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画家名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古代画家名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北山古屋图轴》等。

沈铨(1662~1760),清代画家。字南苹,号衡斋。工花卉、翎毛,用笔工致流畅,形象生动,设色艳丽。雍正年间赴日本,其画受日本人推崇。作品有《松鹤图轴》、《白鹿图轴》等。

颜峄(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青来。擅长画古木寒鸦,飞鸣栖宿。山水、人物学北宋人,笔墨苍劲,能界画,尤擅米家山水,由淡入浓,细细加点,妙能融化无迹。人物以勾勒提空之法画须眉,衣褶类张子羽。日本人极重其画。作品有《秋林舒啸图轴》、《江树对弈图轴》等。

吕学(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时敏、时毓,号海岳。善写照,工人物、山水及佛像。作品有《郎廷极行乐图卷》等。

顾符稹(1635~?),清代画家。一作符祯,字瑟如、松巢,号小痴。善画山水、人物。画学唐代李昭道,工细入毫发。贫困时以卖画为生,故临摹古画者颇多。亦能诗,工书法。作品有《山水图轴》等。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更字正叔,号南田、云溪外史、东园生,晚年又号白云外史、瓯香散人。善画山水、花卉。早年画山水,取法元、五代大家。中年后以画花卉为主,自创一种名为“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即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敷染而成。这种画法独开生面,风靡一时。其山水画创作亦从未间断,有很高成就,笔墨灵秀,以神韵、情趣取胜。作品有《晴川揽胜图轴》、《设色花卉册》、《花果图册》等。

吴历(1632~1718),清代画家。字渔山,号桃溪居士、墨井道人。王时敏、王鉴弟子。工诗,所画山水宗法元人,尤长王蒙、吴镇笔法,用笔细润沉着,善用重墨、积墨。晚年作品水墨和干笔枯墨并用,反复皴染,沉郁苍秀,最具特色。作品有《枫江群雁图》、《湖天春色图轴》、《夕阳秋影图轴》等。

王原祁(1642~1715),清代画家。清初“四王”之一。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王时敏之孙。康熙九年进士,供奉内廷,官至户部侍郎。善画山水,宗法黄宗望,笔墨功力深厚。作画时先笔后墨,由淡而浓反复晕染,最后以焦墨破醒,干湿并用,疏密相生,但构图变化较少。作品有《仿高房山云山图轴》、《江乡春晓图轴》、《山水图轴》等。

王翚(1632~1717),清代画家。清初“四王”之一。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王时敏、王鉴弟子。其山水以临古入手,对传统技法有很深功底,且

能融会贯通,合众长于一手。不完全为成法所束缚,较注重写生。画风格调明快生动,章法多变,渲染得法,富有写生意趣,但用墨少变化。作品有《仿巨然山水图轴》、《竹屿垂钓图轴》、《仿李营丘古木奇峰图轴》、《仿古四季山水图轴》等。

王鉴(1598~1677),清代画家。清初“四王”之一。字元照、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善画山水,继承五代董源、巨然和元四家传统。善用中锋尖笔,墨色浓润,皴法细密,所作青绿山水,烘染得法,富有简淡的情趣。画风较王时敏有变化,但同样以仿古功力著称。作品有《仿黄子久山水图轴》、《山水屏》、《烟浮远岫图轴》等。

王时敏(1592~1680),清代画家。清初“四王”之一。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归村老农、西田主人。善画山水,以黄宗望为宗,偏重摹古。用笔含蓄,格调苍润松秀,但景物章法上变化较少。其画风在清代影响较大。亦工诗文,善书法。作品有《仙山楼阁图轴》、《南山积翠图轴》、《落木寒泉图轴》等。

上官周(1665~?),清代画家。字文佐,号竹荘。能诗,工山水,兼精篆刻。所作山水,烟岚弥漫,墨晕可观。人物画笔法潇洒,于唐寅、仇英之外,别具一格。作品有《庐山观莲图》、《台阁春光图轴》等。

华喦(1682~1756),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白沙、东园生。工诗、书、画,有“三绝”之称。善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风格清新俊逸,尤以写生动物为佳。作品有《松鹤图轴》、《万壑松风图轴》、《山雀爱梅图轴》、《宋儒诗意图轴》和《金谷园图轴》等。

高凤翰(1683~1748),清代画家。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画花卉亦奇逸天趣。后因病用左手作书画,自号尚左生。亦工草书、篆刻,富藏砚。作品有《野趣图轴》、《雪景竹石图轴》、《山水图册》等。

金农(1687~1764),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寿门,号冬心、司农、稽留山民、昔耶居士。五十岁后方学画。善画山水、人物、花卉、梅竹。笔墨稚拙,不求形似,别具古朴风格。亦工、书,精鉴赏。作品有《玉壶春色图轴》、《花果册》、《香林扫塔图轴》等。

汪士慎(1686~约1759),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善画墨梅、兰、竹,尤以画梅著称。清淡雅秀,别有风韵。五十四岁后,双目相继失明,便练习用手摸索写字作画。亦工诗、篆刻和八分书。作品有《猫石桃花图轴》、《白桃花图轴》、《墨松图轴》和《梅花图册》等。

黄慎(1687~1768),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恭懋,号瘿瓢子。善画人物、花卉、蔬果。笔姿放纵,风格豪放。亦工诗、书。作品有《渔翁渔妇图轴》、《携琴访友图轴》和《柳塘双鹭图轴》等。

高翔(1688~1753),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凤冈,号西唐、樨堂。精篆刻,工山水、花卉。画梅笔意松秀,枝干苍润,以疏枝瘦干取胜。山水笔法简淡而秀雅,喜作园林小景。作品有《弹指阁图轴》、《折枝榴花图轴》和《柿栗图轴》等。

李鱓(1686~1757),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宗杨,号复堂、懊道人、木头老子。学画于蒋廷锡、高其佩,用笔挥洒自如,泼墨酣畅淋漓,其画题款,随意布置,另有别趣。作品有《芍药图轴》、《芭蕉睡鹅图轴》和《蕉竹图轴》等。

郑燮(1693~1765),号板桥,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赈济灾民一事,触犯权势而被罢官。晚年居扬州,卖画自给。工诗文书画,兼篆刻。善画花卉,尤长兰竹。剪裁构图崇尚简洁,笔情纵逸,苍劲豪迈。书法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作品有《双松图轴》、《竹石图轴》、《丛竹图》等。

李方膺(1695~1754)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善画松、竹、梅、兰。笔墨放纵,不守成规。作品有《鲇鱼图轴》、《潇湘风竹图轴》和《盆兰图轴》等。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遁夫,号两峰、花之寺僧。金农弟子。善画山水、人物、花卉、佛像。喜作鬼趣图,笔情古逸,皆臻妙。亦工篆刻。作品有《苏斋图轴》、《丁敬像轴》和《梅兰竹石图轴》等。

闵贞(1730~?),清代画家。字正斋。工山水、写意人物,兼精写真。所作山水,运笔沉雄,颇得巨然神趣。所画人物,笔墨奇纵,衣纹流畅,顿挫有法。亦工篆刻。作品有《执扇仕女图轴》和《刘海戏蟾图轴》等。

边寿民(1684~1752),清代画家。原名维祺,字寿民,后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苇间居士。工书法,善画泼墨芦雁,亦能以枯笔作花卉杂画。笔意苍浑奇逸,形象生动,别有风致。作品有《杂画册》、《芦雁图册》等。

蔡嘉(生卒年不详),清代画家。字松原、岑州,号雪堂、旅亭。工诗文,善画花鸟、山石,尤善青绿山水。作品有《神龟图轴》、《冯虚阁秋爽图轴》和《秋夜读书图轴》等。

方熏(1736~1799),清代画家。字兰坻,号兰如、兰生、长青。工诗文、篆刻,善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晚年喜作梅竹、松石。作品有《摹宋人设色花卉图卷》和《山水图册》等。

钱沣(1740~1795),清代画家。字东注、约甫,号南园。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至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文苍古雄健,书法颜真卿,行草自成一家。画马尤为著名,神俊形肖。作品有《三马图轴》等。

潘恭寿(1741~1794),清代画家。字慎夫,号莲巢。善画山水、人物、花卉、竹石,尤善临摹古迹。作品有《烟浮远岫图轴》等。

张崟(1761~1829),清代画家。字宝厓,号夕庵,晚号且翁。工山水、花卉、佛像,师法沈周和文徴明,笔法苍秀浑厚。尤长画松。作品有《桂荫凉适图轴》和《秋林观瀑图轴》等。

黄易(1744~1802),清代画家。字小松。工诗、书、画,尤精篆刻。绘画作品能吸收金石书法的拙朴趣味。作品有《书画诗翰合册》等。

奚冈(1746~1803),清代画家。字铁生,号蒙泉外史、鹤渚生。工诗书,精篆刻,善画山水、花卉。作品有《岩居秋爽图轴》等。

钱杜(1763~1844),清代画家。字叔美,号松壶。工诗书,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山水著称。所画山水,意境幽深,笔法细秀。所画梅花,幽冷疏散。作品有《人物山水册》、《著书图轴》等。

改琦(1773~1828),清代画家。字伯蕴,号香白、七芗,别号玉壶外史。工人物、花草、兰竹小品,尤以仕女画著名。师前人而又独具风貌。作品有《逗秋小阁学书图轴》和《竹下仕女图轴》等。

费丹旭(1801~1850),清代画家。字子苕,号晓楼,晚号偶翁。善画人物、花卉、尤精仕女。所画仕女,秀媚轻盈,意境淡雅。所作肖像,如镜取影,享誉一时。作品有《果园感旧图卷》、《好消息图轴》和《秋风执扇图轴》等。

戴熙(1801~1860),清代画家。字醇士,号榆庵、莼溪,自称井东居士。道光十二年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工诗书,善山水、花卉。所作木石小品,停匀妥贴,花草、人物,无一不佳。作品有《墨松图轴》和《重峦密树图轴》等。黎简(1747~1799),清代画家。字简民、未裁,号二樵。工诗书,精六法。画师宋元名家。山水简淡,用笔遒劲精细。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