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是5:3,密度之比是3:2,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 A.2:5

B.5:2

C.15:6

D.6:15

2.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

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6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离透镜中心10cm时,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4cm

C.8cm

D.6cm

4.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35厘米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5.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所成的像是实像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

7.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C.秋天,薄雾缥缈

9.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夏天,露水晶莹 D.冬天,瑞雪纷飞 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 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

6.同学们在湖水里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图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图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D.图丁: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0.同学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关于教室里的声现象,正确的观点是

A.有的教室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反射声音的响度 B.一个同学在上课时小声唱歌,但是老师没有发现,主要是因为响度小 C.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墙离老师太近声音没有发生反射 D.有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会发出“吱吱”的刺耳的超声 二、填空题

11.小明在游戏中把乒乓球压瘪了,但没有破裂,则球内气体质量_____,密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会导致眼睛近视。近视眼看不清______(远/近)处的物体,其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甲/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透镜予以矫正。

1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35°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填“向上”“向下”或“不会”)移动,如果使用中发现出现标尺上端不动,下端位置偏右的倾斜情况,液面高度示数比真实值偏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偏”)

14.小李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去看医生。测试体温后,小李看了看体温计(如图),得知体温是_____℃。

15.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禁止鸣笛”属于控制噪声措施中的_______(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

16.“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乙图中小车做_____直线运动(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乙图中小车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选填“A”或“B”) 三、计算题

17.体积为15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为1068g,在其空心部分注满水银、水、酒精中的一

种液体后,质量为1092g。已知:ρ(1)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注入的液体是什么物质?

=8.9g/cm,ρ

3

水银

=13.6g/cm,ρ

3

=lg/cm。求:

3

18.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问:

(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四、实验题

19.小明想测地板砖的密度,他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头滴管和一些水。他利用这些仪器测量一小块地板砖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观察到指针如图所示,应将天平右侧的_____向______(“左”或“右”)移动,直到横梁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小块地板砖的质量m0. (2)如图所示,设计“测一小块地板砖的体积”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_____的总质量m1;

②把一小块地板砖轻轻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2;

(3)地板砖的密度表达式是ρ=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水).

(4)实验后,有同学发现地板砖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密度值将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小雨利用一个空的半球形的果冻盒装了一定量的水来做凸透镜 成像实验,如右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果冻盒的前面,在 另一侧的白纸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地像,说明蜡烛在这个凸透镜的_____(选填:“2 倍焦距外”、“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或“1 倍焦距内”)位置;如 图,若小雨沿 AB 方向捏一下果冻盒,白纸上没有清晰的像了,白纸应向_____(选填 “靠 近蜡烛方向”或“远离蜡烛方向”)移动才能重新承接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白纸则应在果冻 盒前放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白纸才能重新承接到清晰的像。

21.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通过实验可得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_____在同一平面内”,支持此结论的实现现象是_____。

22.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1 2 3 长度/cm 31 48.5 直径/cm 1.5 2 2.5 频率/Hz 2131 1284 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___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

2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6s。则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24.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测量水温时,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选填“能”成“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水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成“不变”)。

(2)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C A A C A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