直接穿越马路;有不少同学指出,如果大家都闯红灯而自己不闯,会被人看成是傻瓜,感觉难受。 其他答案:

A.会闯红灯,因为红灯设置不合理。

B.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方式来看待大学城的红绿灯。 C.要看看有没有电子眼。

2、有一些大学生坐公车时使用假币或者不付足车票的钱数以蒙混过关,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如果你也有假币,会不会投入地铁售票口或者公车? 调查结果:大部分同学觉得坐公车时使用假币或者不付足车票的钱数是可耻的,既违法又缺少公德心,而且有损大学生的形象,应当强烈谴责。但有少数同学认为理解这种做法。 其他答案:

A.虽然不好,但是假币那么多,栽在我手里怎么办?所以要尽量花出去。 B.会在逼不得已的时候这样做,但绝对不是投机取巧。 C.事不关己。

D.于己无关,但如果假币面值小的话就会投,100元的话就另想办法。 3、你认为大学生的某些陋习的形成主要是与什么有关系?是社会风气,大学生意识不足,还是外在制度的原因?

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各方面都有影响,主要是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意识不足,易受环境的影响;社会风气也是主要的原因,外在制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答案:

A.个人生活习惯和素养 B.学校的管理 C.家庭环境 问题:

(1)面对红灯、面对让座,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尊重公德需要理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