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20年青岛市灵山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022020年青岛市灵山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f

灵山岛是北方第一高岛。该岛山顶基岩裸露,大部分为火山岩,少数为砂岩。山体形状受构造控制,如南北向的断裂及褶皱控制着山体及部分岸线走向;节理则影响着冲沟的发育;由于节理发育,山顶上的岩石,经风化后,有大量的石块巨砾顺坡滚下,山脚巨砾遍布,重力地貌发育是灵山岛的一大特征。

1、岛陆地貌 (1)高丘陵

将高程在200米以上的部分定为高丘陵。灵山岛高丘陵分布面积较大,大体位于岛屿中央的山顶部分,其分布轮廓与岛形相似,北部宽度小,南部宽度大,山体由串珠状的山丘组成,由北向南,高度逐渐增加,如象鼻山 (287.9米)、上庵后山(327.2米)、离垛子 (405.5米)、望海楼(465.2米)、歪头顶 (513.6米)。由西向东高度则逐渐降低。 (2) 低丘陵

高程在50-200米之间,主要分布在灵山岛的北部及东西两侧。低丘陵区岩性较为复杂,有火山岩,也有沉积岩类。大体上看,岛的西侧大都为沉积岩类,东侧多为火山岩类。西侧及北部低丘陵地形相对较为平缓,其上多覆盖有残坡积物。 (3)台地

在丘陵周围分布着面积较小、顶面较平坦的岗地,分布不连续。台地可分剥蚀型和洪积类型。剥蚀类型以南辛庄台地、陈家庄台地最典型,均由基岩构成,其上有残积物发育。台地高程在10-25米之间,最高可超过30米。

另一类由洪积物组成的台地,主要分布在较大冲沟的出口处。 (4)冲沟

灵山岛上冲沟较发育,冲沟方向除南部外,大都为东西走向。主要冲沟有李家村后山冲沟、沙嘴子冲沟、沟南崖冲沟和大皮羊沟等。 (5)洪积平原

分布面积较小,仅在灵山岛金家口子-沙嘴子之间分布。洪积平原上地形平整,多是村庄所在地。

(6)倒石堆

倒石堆在灵山岛到处可见,因该岛丘陵面积大,坡陡,加之岩性多样,节理发育,加剧了重力发育过程,山坡坡脚滚石很多,堆积而形成倒石堆。重力堆积地貌在灵山岛,无论从规模性、普遍性和典型性上看,都是山东其它海岛所无法比拟的。

2、海岸地貌

灵山岛岸线较为平直,海湾较少,仅有东岸沟南崖湾等几处小海湾,而岛的西岸

f

洪积物,由于重力堆积物发育,岸滩上分布有大量的砾石,整个西海岸岸滩也较为稳定。

根据海岸结构,物质组成及形态特征、岸滩地貌发育状况,并参考了全国海岸带等调查的结果,将灵山岛海岸按侵蚀与堆积的相对强度划分为三大类九个亚类。 (1)堆积增长岸滩

·堆积增长岸段:西岸沙嘴子至打鱼口子岸段。岸内侧为洪积平原,砾石滩较发育,有新、老两道沿岸砾石堤,长约300米,宽30-50米,高4-5米,可为海珍品养殖岸区。

·微堆积物增长岸段:西段沙子嘴至唐泉岸段。岸滩以盐滩为主,上面多有巨砾分布。

(2)稳定岸段:西岸南段打鱼口子至南辛庄,岸内侧为剥蚀台地。岸滩由砂砾石组成。

·较稳定海湾岸段:分布在沟南崖湾,湾内有新、老两道砾石堤。老砾石堤高5米,宽10米左右。新砾石堤受波浪作用,有砾石坝发育。 (3)侵蚀岸滩

·较稳定的基岩冲蚀岸:从西圈子湾南至沟南崖湾北止。因该地层向海倾斜,故海蚀微弱,地貌类型单一,以海蚀崖为主,在局部区有小海湾,湾内有砾石滩。

·不稳定的基岩冲蚀岸:唐泉村至积米沟湾西,基岩为沙页岩,岸滩冲蚀后退,海蚀崖发育。滩面上崩塌的巨砾很多,大者直径达6米。

·极不稳定的崩塌岸:积米沟湾-东西圈子。该段岬湾相间,海蚀崖、海蚀洞发育。

·不稳定的崩塌岸:沟南崖湾以南至小岛 (洋礁石),该岸段由火山岩组成,节理发育,崩塌严重,岸壁陡峭,滩面上礁石发育。

·极不稳定的基岩冲蚀岸:老鹰嘴至小岛。该段海岸由砾页岩和沙砾岩组成,海岸冲蚀后退严重。

3、海底地貌 (1)水下岸坡

水下岸坡环灵山岛分布,岛西侧宽于东侧,最宽处可达500米,水深均在20米以内,水下地形较陡,受波浪潮流作用明显。底质多为石块、卵石、砂及贝壳等。 (2)海底堆积平原

该地貌类型分布于灵山岛西北,水深在10-18米,底质为砂-粘土质粉砂,含贝壳

f

碎片,堆积物来自沿岸。

(3)海底冲蚀平原

分布于灵山岛的南、北两侧,面积较广,底质多为含钙质结核的粘土质砂砾、砾砂及中砂,靠近岛的南、北两端沉积物中含贝壳碎片,属残留沉积。由于水动力条件活跃加之陆源物质来源较少,故该地貌类型没有现代海相沉积,水深范围在20-30米之间。

(4)水下侵蚀洼地

灵山岛南北各有一个,北部洼地水深为25-32米,表层沉积物为砂和粘土混合沉积。南部水深为27-40米,一般不超过30米,沉积物较粗,多为混合类型沉积

(5)潮流脊

该地貌类型以灵山岛为依托,分布于东北、西南两侧,宽度可达4公里,潮流脊顶端水深为11.4米,向边缘可延伸到24米深。表层沉积物为海相的粘土质粉砂。据仪器测量结果,全新世海相层厚约10米。该地貌类型的形成明显受灵山岛的地形影响,其分布方向与该区之涨落潮流有关,潮流脊地势平坦,底质细软,适宜渔业拖网作业。

(四)水文 1、陆地水文 (1)降水

据胶南市气象局资料,胶南市1968-1988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738.8毫米,1989-2001年年平均降水量为741.7毫米。年均降水量变化不大,但各月分配不均:7月份降水量多,可达179.4毫米;1月份最少,仅8.8毫米。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最多年份达1192.5毫米,最少为1981年仅412.5毫米,极端最大降水值出现在1990年8月6日,达到299.9毫米。灵山岛多年平均降水680.1毫米,最多年份最大达1295.6毫米,最少270.9毫米,总体情况与陆上差别不大。

(2)地下水

灵山岛地下水有两种类型,一为第四系松散层类孔隙潜水,二为基岩裂隙潜水。 (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含水岩层主要是第四系洪积物,为灰黄、棕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内夹碎石及砾石,厚度一般2-3m,主要分布在砂嘴子-李家村-打渔口子、唐泉-城口子和沟南涯一带,呈小的条带与扇形状,总径流面积3.26平方公里,大气降水是唯一的补给来源。由于补给、径流和排泄区一致,所以,地下水动态变化受气象、水文因素严格控制。

f

(2)基岩裂隙潜水

含水层岩性主要是青山组砂页岩和安山岩,砂页岩中节理和构造裂隙发育,所以在西坡山脚下地下水较丰富;而东坡以安山岩为主、裂隙、节理不发育,富水性弱。该类型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径流排泄条件和孔隙潜水基本相同。

(3)供水

灵山岛有32眼水井,除陈家村靠近海岸的两眼井因受潮水影响,硬度大,不能饮用外,其余水井均可作饮用水。通过对9眼水井水质化验结果表明除汞一项为二级标准外,其它测试项目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及省农业区划水资源评价的一级标准,水质良好。

灵山岛地下水中有毒组分化验结果 水井的 位置 采样日期 水位 水深 PH COD 总硬 氨 氯化 酚 氰 砷 贡 铬 用途 月 日 (m) (℃) 度 氮 物 (六价) 国家卫生部省农业区划水资源评价的一级 6.5 ≤2 ≤0.5 ≤100≤0.002≤0.02≤0.04≤0.0005≤0.05 标准 -0.9 1饮用 沟南崖 9 10 8.05 20°2.15 8.3 1.12 3.07 0 18.34 0 0 <0.04 <0.001 <0.01 水井 村 西 2饮用 毛家沟 9 10 6.3 20°2.0 7.5 1.12 4.14 0 16.81 0 0 <0.04 <0.001 <0.01 水井 村 中 3饮用 上庵村 9 10 14.9 18°3.15 8.55 1.53 6.76 0 46.33 0 0 <0.04 <0.001 <0.01 水井 村 中 4饮用 唐 泉 9 10 15.5 18°2.8 8.35 1.57 3.15 0 27.5 0 0 <0.04 <0.001 <0.01 水井 村 北 5饮用 城口子 9 10 8.4 18°2.1 7.2 1.12 9.96 0 17.57 0 0 <0.04 <0.001 <0.01 水井 村 中 6饮用 沙嘴子 9 10 4.5 18°0.5 8.8 1.24 5.24 0 101.58 0 0 <0.04 <0.001 <0.01 水井 村 中 7饮用 李家村 9 10 1.8 19°3.2 8.7 1.49 2.14 0 20.88 0 0 <0.04 <0.001 <0.01 水井(路东) 8饮用打鱼口子 9 10 12 18°6.2 8.4 1.53 5.83 0 18.58 0 0 <0.04 <0.001 <0.01 水井(路东) 9饮用南辛庄村 9 10 15.2 18°3.0 8.4 1.20 2.07 0 23.43 0 0 <0.04 <0.001 <0.01 水井(东北) 表中分析结果除汞以外,全属一级(生活饮用、渔业用水)标准。(据山东海岛研

究,

1995。)根据山东海岛研究报告,对灵山岛地下水分7个区块储量,进行了计算,得出储量20万立方米,可利用储量16万立方米(见表2),丰水年可基本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用水,枯水年用水发生困难。若发展旅游业,大量人员上岛,用水问题有待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