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厦门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厦门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____________)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____________)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___________)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8.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9.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 ..(3)飞漱其间____________ (4)林寒涧肃____________ ...(5)属引凄异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请你根据选文所写景物的特征,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三峡山清水秀风光好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末“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11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4).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4分)

理由1: 原句: 理由2: 原句: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略无阙处( ) ②虽乘奔御风( ) ..③良多趣味( ) ④属引凄异( ) ..2)下面加点字的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或王命急宣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B. 是吾剑之所从坠 春冬之时 ..C. 每至晴初霜旦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丛草为林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李白诗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与本文中的哪一句描写的山峰特点相同?请用一个字概括这一特点。(2分)

5)作者只用“清荣峻茂”四字就概括写出了水、树、山、草的风貌,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个景色再现出来。(3分) 12.课外阅读 穷人

【俄】列夫·托尔斯泰

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打渔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来。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渔。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于是冉娜起来,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邻居。没人照顾她啊!冉娜想,接着便去敲门。听了听,没人回答。

“寡妇的日子多困难啊!”冉娜站在门前想,“虽然孩子不算多,两个,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操

心。何况又病着!唉,寡妇的日子困难啊!进去看看吧!” 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还是没人回答。

“喂,大嫂子!”冉娜喊了一声,心想,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开了房门。

破屋子又潮又冷。冉娜把灯举起来,想看看病人在哪儿。头一眼就看见一张床,正对着房门,女邻居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仰面躺在床上——只有死了的人才是这个样子。冉娜把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就是她。头往后仰着,那冰冷、发青的脸上呈现着死亡的安静。就在离死了的母亲不远的地方,睡着两个卷发、胖脸蛋的孩子,他们盖着一件破衣服,蜷曲着身子,两个淡黄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孩子们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匀而平静。

冉娜抱起睡着的孩子们的小摇篮,用头巾围上,带回了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帐子撂下来。她很激动,脸都变白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丈夫会说什么呢?”她独自默默地想,“自己五个孩子了,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一顿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他会这样?不会!嗳,这样倒更好!……上帝啊,我干嘛做这件事呢?……现在,我怎么当面对他说呢?……”冉娜沉思着,久久地默坐在床前。 突然屋门大开,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冉娜,我回来了!”一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渔夫,身后拖着一张湿漉漉的撕破了的渔网,边说边进了屋。 “啊,是你!”冉娜说了一句话就停住了,不敢抬头看丈夫。 “瞧这一个晚上,真可怕!” “是呀,天气真坏!鱼打得怎样?”

“糟透了,简直糟透了!什么也没打着,还把网给撕破了。嗨,真倒霉!告诉你说,像这样的夜晚我大概从来没有碰到过。还打渔呢?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天气真够呛,可有什么办法呢!” 夫妇俩都不做声了。

“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死了。” “是吗?”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冉娜不做声了。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嗯,是个问题!”渔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来吧,要不然孩子醒来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来!快点去呀!” 可是,冉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不愿意吗?你怎么啦,冉娜?” “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

1)小说第一段主要用怎样的手法描写了具有怎样特点的场景?它在整篇小说里起什么作用?

2)请简要评析“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3)“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这句话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4)纵观全文,请从形象角度,分析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 七、语言表达

13.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排比。

书对于一个家庭十分重要。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D 5.B 二、名句默写

6.晨兴理荒秽 沉舟侧畔千帆过 蜡炬成灰泪始干 鞠躬尽瘁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三、字词书写

7. (1)坦荡如砥 (2)妙手偶得 (3)潜滋暗长 (4)纵横决荡 四、诗歌鉴赏

8.1)落花满径、依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 2)对寻访不遇的遗憾惆怅之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9.1)如果 这里指飞奔的马 飞速地往下冲荡肃杀,凄寒连接

2)(1)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3)神州日新月异天地宽

4)一是写出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写出了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10.1).B

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3).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4).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六、现代文阅读

11.1)①同“缺”,空缺②这里指奔驰的快马 ③确实、实在 ④这里是“连续”的意思(4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2)C

3)①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②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4)“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特点是“高”或“险”。(2分。答“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也算对。两问各占1分)

5)答案略。如果只是翻译,给1分。

12.1)运用对比(反村)手法写屋外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而屋内五个孩子却安静地睡着,突出了这渔家虽然贫穷但温馨干净。这样又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主人公冉娜的勤劳、善良的品德。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