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教育综合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素的自然展开,这是______的观点。

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遗传、环境、教育和_________四个方面。

6、人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象、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是解剖生理特点被称之为_______。 7、神经过程灵活性高的人比神经过程不灵活的人,在解决问上可以快2―3倍,这说明遗传具有_______。

8、离开人的_____,遗传、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变得毫无意义。 9、所谓“______”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10、“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体现了教育要抓_____。

四、简答题

1、简述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如何理解“遗传素质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这句话。 3、简述学校教育的优势所在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具有哪些特性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五、论述题

1、论述教育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处理好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

1、上海东方世纪学校校长,原上海建平集团总校长给不同的学生开出五张课表,\第一张,每周4节美术课,这适合那些强势智慧在空间视觉的孩子。第二张是给?海归?派孩子的,一周35节课,有17节课用英语授课,并把雅思课程引入课堂。第三张给那些逻辑智慧相对弱势的学生,物理化学一周只有三节,并且下降到常识水准--自然科学常识列为考察项目,及格就行,不计入总分。第四张课表给逻辑智慧是强势的学生,史地生下降为社会科学常识,不计入总分。第五张课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课表,适用那些不知道自己兴趣或者强势是什么的学生。” 问题:是运用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 17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B 5.D 6.A 7.A 8.A 9.D 10.C 11.A 12 C 13.B 14.A 15.D 16.B 17.C 18.D 19.C 20.B 21.A 22.D 23.C 24.B 25.D 2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 3.ABCE 4.AB 5.ABCE 6.ABCD 7.ABCDE 8.BDE 9.DE 10.ABCDE 三、填空题

1.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2.内发论 3.外铄论 4.遗传决定论 5.个体主观能动性 6.遗传或遗传素质 7.差异性 8.主观能动性 9.发展关键期 10.关键期 四、简答题

1、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2、参见P29. 3、参见P30. 4、参见P31—32. 5、参见P32. 五、论述题 1、参见P31—32. 2、参见P28—33. 六、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一、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二、教育需从这一前提出发做到因材施教

- 18 -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任何教育活动都要以教育目的为总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教育目的的( )

A.调控功能 B.评价功能 C.导向功能 D.预设功能

2、教育目的不仅从整体上指引教育活动的方向,而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起着支配、控制和调节的作用,这属于教育目的的( )

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预设功能 D.调控功能

3、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是教育目的的( ) A.评价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干预功能 4、确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是( )

A.制定者的人性假设 B.制定者的政治意图 C.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D.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 5.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教育目的是( )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D.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认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是真善美的原型,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的是( )

A.人格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生活本位论 D.伦理本位论 7、( )是个人本位论最激进的代表

A.卢梭 B.帕克 C.马斯洛 D.裴斯泰洛奇

8、( )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变坏了”,主张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把儿童培养成为“自然人”。

- 19 -

A.爱伦·凯 B.卢梭 C.帕克 D.凯兴斯泰纳

9、与其它本位论观点相比,更加注重受教育者完整人格的陶冶,突出受教育者价值的是( ) A.文化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人格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10、以下属于人格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 A.卢梭 B.马斯洛 C.斯普朗格 D.小原国芳

11、( )主张“全人教育”就是“塑造健全的人格,亦即塑造和谐的人格”。 A.裴斯泰洛奇 B.凯兴斯泰纳 C.小原国芳 D.斯宾塞

12( )强调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的关系,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目的的制定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

A.社会本位论 B.文化本位论 C.伦理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13.文化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斯普朗格和利特 B.卢梭和帕克 C.斯宾塞和杜威 D.康德和赫尔巴赫

14、主张把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为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或以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注重受教育者怎样生活的是( )观点 A.社会本位论 B.生活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人格本位论

15、( )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 A.杜威 B.斯宾塞 C.马卡连柯 D.杨贤江

16、( )认为, “教育即生活”、“教育及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应把教育理解为教育生活。

A.斯宾塞 B.梅伊曼 C.罗杰斯 D.杜威

17、认为人是自然存在和道德世界的理性存在的统一,而教育就是要使受本能驱使的自然人转变为能够自觉运用社会规范来支配行动道德的人,塑造出“文化—道德”人来的是( )代表人物康德的观点。

A.社会本位论 B.生活本位论 C.伦理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18、( )主张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A.生活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19以下不属于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的是( ) A.卢梭 B.涂尔干 C.凯兴斯泰纳 D.孔德

20、裴斯泰洛奇曾指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