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教育综合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不平衡的学生。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突出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教育 B.遗传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3、教育教学工作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其原因在于( ) A.学生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C.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D.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应做到( ) A.虚心涵泳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日省吾身 5、洛克的“白板说”强调了( )对个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A.实践活动论 B.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C.内发论 D.外铄论 6、教学中的“揠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7、以下不属于“外铄论”代表人物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华生 D.洛克 8、以下不属于“内发论”代表人物的是( ) A.荀子 B.柏拉图 C.孟子 D.佛洛依德 9、以下不属于“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的是( ) A.高尔登 B.霍尔 C.董仲舒 D.华生

- 13 -

10、以下不属于“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的是( ) A.洛克 B.华生 C.霍尔 D.斯金纳

11、我国古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说,实际上他所持的是( )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内发论 D.外铄论 12、“唯上智与下愚难移”这句话持有的观点是( )

A.先天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遗传决定论 D.经济决定论

13、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入中学以后则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向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个体差异性

14、遗传素质只为人们提供了发展的可能,人具有未待定化,说明人具有( ) A.可塑性 B.可改造性 C.可超越性 D.可强迫性 15、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

A.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C.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6、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属于( )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社区环境 D.地理环境

17、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仍被传为佳话,这个故事说明了( )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8、教育通过( )起主导作用

A.教育 B.环境 C.实践活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9人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动力是( )

A.环境 B.遗传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20、在教育中搞“一刀切”、“一锅蒸”,强调儿童“成人化”,违背了教育的( )规律 A.不平衡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阶段性 21、学校消亡论的提出者是( )

A.伊里奇 B.赞科夫 C.弗莱雷 D.比德斯

22、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特殊性 C.不均衡性 D.互补性

- 14 -

23、强调“人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 )

A.外铄论 B.遗传决定论 C.内发论 D.实践活动论 24、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 )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B.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发展 C.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

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 2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

A.教育教学工作抓住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年龄分阶段进行

26、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在每一个儿童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说明遗传素质的( ) A.先天因素 B.遗传性 C.环境因素 D.差异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体差异性 E.互补性 2、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 ) A.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B.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C.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E.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3、以下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正确的有( ) A.人对环境的反应是主观能动的 B.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

C.遗传素质要与社会环境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对人的发展产生作用 D.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E.社会环境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 4、以下观点属于环境决定论的有( )

- 15 -

A.儿童出生时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后是好是坏主要由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 B.“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任意的改变 C.“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D.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E.万物皆备于心

5、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

A.实践主体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论 D.环境论 E.内发论 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

A.遗传素质 B.教育 C.社会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E.气候条件 7、学校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 ) A.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B.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 C.有经过专门训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D.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E.可以抓住儿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 8、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包括( )

A.孟子 B.荀子 C.威尔逊 D.洛克 E.华生 9、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包括( )

A.高尔登 B.霍尔 C.董仲舒 D.洛克 E.华生 10、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作用表现在( )

A.帮助人发现自身的价值 B.发掘人的潜力

C.发挥人的力量 D.是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E.发展人的个性

三、填空题

1、人的发展包括_______和_______,即身心两方面的发展。

2、______观点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3、______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

4、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被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