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学年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常人岂可“无法” ■徐建融 ①20世纪前期的中国画坛,画家画的“写实”与文人画的“写意”之争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迄今学术界对此仍多有评论,大抵以倡“写实”、斥“写意”为非,指其“全面否定文人画以至中国画”,而以坚守“写意”、摒弃“写实”为是,以为这才能坚决捍卫并弘扬文人画也即中国画。近读9月25日“笔会”躲斋先生《鲁迅与文人画》一文,提出鲁迅先生既否定文人写意画,又允肯陈师曾、齐白石的文人写意画——这一视点,可以提供我们对当年这场论争以新的认识。 ②“存形莫善于画”。造型,是绘画之所以为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画也不可能是例外。而所谓造型,即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所以,它的基础是客观形似。这就是所谓“写实”,其实质决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画之本法”。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当然,要想成为优秀的画家,光凭过客观形似的造型关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而一旦成了优秀的画家,他对于客观形似的造型反而会有所不逮。 ③明清时期勃兴的文人画也即“写意”画,它改变了中国画的造型本质,而以笔墨为中心,对于形象的塑造,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写实”,又称“意象”。文人画家则又称“利家”,以区别于专业画家的“行家”,他的用功,主要也不在“画之本法”的造型,而在“画外功夫”的诗文、书法。但问题是,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如用钱锺书等个别人的成就,来否定高考、取消高考,大学的教育一定沦于“荒谬绝伦”一样,一旦用董其昌、石涛等个别画家的成就,来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然而,文人画家们以其居高的话语权,却恰恰以董其昌、石涛为例,否定、取消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他们认为,从上古绘画的不能形似,到古典绘画的高度形似,再到现代绘画的不要形似,是不断进步,讲求机械的“写实”,则“直如照相机,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于艺术邪?”所以主张“写意”,就是“不与照相机争功”——不想想,难道摩托车发明后,就得取消跑步比赛? ④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为与生活真实拉开距离),工于造型为耻(以为仅仅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复制)。所以,不仅新文化人发起“美术革命”,对文人“写意”画的风靡提出严厉的批评;传统的国画家中如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有识者,对文人“写意”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池沼而不是江海。谢稚柳明确表示:“中国画是写实的。”张大千再三告诫他的学生:“要学画家画,千万不要学文人画。” ⑤相比于“写意”画风的坚守者的自以为以先进取代落后, 所以,不仅鲁迅对陈师曾、齐白石颇允肯,徐悲鸿对金农、齐白石同样大力推扬,张大千一面赞赏金农“实在画得好”,一面又说他“实在不会画”。换言之,当时对“写意”画风的批评,旨在为绘画这所“大学”重新树立造型“高考”的普招原则,而不是否定针对造型“高考”不过关的特招的灵活性。同时期徐悲鸿与徐志摩关于西方绘画学院派与现代派的争论,性质同此。明乎此,便不难理解,鲁迅等对“写意”画包括西方现代派的批评,是从绘画的普遍性、原则性而论;而他们对齐白石等“写意”画家的肯定,是从绘画的特殊性、灵活性而论。二者是并不矛盾的。反观坚守文人“写意”观者,把灵活性当作原则性,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以钱锺书的成功为例坚决主张取消高考,“家家石涛,人人昌硕”,固然做到了“画之本法”的“形式欠缺”,又有几个具有“画外功夫”的“精神优美”呢?至以高考不过关就意味着具有偏才,以“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优美”,“逸笔草草”就意味着所发抒出来的就是“胸中逸气”,并斥高考过关者为庸才,“形式周密”者为“精神不美”、为匠气,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其前提是“世岂易得”的“至人”,天下滔滔的常人尽皆“无法”,貌似在继承、弘扬文人画的“写意”精神,实质恰恰是败坏中国画的传统。所以,我尝有言:“天下有平常之事,有非常之事。非常人为非常之事则可,平常人为非常之事则殆;非常人为平常之事为无上功德,平常人不为平常之事可乎?” 1.第③段中加点词“意象”的含义是 。(2分) 2.简析第③段划线句的作用。(3分) 3.概括第④段的主要内容。(2分)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义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无论是新文化人还是传统画家 ②仅仅是“写意画的泛滥”和“写意画家对写实画风的全盘否定” ③而绝不是否定“写意画中的佼佼者” ④从而对“写实”画风全盘否定 ⑤当时力倡“写实”画风的 ⑥所否定的“写意画” A ④⑥②①⑤③ B ⑤⑥②③①④ C ④⑤①⑥②③ D ⑤⑥③①②④ 5.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3分) A造型即绘画的本质属性,它需要典型的拉开与真实的距离。 B明清“写意”画注重“画外功夫”,但是偏才仍要过造型关。 C徐悲鸿肯定西方绘画学院,但是并不全盘否定现代派作品。 D“无法而法,乃为执法”是针对“至人”而言,常人需慎取。 6.作者在第①段中称“可以提供我们对当年这场论争以新的认识”,请借鉴“新的认识”评价下列事件。 2010年10月,网友在微博上摘录了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的车延高新作《徐帆》。诗歌直白的几近不像诗歌,被网友称作“羊羔体”、“口水诗”。有评论说白话不是诗歌,诗歌底线被当今的许多诗人随意僭越,才导致了当今诗歌愈益庸俗化和粗鄙化。车延高说,这首诗采用的是一种零度抒情的白语手法,“是我写作的异种风格,是我写作的一种尝试”。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20分) 嘉绒藏寨 龚静 ①依着大渡河,沿着丹巴县城窄长的道路开出没多久,就上了盘山路。我们去甲居嘉绒藏寨。“美人谷里,眼瞎她坐在车头,带我们去她家做客。 ②转了几个弯,一层层依山势而建的白、红、黑三色的臧居于山谷豁然出现。藏寨如今也是旅游景点,不多,路口并不车水马龙。 ③满山满眼的藏居,一下子似乎把我们看傻了,梯田、树林、草丛、土路,什么是自然与人居的和谐?来了,赶快拍照摄影,但也没办法,只有把照片带回去才算是一个见证。初步的激动过后,才回过神来,精彩的 ④踩着云母片闪烁的土路进入寨子,往前看是藏居门口鲜艳的盆花,附视是错落于梯田山林的藏居红白的藏居天台,好像来到了一个大山庄,真正的山里的庄园。不时,头上苹果林里鸟声啾啾,但闻鸟语不见鸟影,林中藏居仿佛非现实的影像。 ⑤拉姆的家到了,路沿伸下一把直直的独木梯子,仅容半只脚,背转身来,战战兢兢地一步步,终于下去的,独木梯望之峭拔的样子激起好奇。 ⑥拉姆的父母哥嫂已经在底楼厨房烧火了,院子一隅摆了两竹筐的苹果梨子,是拉姆妈妈采取山上自家吃一个。红漆勾勒的藏式窗台上一簸箕辣椒红得惹人心跳,丁姐姐情不自禁抱着要拍张照。院子一边的屋子或许桌,非常干净。 ⑦通向二楼的楼梯角落堆着小山似的土豆,这是此地主要农作物之一。楼梯通向二楼天台,如果说搂在色,这里就是五彩斑斓了——圆木装饰的墙体是红色的,窗子的颜色红黄蓝相拼,木格窗户饰以金粉花雕,间隔略略往上一看,三楼顶上铺晒着玉米,一片金黄差点迷了眼睛。 ⑧坐在天台铺着卡垫的围栏上,是山,是果树,是次第错落的藏寨,秋天的阳光毫不吝啬盖下来,好像土酿的青稞酒,发酵的青稞堆拢在大碗里,插上麦管,就着麦管,里面的青稞酒汁丝缕入口,酸甜的香,仿佛江导游多吉说的话:“这里的生活不富裕,但富足。” ⑨阳光温温热热得恰好,在寨子里四处走走,石蹬终点,又是一座藏式“别墅”,一只黑狗窜出果树林自跑了。一位老妪走过,手指着不远处的屋子,要我们“来耍嘛”。前面屋子二楼小阳台里站着个望野眼的男子子的临街阳台,刚才身处“庐山”没看清藏居立面,此番视点转换,又是一喜。 ⑩跨过石头荆棘垒成的矮篱笆,歪歪扭扭的树长得自由率性,杂七杂八的草到处安家,前后左右,不需大树,披在藏居上,细密的树叶似乎将眼前的一切朦胧化了,感觉竟若柯罗的画意,19世纪法国枫丹白露的乡绕于山林草木间的气息是超越时空的。 离开时,站在独木楼梯上,回头看门楣台阶上的盆花,高山杜鹃、秋海棠和太阳花雏菊等,映衬背阴处满。 自《新民晚报》) 1.第③节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 描写,其作用是 。(3分) 2.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4分)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⑧节中“这里的生活不富裕,但富足”,“富足”表现在那些地方?(3分) 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第②段划线句中的”似乎“表明眼前所见现象只是猜测而已,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B第④段划线句中形象的说明藏寨给作者力抓杀的视觉震撼,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动。 C第⑧段划线句运用通感的手法,真切细腻地再现了青稞酒美味、沁人心脾的口感。 D第⑨段划线句中将藏居阳台比作石库门房子的临街阳台,体现藏居阳台视野宽广。 5.第⑩段写到“法国枫丹白露的乡村”,有何作用?(4分) 6.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赏析文章的结尾。(4分) 二、名句名篇 3. 难度:简单 默写 (6分)(任选6题,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详细信息 (1)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 (2)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3)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 ,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任重而道远。(《论语》) (6) ,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7)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