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检测新技术的应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论文)

对一个国家来说,食品安全意识缺乏或监管不力,将不利国之发展。由于不安全食品带来的危害具有波及范围广、隐蔽性强、潜伏期长等特点,恶性食品安全事故还将影响社会稳定,威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法是国家的发展的一个基石。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制定食品安全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依法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

4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论文)

第2章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2.1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形成的原因

2.1.1 从消费者角度分析

人们对食品营养卫生知识极其贫乏[4],我国人民日常的饮食安排,存在着一些缺陷。人们的某些饮食习惯以现在科学的眼光来看,是不科学不合理的。例如现在好多国民爱吃大量经过腌、炸、烤、熏等的食品。现代食品营养卫生知识告诉我们,上述食品中的亚硝酸盐、苯并芘严重超标,如果长期摄入此类食品的话,就很有可能易引起癌症的发生。

2.1.2 从生产者角度分析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滥用食品添加剂、化学成分,使用劣质原料。2010年3月12日到29日,“火锅店问题油”,2010年1月宁波家乐福江东店的“面包门”事件,2008年10月香港从内地进口的鸡蛋中测出三聚氰胺等等。

这些并不是因为科技落后,而是因为部分生产者素质较低,卫生意识淡薄,经不住利益的诱惑,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生产规章制度来执行等,都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措施

2.2.1 加强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在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大量存在,但有些疾病,如肥胖、高血、中风、糖尿病、癌症等,大部分是国民长期不注意自己的饮食造成的[5]。所以提高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卫生的认识,是关系到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营造节约、安全、和谐型社会的重要保证,并且食品营养卫生知识是国民的知识结构中的最适用、最普通的科学知识。对它的掌

5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论文)

握、重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整体的健康程度和生活质量以及平均寿命,所以要加强全民的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等;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国民珍爱我们的环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诚信、公德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建设,形成诚实、诚信的社会氛围;在九年制义务阶段安排食品营养卫生知识的课程,对公众要进行食品安全的科普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开展食品营养卫生、职业道德、食品安全的教育和法制宣传;要在大专院校开设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技术的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从事食品行业等[6]。为我国食品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才有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2.2.2 加强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的法制化,究其根本是要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率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以确保食品安全。

我国虽有新的食品安全法可不够严厉且起步晚,而在国外早把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如美国既有《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等综合性法规,也有《联邦肉类检查法》、《禽产品检查法》等非常具体的专门性法律,这些法律法规几乎覆盖了所有食品[2]。并且国外的严格执法也很严厉,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食品安全的违法者不仅要承担对受害者的民事赔偿,而且还要受到刑事制裁。因此我国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多层式法律体系。加速建立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原则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推行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体系的力度。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1]。

6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其检测新技术的应用(论文)

2.2.3 提高分析测试技术

提高食品检测技术水平,可以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无论是源头管理、市场准入、产品抽检或是进出口把关等都要有相应的检测手段[5]。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对质检机构的检测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检测工作,质检机构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不断充实新的仪器设备,改善测试方法等。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这些人员不但要精于检测工作,还要了解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善于从产品的外观捕捉到产品的违禁添加物,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人点。

我们要系统研究和全面了解国际标准,找出我国现行标准与国际标准间的差异,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要注重引进与创新并举,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AOAC、CAC、FAO、ISO、WHO等先进标准,开展标准技术创新研究,为保证食品安全和为政府部门制定符合我国利益的进出口监督检验策略和措施提供技术支撑。要培养一批懂专业、外语好、能在标准化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高级人才,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为建立能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