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个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发展,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新精品创作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推动形成规划一批、创作一批、储备一批的文化精品创作新格局,推出一批具有“山东气派、泉城风格”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思想库作用,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应用性,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人才走向世界。加强科普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竞争、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普及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加强现代公民素质教育,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弘扬“诚信、创新、和谐”的济南精神,提升市民省会首善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城市自豪感、归属感、认同感。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第九篇 切实保障规划实施

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严格落实政府职责,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规划实施。

第二十八章 构建内需主导增长机制

着力优化需求结构,增强发展动力,促进投资结构优化、消费需求增长,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格局。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加大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创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高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健全均衡发展的社会事业体系和城乡共享的公用设施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突出发展新兴服务业态,扶持壮大汽车消费、信息通讯、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热点行业,规范引导高端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繁荣发展“夜经济”,积极培育城市特色商业街区,完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努力扩大城市消

费。落实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措施,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农超对接”和“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工程,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体系,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实施商业消费、旅游消费、会展消费等联动发展,积极吸引外来消费。

大力改善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稳定消费心理、保障消费权益,推动潜在消费意愿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商品和服务消费市场秩序,抓好重点行业价格监管,打击价格垄断行为,健全价格应急机制。加强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完善消费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健全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构建征信体系和消费信贷服务体系,开发银企联合消费信贷产品,扩大信用消费规模。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消费者满意度评价体系,完善消费者诉求反馈机制,构建放心、安心、舒心的和谐消费环境。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质量效益,增强投资拉动作用。充分运用规划、产业政策、土地要素配置和环境标准等手段,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自主创新、新型城市化、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农业农村等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坚决制止资源消耗大、污染重、效益低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强基础性、环保型和公共服务型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产业项目投资,加大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厂房加层、翻建等多种措施,加大技术改造投入。

第二十九章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把优化发展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政策体系,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

营造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牢固树立省会意识、大局意识、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自觉性。强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公开审批职能,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严格实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控制涉企检查,清理规范涉企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禁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

营造公正开明的政策环境。组织落实好现有的政策措施,积极出台更多惠及企业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落实和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财税扶持、政府采购、技术研发等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落实和完善促进大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培植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集团。落实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力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认真执行服务业与工业用水、电、气、

热同价政策,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用地保障。加大对重点外商企业的服务力度,落实有关政策,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快速发展。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强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抓、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各类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形成善待投资者、崇尚创业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加强法制环境建设,严查严办弄权勒索、知法犯法、徇私枉法等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援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金融诈骗和侵犯知识产权等干扰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章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围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进城市提升、产业振兴、民生改善、生态建设“四大千亿”工程,规划建设重大项目350项,“十二五”投资1万亿元。其中城市提升工程68项,“十二五”投资4100亿元,重点围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施综合交通、能源供给、供水设施、城市安全、城市综合体等项目;产业振兴工程170项,“十二五”投资2800亿元,重点围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施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项目;民生改善工程50项,“十二五”投资2100亿元,重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社会服务设施等项目;生态建设工程62项,“十二五”投资1000亿元,重点围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实施森林泉城建设、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治理、泉城特色保护和环境整治等项目。

为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及时发挥投资效益,必须进一步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大前期投入,加强项目策划包装、论证审批等工作,完善项目生成培育机制。科学编制年度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分解落实任务目标,健全领导负责、市县协同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土地、资金、拆迁等项目建设条件,确保项目梯次有序推进。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咨询评估制度、专家评议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追究制度、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制度、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后评价制度,提高项目管理和建设水平。

第三十一章 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开源节流、促进循环的原则,着力强化水资源、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的供给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水资源。预计到2015年,全市总需水量接近18亿立方米,全市常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仅17.5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仅11.6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必须多渠道扩大水资源供给规模,合理配置水资源,进一步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加强城乡水源建设,尤其是城市供水后备水源

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本地水资源,增加黄河水、长江水调引量,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实现主客水、多水源联合优化调度。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河湖生态修复保护体系,继续搞好平原、山区水库等建设改造,加大重要水库水资源保护,对地下水漏斗区实施回灌补源。改造提升制水工艺,提高输水保障能力,确保饮用水安全优质。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完善防汛抗旱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监控预警系统。

土地。预计到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总量将控制在15.3万公顷左右,现有建设用地总量已达14.5万公顷,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耕地占补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前提下,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新增用地,重点挖潜存量用地,努力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合理调整土地供应结构,老城区以内部挖潜、优化用地结构为主,重点保障城市综合体和各项基础设施用地;适当加大新区开发用地供应,优先保障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用地需求;保障县城和中心镇用地需求,为县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努力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加大城镇闲置和低效土地的管理和挖潜,有序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加快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能源。预计到2015年,全市能源年消费量达5000万吨标准煤左右,比目前增加约1200万吨标准煤,在扎实推进节能降耗的基础上,必须提高能源储备和调度能力,扎实增强能源保障。电力,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积极推进“外电入鲁”步伐,大幅提高电网受电能力;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化电力供应结构;继续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全面提升供电安全可靠性。石油和燃气,加快济南炼油厂等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成品油供应能力,继续加大天然气气源引进力度,争取中石油、中石化更多的管道天然气气源。煤炭,稳步推进本地煤炭资源开发,积极开拓国内煤炭货源,确保发展需要。

资金。预计“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将达1.46万亿元。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融通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占投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加快整合重组现有政府投融资类平台,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和地方财力投入,着力拓宽重大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社会事业、自主创新等领域项目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性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银政合作活动,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运用BOT、BT、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

第三十二章 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抓好规划目标和任务的落实。对本规划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规划战略意图;对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要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对于公共服务特别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要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运用公共资源全力完成。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