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大 - - -轨道交通实训调研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华东交大 - - -轨道交通实训调研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区(包括大连,长春,沈阳),西南地区(重庆,成都)以及华中地区(武汉)。且对比2015年各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情况,长三角地区新增通车里程最长,达到33公里,京津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也分别有28.2和32公里的增长。

2015年,华东地区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所占比例为全国通车里程最多的地区,比例达36%,2015年,华东地区占比依然第一,且上涨1.6%,达全国通车里程的37.6%。但是,华北地区在全国所占比重较2015年下降4.41%,至28.58%;华南地区通车里程占比比重略有增加,从2015年的18.81%上涨至20.62%。如图5-1所示:

华中2%西南2%东北9%华东37%华南21%华北29%

图5-1 2015年新增城市轨道交通里程分布

2.2011-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供给

截至2015年底,我国有29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通过了国务院审批,分

别为: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深圳、大连、长春、重庆、武汉、沈阳、成都、长沙、福州、哈尔滨、杭州、昆明、南昌、宁波、苏州、西安、郑州、无锡、青岛、东莞、贵阳、合肥、南宁、佛山,另外有 4个城市已经拟定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分别为:乌鲁木齐、兰州、常州、厦门。另有部分城市处于筹备中:太原、大同、济南等。太原的发展规模在 140公里~180公里之间。地铁建设每公里的造价平均为4-5亿元,2011-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额约为8000-10000亿元。如表5-2所示:

第 10 页

表5-2 33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城市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重庆 武汉 天津 青岛 宁波 成都 昆明 长沙 东莞 大连 合肥 南京 无锡 沈阳 南昌 西安 南宁 杭州 郑州 福州 苏州 佛山 乌鲁木齐 哈尔滨 长春 贵阳 兰州 常州 厦门 线路条数 27 27 16 22 10 12 9 12 6 7 6 4 4 9 12 17 5 11 5 6 6 8 6 7 9 7 5 5 5 4 2 4 4 规划长度 1053 970 585.3 726 513 540 276 519.4 247.5 274.15 162.6 180.54 264.2 262.9 322.5 655 157 400 168 251.8 173.5 278 202.53 184.25 380 317.9 151.2 143 179 142 70 127 165 2011-2015 333.43 254.54 228.57 177.45 150.46 138.77 92.5 80.4 72.1 66.26 62.4 61.18 59.4 56.57 56.19 55.21 54.8 52 50.6 50.3 47.5 45.65 45.39 28.8 26.39 25.2 24.2 14.33 新增里程数 2016-2020 139 248 105.17 200 157 78 78.4 151.1 175.4 100.2 54.69 52.03 66.9 60 515.79 105.85 124 19.4 44.3 31.5 60.78 50.22 26.5 83.37 66.6 28.7 31.1 58.3 58.7 35.5 46 2021-2050 353 163.9 126 186.39 313 287.9 191.9 64.67 152.77 75.98 206.31 190 98 157.2 94.5 107 106.92 128.95 244.5 223.4 98.3 97.57 50.8 83.3 34.5 81 165 2011-2015年,新增地铁长度最多的是北京(333.43公里),其次是上海(254.54公里),第三位广州(177.45公里),第四为深圳(228.57公里)。

5.3 2016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

1.客运总体需求分析

2001-2016年中,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也以高速增长。200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只有8.3亿人次,2002

第 11 页

年就增长到近10亿,增幅达17.65亿。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都以24%的速度增长,从13亿增加到16。5亿。2008年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轨道交通的客运量达到33.7亿,比上年增长53%,占城市客运总量的比例也首次突破4%。2009年城市轨道客运量增长幅度更是高达84.12%占城市客运总量的比例也达到了5.4%,较2008年上涨0.6%。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铁轨道交通已开通项目增多和轨道交通相关服务的不断完善,同时,随着北京持续公共交通财政补贴后,更多城市加入到公共交通发展行列。在“低票价”的福利政策下,选择地铁轨道交通作为出行工具的比例也大为上升。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在满足城市出行需求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详见下表5-3所示:

表5-3 2001-200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增长情况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城市轨道客运量(万人) 83516.4 98257.1 106490 132820.9 165048.7 181599 220582 337390 365770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研发部 比上年增长(%) - 17.65 8.38 24.73 24.26 10.03 21.47 52.95 84.12 占城市客运总量的比例(%) 2.38 2.64 2.79 3.11 3.41 3.9 3.98 4.8 5.4

第 12 页

第六章 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政策环境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城市交通消费需求一直被压抑在低的水平,表现为交通需求总量增长幅度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就更是微乎其微,使得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小,所担负的城市居民出行比例偏低。这一时期城市交通实行的是鼓励自行车交通出行的财政补贴政策,轨道交通建设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尚未出台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政策。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城市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比较突出,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方式的理念开始显现,轨道交通发展政策也在逐渐完善。国家开始注重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加大了对轨道交通的建设投入,同时其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所制定的政策大多为轨道交通的发展政策、建设规划政策、产业性及标准性政等。主要政策列举如下如表6-1所示:

表6-1: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政策汇总

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目前以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为主,1985年 公交交通发展政策 发展出租汽车。特大城市应逐步发展快速有轨电车、高架和地下铁道,吸引更多居民使用公共交通。 该政策对轨道交通系统所涉及的各类专业工程应用“七五”期间 规划建设技术标准政策 技术作了系统归纳,规定了建设前期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提出了具有使用性的综合技术标准的基本准则,拟定了条理化和规范化的指导性意见。 1995年 宏观调控政策 对于已经批准建设地铁的城市应努力做好建设工作 第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