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3.7当桩孔深大于10m时,要向井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如发现有腐植土,易产生沼气应在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员的情况,互相呼应,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6.3.8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捅运出。地下渗水量较大时,吊桶已满足不了排水,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程水泵沉人抽水,边降水边挖土,水泵的规格按抽水量确定。要日夜三班抽水,使水位保持稳定。

6.3.9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要掩好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土时,再打开安全盖板。每天下班时应将空口覆盖严实。

6.3.10开挖

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桩孔内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员要拴好安全带,防止卸土的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孔内伤人。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支杆检查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要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6.3.11先拆除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

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依次周转使用。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mnh的混凝土浇筑口,接口处要捣固密实,强度达到1MPa时拆模,拆模后用混凝土或砌砖堵严,水泥砂浆抹平。

6.3.12浇筑第二节护壁混凝土

混凝土用串桶送来,人工浇筑,振动棒插捣密实。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桩孔口的定位线为依据,逐节校测。

6.3.13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将桩孔挖至设计深度,清除虚土,检查土质情况,桩底要支承在设计所规定的持力层上。

6.3.14成孔以后必须对桩身直径、扩头尺寸、孔底标高、桩位中线、井壁垂直、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6.3.15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放入前要先绑好砂浆垫块,按设计要求一般为70mm(钢筋笼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左右设一竹φ20耳环,作为定位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要立即固定。遇有两段钢筋笼连接时,要采用双面焊接,接头数按50%错开,以确保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6.3.16浇筑桩身混凝土

桩身混凝土可使用粒径不大于50mm的石子,坍落度120-150mm,采用商品混凝土车泵浇筑,浇筑时车泵泵管距离浇筑面不得大于2米。混凝土振捣密室。

6.3.17浇筑贯梁混凝土

支护桩浇筑完毕后及时开挖桩顶贯梁土方,绑钢筋、支模、浇筑桩顶贯梁混凝土。

6.3.18预应力锚杆施工:

待桩浇筑7天以后,先开挖锚杆成孔操作面,开挖深度为桩下2米,宽度不小于3米,以保证锚杆能够成孔,锚杆成孔后及时放置钢筋灌注锚孔,锚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用穿心千斤顶施加预应力,张拉采用隔二拉一;锚杆正式张拉前,要取设计拉力的10%~20%,并对锚杆预张拉l~2次。锚杆张拉要求定时分级加荷载进行,张拉时由专人操纵机械、记录和观测数据,并随时画出锚杆荷载——变位曲线图,作为判断锚扦质量的依据。当拉杆预应力没有明显衰减时,即可锁定拉杆。然后可以进行土方开挖。

(二)土钉墙支护施工方案:

1.土钉墙支护方案:基坑西侧、北侧采用放坡土钉墙支护,放坡系数1:0.4,其中北侧开挖深度5.9米,北侧土钉设计为竖向3排布置土钉,水平间距1.4米,西侧除支护桩以外部分采用竖向布置6行土钉,水平间距0.6米,土钉孔径100㎜,长度4.5-6米不等,倾角为10度。然后北侧用Φ6@200×200的钢筋网片敷面,加强钢筋Φ10与土钉锚杆相连,西侧采用Φ8@200×200的钢筋网片敷面,加强钢筋Φ12与土钉锚杆相连接,完成后喷射80㎜厚细石混凝土护面。网片应上翻至坡顶外侧不少于1米,坡顶用1.0米长钢筋垂直打入地下固定钢筋网。

2.施工条件:支护桩已经完成,且具备一定强度,土方能够大面积开挖,混凝土喷浆设备已经进场,材料贮备到位。

3.材料要求:

3.1水泥:采用32.5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桩芯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已经完成采购程序。

3.2钢筋: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必须符 合设计要求,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表面清洁无老锈和油污。

4.施工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