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大 - - -轨道交通实训调研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华东交大 - - -轨道交通实训调研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并组织力量研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尚未批准,但城市交通又必须通过轨道交通项目来解决的城市,国家在从严审批的基础上,出台政策,在财力和体制上予以扶持保证,积极鼓励和支持这些城市充分、深入地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继续做好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从城市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城1996年 轨道交通发展政策 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标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建设费用;加速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国产化的研制工作,开发新型轨道车辆要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等。 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政策规定各城市采购的地铁车辆1999年 国产化政策 的价格,国内生产部分(包括外资和合资企业在国内企业生产的部分)必须超过70%。 2004年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规定了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和社会责任等。 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为主线,统筹考虑了卫生、环境2009年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保护、资源节约和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规范,并未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 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该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限值、振动测量方法、二次辐射噪声测量方法、测量报告编写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引起沿线建筑物振动与室内二次辐射噪声的控第 14 页

时间 政策名称 方法标准》 主要内容 制和测量。 《质量安全联络员会 暨风险管理应急救援经验交流会上讲话的通知》 总结了近两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交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及应急救援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形势,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2010年 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检测和质量检测单位的安全质量责任,并规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 《城市轨道交通产品标准体系》 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产品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是指导相关产品生产、制造、检测和运营管理的依据。 《关于加强城市轨道 交通安防设施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内容包括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防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注重规划,提升轨道交通网络整体安防水平、优化设计,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防设备规划建设水平等。 《关于进一步推进城 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 《交通部关于排查轨2011年 道交通隐患定期评价运营安全的通知》 要求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运营监管,严把试运营基本条件关,严格落实运营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应急演练和处置,排查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运营事故。要切实加强组织运输调度,规 第 15 页

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范运营服务,加强人员管理。要建立信息报告制度,保证信息畅通等。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 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1】46号) 包括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加强工程技术管理等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2012年 营系统测试检验规范》 确定了《规范》起草工作方案、编写建议提纲、编写工作计划、编写费用估算,初步商议了召开起草工作启动会等具体事宜。目前,前期准备工作顺利完成。 《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指南》 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设施建设与设备采购、试运行与运营阶段的用能方法。 从建立运营单位提前介入机制、落实轨道交通建设安全评估制度、强化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动态评估、切实保障安全设备设施资金投入、建立运营设施设备招标《关于在轨道交通建 设阶段加强运营安全风险控制的意见》 采购统一规范、强化轨道交通项目技术、产品、制式的应用管理、严格试运行转试运营环节的安全监管和建立试运营转正式运营的管理制度八个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为依法加强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建立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有效衔接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第 16 页

第七章 轨道交通行业存在的问题

1.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在整个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承担的客运量比重较低,只占10%左右,与国外同等地位的大城市相比,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线网密度小。我国大城市现有的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与国外大城市差距较大,如北京、上海广州的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分别为0.09、0.09、0.07,而东京、纽约、巴黎及伦敦则分别达到0.79、0.76、0.41、0.74。

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小。我国大城市人口密度比欧美等大城市高,交通需求也远远大于这些城市,而万人拥有的轨道线网长度却很低,北京、上海广州的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分别为0.13、0.07、0.05,纽约、巴黎及伦敦分别为0.77、0.97、1.64. 2.协调发展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发展不仅网络规模小,而且在场站布局、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配合上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往往是针对轨道交通方式或单一的轨道交通线进行规划布局,在整体水平上没有体现布局系统化、集成化和节奏高速化。 3.国产化及标准化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产化工作今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于降低轨道交通造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部分轨道项目的国产化率达到了70%以上,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产化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目前确定国产化重点车辆和信号,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技术和设备尚需从国外进口。 4.体制问题 ①投资体制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运作上开始实现由单一的政府投资向多元化和市场化转变,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格局。

在投资渠道上,现有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来源于财政渠道的多,取之于市场机制的少,大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依靠政府多方举措资金,制定长期计划,逐

第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