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毛概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 判断题 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

1. 三大改造的失误在于不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标准答案:错 2. 后来的改革证明当初的三大改造搞错了。() 标准答案:错

3.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标准答案:对 4. 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完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标准答案:错

5. 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标准答案:错

6.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合作化。() 标准答案:对 7.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 标准答案:对

8. 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标准答案:错

9. 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形成“苏联模式”。() 标准答案:错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5分。 (得分:0.0)

11. 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是 ( )() 标准答案:B A. 发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2.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于( )() 标准答案:B A. 对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B. 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已有认识 C.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 D. 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实践

13. 农业合作化时期,党对富农的政策是( )() 标准答案:A A. 保存富农经济

B. 没收其土地,保护其工商业 C. 消灭富农

D. 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14.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 标准答案:D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5. 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 )() 标准答案:D A. 人民民主专政 B. 社会主义制度本身

C.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发展生产

16.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标准答案:B

A.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7.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 )() 标准答案:B A.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B.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资本主义范畴

C.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 D.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非独立的社会形态

18.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是 ( )() 标准答案:C A. 把圈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B. 按照苏联的经验去做

C. 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D. 照着马列本本去做

19. l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 ( )() 标准答案:D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 《中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0.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 )() 标准答案:B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三. 多选题 注:每题2分。 (得分:0.0)

21.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过渡形式有( )() 标准答案:ABC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高级社 D. 家庭承包

2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 )() 标准答案:ABCD A.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3. 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的同时并举包括 ( )() 标准答案:ABCD A.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阶级的改造同时并举 C.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D. 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24. 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 )() 标准答案:BC A. 中国人民同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 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国外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 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与国民经济急待恢复之间的矛盾

25. 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 标准答案:AB A. 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

B. 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 C. 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 D.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

26.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途径有( )() 标准答案:ABCD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7.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 标准答案:ABCD A. 委托经销代销 B. 委托加工 C. 计划订货 D. 统购包销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 )() 标准答案:ACD A. 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B.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进入了过渡时期

D.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29. 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 标准答案:ABCD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 C. 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 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0. 社会主义制度完全建成和巩固的首要条件是( )() 标准答案:AB A.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一. 判断题 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

1. 三大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形成“苏联模式”。() 标准答案:错

2. 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完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标准答案:错 3.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标准答案: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件巨变。() 准答案:对

5. “四马分肥”是改造手工业的基本原则。() 标准答案:错

6. 三大改造的失误在于不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标准答案:错7. 后来的改革证明当初的三大改造搞错了。() 标准答案:错

标 8.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对抗性的矛盾。() 标准答案:错

9. 建国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没收政策。() 标准答案:错

10. 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合作化。() 标准答案:对

二. 单选题 注:每题1.5分。 (得分:0.0)

11.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 ( )() 标准答案:B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 B.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D.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

12. 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文化工作基本方针是 ( )() 标准答案:B A. 发展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3.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 )() 标准答案:B A.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B.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资本主义范畴

C.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 D.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非独立的社会形态

14. 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 )() A

A.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 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C. 低级的社会主义和高级的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15. 在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公私合营阶段和平赎买的形式是 ( )() 标准答案:A A. “四马分肥” B. 定息 C. 核价收购 D. 无偿没收

16. 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 标准答案:D A. 发展生产力 B. 变革生产关系 C.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

1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标准答案:B A.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 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8.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始于( )() 标准答案:B

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