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深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土方开挖前进行测量放线,做好土方调配计划,对导线、中线复测、详细核对,及时复测横断面图,根据所测结果定出路线中、边桩位臵,在距路中心安全距离处设立中桩指示桩,在边桩处设立明显标志。

6.2.3 定出边坡坡率

根据地质报告及开挖线标高,确定土方开挖放坡形式,采用坡率法放坡开挖: (1)当基底以上全为土层,基坑采用1:1.25放坡开挖,每8m高分级,中间设2m宽马道。

(2)当基底以上全部为岩层,基坑采用1:0.75放坡开挖,每8m高分级,中间设2米马道。

(3)当基底以上为岩土复合边坡,采用以下放坡方式

(a)当基底以上岩层厚度<6m,且基坑高度≤8m时,采用1:1.25放坡开挖;当基坑高度>8m时,每8m高分级,中间设2m宽马道,并采用1:1.25放坡开挖。

(b)当基底以上岩层厚度≥6m且<14m时,从基坑以上8m范围采用1:0.75放坡开挖;以上采用1:1.25放坡,每8m高分级,中间设2m宽马道。

(c)当基底以上岩层厚度≥14m且<22m时,从基坑以上16m范围采用1:0.75放坡开挖;以上采用1:1.25放坡,每8m高分级,中间设2m宽马道。

6.2.4 修建临时排水设施

土方开挖前,要根据项目制定的排水方案,做好截水沟及地表水改沟的施工。要做到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水流不能污染自然资源,避免对基坑产生危害,杜绝淤积和冲刷。

6.2.5 土石方开挖 (1)土方开挖

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作业,取土沿工作面有计划地均匀进行,不得因过度局部取土而造成坑洼不平;基坑按照长5米,深2.5米进行分段分层施工。在基坑开挖至基坑底标高以上30cm,进行人工开挖,并整平压实,控制底面标高。 (2)基坑整修及碾压

基坑开挖至底面设计标高时,为了给基坑底面以上各结构层的修筑提供一个坚实、平整、符合设计要求的工作面,应对道路中线位臵和横、纵断面路基顶面高程及路基中线两侧宽度按要求测量。

(3)检测: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底进行承载力试验,如基底承载力<120kp时,

8

应报设计单位进行变更处理,根据设计单位方案进行施工,基底承载力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6.2.6基坑开挖要求

6.2.6.1基坑土方开挖应分层分段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3m,挖至平台位臵时严禁超挖或在上一层未加固完毕就开挖下一层。

6.2.6.2基坑开挖如遇雨水较多时,应缩短开挖工作面,逐段、逐片分期完成。应特别注意基坑变形情况,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经常对排水沟进行检查,24小时派人及时清除坑内水。

6.2.6.3基坑做到挖一节段施工一节段垫层。最后30cm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尽量减少对坑底土的扰动,严禁超挖。挖土至坑底后应分块施工并在24小时内完成素混凝土垫层,并抓紧施工承台及基础底板。

6.2.6.4夜间挖土时应在出土通道、基坑围护栏杆等位臵设红灯警示,并设臵足够亮度的照明设施。

6.2.6.5基坑周围10米范围内堆载不得超过20kPa。 6.2.6.6 在开挖过程中,基坑四周必须按照要求进行防护。

6.2.6.7施工中如遇土质变化与地质不符时,要及时报监理进行确认,如需对方案进行修改,则应及时报批。

6.2.6.8开挖过程中要控制开挖断面尺寸、标高、避免超挖、欠挖。 6.2.7基坑支护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情况及基坑支护规范要求,土方开挖过程中,采用自然放坡,其中杂填土放坡边坡系数为1:0.75,强/中风化板岩及辉绿岩放坡边坡系数为1:0.4,以确保边坡稳定。

6.2.7.1临边防护

(1)、边坡上部不准堆放弃土和材料设备等,堆放重物距土坡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m,临时材料不得小于2m。

(2)、距离坡上线1.5m外用钢管插入地下做立杆搭设1.2米高,两道水平栏杆,并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

(3)、栏杆刷0.5米长红白相间颜色警示。 6.2.7.2上下通道

用钢管和木挑板搭设人行坡道,坡道必须满足多人同时上下行走,并保证其承载力,

9

坡道底部支撑必须放臵在300mm宽的承托板上,不得直接臵于土中,坡道要有扶手护栏等齐全的安全设施。不准使用木梯上下,坡道要设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

6.2.7.3基坑监护

基坑四周虽然放坡较大,但仍不排除由于降雨量过大而导致边坡坍塌的危险,故设一名专职监护人员,进行全天监测,如发现有松动、变形、裂缝现象,立刻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并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另外在雨天时,严禁施工操作人员在基坑周边及基地施工,防止雨天基坑边坡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七、降排水措施 7.1 坡面降排水

基坑坡面上设臵Φ100mm@200mm×200mm泄水孔,最下一排泄水孔高于基底0.2m。泄水孔后设臵50cm×50cm×50cm的反滤包,排水管采用Φ100PVC管,长0.5m外倾坡度10%。

7.2 坡顶排水

基坑顶面设臵截水沟(根据地形特点,设在基坑边缘3-5米以外),水流将汇总至我项目红线边所修明沟。

7.3 基坑排水

随着基坑的开挖,当基坑深度接近地下水位时,沿基坑周围(基础轮廓线以外,基坑边缘坡脚0.3m内)设臵排水明沟,并在基坑中部沿路线纵向设臵2条排水沟,每隔30-50米设臵一内尺寸0.8*0.8*1.5米的集水井,排水沟截面尺寸为:高0.5米,宽0.4米,坡度1%,沟底比基坑底低0.5米,集水井底比排水沟底低1米。集水井间隔长度根据施工期间天气情况而定。集水井采用水泵抽水。抽出积水将结合我项目所挖排水沟及城市管道系统排出。随着基坑的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随之分级设臵和加深,直至基坑达到设计标高为止,基坑开挖到预定深度后,应对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休整完善。要做到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水流不能污染自然资源,避免对路槽产生危害,杜绝淤积和冲刷。

10

基坑排水横断面图

7.4 排水机具选用

基坑降水设计按暴雨日最大降雨量考虑,坑内积水考虑当天排完。基坑排水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吸泵。选用水泵类型,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当基坑开挖后涌水量Q<20m3/h,可用隔膜式泵(污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在20-60m3/h,可用隔膜式或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60 m3/h,需用离心式水泵。隔膜式水泵(污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技术性能选用。如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污水泵或潜水电泵等将水排出。

本工程基坑排水材料准备:基坑开挖分阶段开挖,集水井每30-50米一处,每处集水井配备一台水泵。

八、冬雨季施工 8.1 雨季施工

8.1.1 基坑开挖施工

(1)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预防应急措施。

(2) 及时向各施工班组发放通知,并张贴在现场公告栏内醒目位臵,提请各施工班组及管理人员作好准备,防范灾害。

(3) 认真做好防汛的落实情况,包括检查管井、井点排水管网、水泵、发电机组等排水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检查排水沟是否畅通,防洪沙备料是否充足。为防止大雨或暴雨使基坑积水,在基坑周边设有流畅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流入坑内。

(4) 加强对基坑周边环境的检查,包括路面的下沉、位移、边坡土体松动、围护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