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晋城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9月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晋城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月考试卷(9月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悬线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2)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10m/s)

2

15.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车间距为25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m时刹车,以0.5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N足够多,求: (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摩托车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 (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

16.如图所示,长12m的木板质量为50kg,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50kg的人立于木板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人以4m/s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板的右端,求:

(1)木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2)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2

2

答案

1.【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A、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则速度增大.故A正确; B、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度运动,速度减到零后可能还反向运动,例如竖直上抛运动,故B错误;

C、加速度不变的物体,其运动轨迹不一定为直线,可以为曲线;如平抛运动;故C正确; D、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增大,则速度减小,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会通过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判断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 2.【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解答】解:位移的大小位移首末位置的距离,为2(R+r),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π(R+r).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别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纵坐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A、根据图象可知,在t1时刻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故A正确,B错误. C、图线在横坐标上方,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均沿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的读图能力,矢量的正负表示其方向,数值表示其大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4.【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x﹣t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故由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可得出开始时物体的位置坐标;由图象的斜率可求得物体的速度;由纵坐标的差值可得出位移,同时要将图象与两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联系起来.

【解答】解:A、开始时,乙的位置坐标为零,甲从离坐标原点20米处开始运动,当乙开始运动时,甲已经运动了10s,因此二者之间的距离大于20m,故A错误;

B、在0~10s这段时间内,乙静止不动,甲做匀速运动,两者间距不断增大.故B正确. C、在10s~25s这段时间内,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可知,乙的速度要大于甲的速度,两者间距减小,故C错误;

D、10s后,乙的速度要大于甲的速度,且同向运动,所以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时相遇,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x﹣t图象,属基础题,但要注意防止将其作为v﹣t图象进行处理 5.【考点】胡克定律.

【分析】无论A怎样运动,B刚要离地时弹簧弹力等于B的重力,所以弹簧的伸长量相同,根据胡克定律即可求解上升的位移.

【解答】解:无论A怎样运动,B刚要离地时弹簧弹力等于B的重力

弹簧的变化量相等,所以弹性势能的变化量相同,刚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刚要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含有弹簧的平衡问题,关键是分析两个状态弹簧的状态和弹力,再由几何关系研究A上升距离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

6.【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

【分析】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看是否与墙壁间有作用力,再对A物体受力分析即可.

,所以两次A上升的位移相同L1=L2=

,当B

,故只有B正

【解答】解:

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 竖直方向:F=GA+GB

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墙面无弹力

隔离A物体,必受重力、B对A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受三个力,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再对A物体受力分析,注意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7.【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在同一坐标系上作出两个物体的v﹣t图象,根据加速度关系、位移关系,由图象比较t甲与t乙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设甲在中点B的速度为v,点C的速度为vt,AB=BC=s,则 v﹣0=2a1s …① vt﹣v=2a2s …②

由①②可知,vt=2a1s+2a?2s, 同理可知,对乙亦有vt=2a1s+2a2s,

故甲、乙末速度大小应相等.作出两个物体的v﹣t图象,由于两物体在AB段、BC段加速度大小相等,两段图线分别平行,两段位移又分别相等,由图看出,t甲>t乙. 故选B

2

2

2

22

【点评】本题采用作图法研究运动学问题,作图的依据是加速度大小和位移大小关系,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面积”等于位移作图. 8.【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