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基于单片机的汽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2个I/O口线,看门狗(WDT),两个数据指针,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S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2.1.2 AT89S51单片机引脚说明

AT89S51单片机的主要管脚有:XTAL1(19管脚)和XTAL2(管18脚)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12MHz晶振。RST/Vpd(9脚)为复位输入端口,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采用低电平复位。Vcc(40管脚)和Vss(20管脚)为供电端口,分别接+5V电源的正负端。

在本设计中用P0。0~P0.7控制数码管段选。用p2端口(P2.4~P2.7管脚)控制数码管显示的位选。

现在我们对这些引脚的功能加以说明:

各引脚在AT89S51单片机上的排列顺序,如下图2-1所示。

图2-1 AT89S51引脚图

P2.0:接地

P4.0:正电源脚,正常工作或对片内EPROM写程序时,接+5V电源。 P1.9:时钟XTAL1脚,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是外接晶体的一个引脚。 P1.8:时钟XTAL2脚,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是外接晶体的另一端。当采

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外部振荡源。

RST/VPP(PIN1):复位引脚,引脚上出现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

位。

P0.0~p0.7:输入信号用于控制LED段选。 P1.0:连接AT89SISP红外解码芯片。

P1.0和p1.5、p1.6、p1.7与单片机编程器连接,是程序下载端口。

AT89S51的时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片内时钟振荡方式,但需在18脚和19

5

脚外接石英晶体(2MHz-12MHz)和振荡电容,振荡电容的值一般取10pF-30pF。另外一种是外部时钟方式,即将XTAL1接地,外部时钟信号从XTAL2脚输入。

P3.0:ALE是允许地址锁存输出/编程脉冲输入引脚。当访问外部程序器时,

ALE(地址锁存)的输出用于锁存地址的低位字节。而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时,ALE端将有一个1/6时钟频率的正脉冲信号,这个信号可以用于识别单片机是否工作,也可以当作一个时钟向外输出。更有一个特点,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ALE会跳过一个脉冲。 PSE:复位。 EA:电源输入端。

2.1.3 复位电路

单片机AT89S51作为主控芯片,控制整个电路的运行。单片机外围需要一个复位电路,复位电路的功能是:系统上电时提供复位信号,直至系统电源稳定后,撤消复位信号。为可靠起见,电源稳定后还要经一定的延时才撤销复位信号,以防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头分-合过程中引起的抖动而影响复位。该设计采用含有电阻的复位电路,复位电路可以有效的解决电源毛刺和电源缓慢下降(电池电压不足)等引起的问题,在电源电压瞬间下降时可以使电容迅速放电,一定宽度的电源也可令系统可靠复位。复位电路如图2-2示:

图2-2 复位电路图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使CPU及各专用存储器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其中把PC的内容初始化为0000H,使单片机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除了系统的正常开机(上电)复位外,当程序运行出错或操作错误使系统处于死循环状态时,为摆脱困境,可按复位键进行复位,复位电路由片外和片内两部分电路组

6

成。AT89S51的RST引脚为复位引脚,只要在RET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即可实现复位。复位通常有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方法。本设计采用的是按键复位,当按下按键后,电容被短路,RST引脚就处于高电平,就可以达到复位的目的。

复位电路工作原理:当按下S1时电容C7短路,R2为防止电容放电,RST此时为高电平;不按S1时,由于电容通交流阻直流,RST仍为低电平。

2.2 各芯片功能及工作原理

在本设计中用到了74HC04芯片、CX2016芯片、晶振芯片。芯片在本设计设计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2.1 晶振芯片

本设计中采用了12MHZ的晶体振荡器。

只要在晶体振子板极上施加交变电压,就会使晶片产生机械变形振动,此现象即所谓逆压电效应。当外加电压频率等于晶体谐振器的固有频率时,就会发生压电谐振,从而导致机械变形的振幅突然增大。晶体振荡电路连接图如图2-3所示。

图2-3 晶振电路图

LED显示简介

第1管脚:VSS为电源地,接GND。 第2管脚:VDD接5V正电源。

第3管脚: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

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7

第4管脚: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

指令寄存器。

第5管脚: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

操作。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管脚: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

执行命令。

第7~14管脚: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管脚:BLA背光电源正极(+5V)输入引脚。 第16管脚:BLK背光电源负极,接GND。

注意:液晶模块背光须消耗电流约为50mA左右,S51增强型实验板上设计了DIP微动开关来控制背光的开关,如右图所示,当实验板上的DIP开关(第3位)拨打到ON状态时,液晶背光显示,拨到OFF状态时,背光关闭。

TC1602液晶模块内带标准字库,内部的字符发生存储器(CGROM)已经存储了192个5×7点阵字符,32个5×10点阵字符。另外还有字符生成RAM(CGRAM)512字节,供用户自定义字符。如表1所示,这些字符有: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每一个字符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比如大写的英文字母“A”的代码是0B(41H),显示时模块(xian shi mo kuai)把地址41H中的点阵字符图形显示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字母“A”。

2.2.2 8位数码管

8段数码管属于LED发光器件的一种。LED发光器件一般常用的有两类:数码管和点阵。8段数码管又称为8字型数码管,分为8段:A、B、C、D、E、F、G、P 10根管脚,每一段有一根管脚。其中P为小数点。数码管常用的有另外两根管脚为一个数码管的公共端,两根之间相互连通,如图2-4所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