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思科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02.11ac 提供高达 1.3 Gb/s 的数据速率,并且能与 802.11a/b/g/n 设备向后兼容。

802.11g 和 802.11n 是早期标准,无法达到 1 Gb/s 以上的速度。802.11ad 是较新的标准 ,理论速度可以达到 7 Gb/s。

数据链路层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它可生成电或光信号,在介质上表示为 1 和 0。 它可将数据位流转换为预定义代码。

它可防止上层协议获知通信中使用的物理介质。

14

它可接收第 3 层数据包,并决定将帧转发到远程网络上的主机所用的路径。

数据链路层从上层协议接收数据包并向上层协议传输数据包。因此,上层协议无需考虑通信 所使用的介质。物理层负责生成电子、光纤或电磁信号,将在介质上表示 1 和 0。将数据 位流转换为预定义代码也是这一层的功能。决定将数据包转发到远程网络的路径是网络层的 功能。

当由 1 和 0 组成的数据流在介质中传输时,接收节点如何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位置?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发送节点在帧中插入开始和停止位。

发送节点发送信标来通知数据帧已连接。 15

接收节点通过查看物理地址识别帧的开始位置。

发送节点向接收方发送有关帧开始位置的带外信号。

当数据在介质上传输时,它会转换成由 1 和 0 组成的流。成帧过程插入帧的开始和停止指 示标志中,这样目的地即可检测帧的开头和结尾。

下列有关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的陈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逻辑拓扑始终与物理拓扑相同。

16 物理拓扑与网络传输帧的方法有关。

物理拓扑显示每个网络的 IP 寻址方案。

逻辑拓扑用于确定要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物理拓扑显示设备的物理互连方式。逻辑拓扑显示网络在相连节点之间传输数据的方式。

下列哪两项是 802.11 无线网络的特点?(请选择两项。) 正确 您的 17 响应 响应

它们采用 CSMA/CA 技术。 它们采用 CSMA/CD 技术。

它们是没有冲突的网络。 站点可以随时传输。 网络中可能存在冲突。

802.11 无线网络采用争用技术和 CSMA/CA 技术。它们容易发生冲突,并且所有节点可在发 生冲突的情况下执行随机回退流程。

帧中的 FCS 字段有何用途?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用于获取发送节点的 MAC 地址 用于检验发送节点的逻辑地址 18

用于计算数据字段的 CRC 报头

用于确定传输和接收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

帧中的 FCS 字段用于检测传输错误和帧是否接收成功。通过比较帧中的 CRC 值与计算出的 帧的 CRC 值,即可得出结论。如果这两个值不匹配,则丢弃该帧。

填空题。

下列哪个缩写词用于指代可识别封装在帧中的网络层协议的数据链路子层?

21

正确答案: LLC

逻辑链路控制 (LLC) 是定义软件进程的数据链路子层,为网络层协议提供服务。LLC 在帧中添加信息,该信息用于标识帧中所封装的网络层协议。

5

下列哪项是争用访问方法的特征?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它比受控访问方法处理更多开销。 它具有跟踪介质访问次序的机制。 2

它属于非确定性方法。

它在介质使用率高的情况下能够轻松扩展。

争用方法具有不确定性,没有受控访问方法中遇到的开销。因为设备不需要轮流访问介质, 所以无需跟踪次序。争用方法在介质使用率高的情况下无法很好地扩展。

下列哪两种说法正确描述了以太网标准中逻辑链路控制子层的特点或功能?(请选择两项。)正确 您的 3

响应 响应

逻辑链路控制在软件中实现。

逻辑链路控制在 IEEE 802.3 标准中指定。 LLC 子层直接与网卡驱动程序软件进行交互。 数据链路层使用 LLC 与协议簇的上层通信。 LLC 子层负责定位和检索介质上和介质外的帧。

逻 辑链路控制在软件中实施,能够让数据链路层与协议簇的上层协议通信。网卡驱动程序软件直接与网卡上的硬件交互,可在 MAC 子层和物理介质之间传输数据。逻辑链路控制在 IEEE 802.2 标准中指定。IEEE 802.3 是定义不同以太网类型的一组标准。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负责定位和检索介质上和介质外的帧。

以太网帧中的前导码有何作用?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作为数据的填充位 4

用于同步计时

用于标识源地址。 用于标识目的地址。

与第 3 层 IPv4 组播地址 224.139.34.56 对应的第 2 层组播 MAC 地址是什么?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00-00-00-0B-22-38 01-00-5E-0B-22-38 01-5E-00-0B-22-38 FE-80-00-0B-22-38 FF-FF-FF-0B-22-38

组播 MAC 地址是一个特殊的十六进制数值,以 01-00-5E 开头。然后将 IP 组播组地址5

的低 23 位换算成以太网地址中剩余的 6 个十六进制字符,作为组播 MAC 地址的结尾。MAC 地址的剩余位始终为“0”。 在此例中:

224(十进制)=> 01-00-5E 139(十进制)= 10001011(二进制)==>(23 位)= 0001011(二进制)= 0B(十六进制) 34(十进制)= 00100010(二进制)= 22(十六进制) 56(十进制)= 00111000(二进制)= 38(十六进制) 综合结果:01:00:5E:0B:22:38

在不涉及 NAT 的数据传输过程中,下列有关 MAC 和 IP 地址的说法中哪两项是正确的?(请选择两项。) 6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经过四个路由器的数据包将目的 IP 地址更改了四次。

在经过七个路由器的帧中,目的 MAC 地址不会发生更改。

目的和源 MAC 地址仅在本地有意义,并且随着帧在 LAN 之间移动时不断变化。 数据包报头中的目的 IP 地址在通往目的主机的整个路径中保持不变。 每当帧封装新的目的 MAC 地址时,都需要新的目的 IP 地址。

如果整个路径都基于以太网,则目的和源 MAC 地址将随着每个路由器跳数发生变化。除非网络地址转换处于活动状态,否则目的 IP 地址在整个路径中保持不变。

ARP 具有哪两项功能?(请选择两项。)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如果主机准备将数据包发送到本地目的设备,它有目的设备的 IP 地址,但没有其

MAC 地址,它将生成 ARP 广播。

ARP 请求发送到以太网 LAN 中的所有设备,其中包含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及其组

播 MAC 地址。

当主机将数据包封装到帧时,它会参考 MAC 地址表来确定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

映射。

如果没有设备响应 ARP 请求,始发节点会将数据包广播到网段上的所有设备。 7

如果收到 ARP 请求的设备有目的 IPv4 地址,它会响应 ARP 应答。

当节点将数据包封装为帧时,需要使用目的 MAC 地址。首先节点会确定目的设备位于本地网络还是远程网络。然后它会查找 ARP 表(而非 MAC 表),以确定是否有一对 IP 地址和 MAC 地址能够用于目的 IP 地址(如果目的主机位于本地网络),或者用于默认网关 IP 地址(如果目的主机位于远程网络)。如果不存在匹配项,则会生成一个 ARP 广播来查找 IP 地址到 MAC 地址的解析。由于目的 MAC 地址未知,ARP 请求通过 MAC 地址 FFFF.FFFF.FFFF 进行广播。目的设备或默认网关将响应其 MAC 地址,从而帮助发送节点组装帧。如果没有设备响应 ARP 请求,则始发节点将丢弃数据包,因为无法创建帧。

9.主机尝试将数据包发送到远程 LAN 网段中的设备,但其 ARP 缓存中目前没有映射。该设备将如何获取目的 MAC 地址? 正确 您的 响应 响应

它将发送 ARP 请求来获取目的设备的 MAC 地址。 它将发送 ARP 请求来获取默认网关的 MAC 地址。 它将发送帧并使用自己的 MAC 地址作为目标。 它将发送包含广播 MAC 地址的帧。

它将向 DNS 服务器发送请求来获取目的 MAC 地址。

在将数据包发送至远程目标时,主机需要先将数据包发送到本地子网的网关。由于网关是该 LAN 网段上帧的第 2 层目标,所以目的 MAC 地址必须是网关的地址。如果主机的 ARP 缓存中没有该地址,它必须发送 ARP 请求来获取网关地址。

ARP 操作可能会引起哪两个网络问题?(请选择两项。) 10

正确 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