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20-31班)试题Word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20-31班)试题Word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m、n、l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可能不同 B.图2中甲处为DNA聚合酶,丙中所含的五碳糖是核糖 C.若丙中(A+U)占36%,则丙对应的乙片段中G占32%

D.基因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改变,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18.小鼠有20对染色体,若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小鼠精原细胞的染色体DNA分子,再在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分裂2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3H的DNA单链有80条 B.在形成的第1代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均含有3H C.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3H的染色体有40条 D.在形成的第2代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均含有3H 19.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染色体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DNA也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D.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20.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可能发生基因复制和转录 B.tRNA和mRNA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核糖体 C.逆转录酶的合成发生在病毒体内 D.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

21.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

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过程②的场所是EBV的核糖体,过程①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 B.过程②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 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 D.过程①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③所需嘧啶比例相同 2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交换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

③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④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中缺失一个碱基对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⑤染色体中缺失一个基因不属于基因突变 ⑥受精作用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23.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关于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 (甲

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体内精原细胞(乙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乙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则每个子细胞内都有甲病的致病基因 B.乙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内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 C.乙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细胞内会出现控制甲病等位基因的分离 D.乙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需变形才能成为成熟配子

24.周期性共济失调症是一种由于编码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其mRNA

的长度不变,但合成的肽链缩短使通道蛋白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下列有关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翻译的肽链缩短说明编码的基因一定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B.突变导致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改变 C.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D.该病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25.在农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能有效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产量。下列有关作物

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杂交育种,能从纯合低产不抗病的品种中选出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B.诱变育种能诱发突变,所以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纯合变异类型 C.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正常生殖的纯合个体,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 D.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方法是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6.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7.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不一定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和生物进化

B.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个基因型分别为AAaXb、aXb、Y、Y的精子,这

是由于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都出现了异常 C.有关害虫的抗药性,随着同种农药的使用,抗药基因的频率会越来越大 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四倍体植株上结的是三倍体无籽西瓜

28.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

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9:6:1 B.3:2:1 C.4:4:1 D.1:2:1 29.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B.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女生中无色盲

患者,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7%

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分子水平 D.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30.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

DNA连接

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40分)

31.(每空1分,共7分)小球藻是研究光合作用的良好材料,鲁宾和卡门、卡尔文都是利

用小球藻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图甲是某同学利用小球藻研究光合作用的装置,图乙是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测定的O2吸收量。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鲁宾和卡门、卡尔文都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研究时都利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为了保

证小球藻正常的生长繁殖,图甲装置培养瓶中应再补充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2)与图乙曲线形成有关的两种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因NaHCO3溶液浓度偏高而导致光合作用异常的是_____________ 段,bc段细胞叶绿体

中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4)若用图甲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结合题中信息补充实验设计方案 a.取多套图甲装置,加入图乙 点对应的NaHCO3溶液浓度,放在相同适宜温度环境中,

b.调整台灯的亮度不同,测定__________.

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Ⅲ Ⅱ Ⅱ 甲 乙 丙 卷刚毛 黑体 残翅 刚毛卷曲 体呈深黑色 翅退化,部分残留 ee bb vgvg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甲果蝇的基因型为eeBBVgVg,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2分)。用乙果蝇与丙果

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表现型比例不符合9∶3∶3∶1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2分)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2分),F1雌雄交配得到

的F2中野生

型果蝇占总数___________。(2分)

(3)某研究员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于是他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

交,F1均为红眼,F1随机交配,F2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中红眼:朱砂眼=1:1。

由此可判断F1

随机交配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F2中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

该研究员欲

进一步鉴定F2中某一只雌果蝇是否为杂合子,他可以让该雌果蝇与___________雄

蝇交配,若其

为杂合子,在子代中会出现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