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千S104省道交通安保工程安全专项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宁千S104省道交通安保工程安全专项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交通安保专项方案

2号墩 1号墩

由于K18+100.5主线桥与S104省道斜交约45度,全幅占用省道长约35m,左右幅分节段进行施工。我部在S104省道两侧及中间顺其走向布设三排φ600壁厚8mm钢管桩基作临时支墩,每根间距按3.5m设计,每排布置11根钢管柱。在此临时支墩和本跨桥墩所夹三角区之间,搭设满堂支架(见上图)

施工期间,采取左、右安置钢管桩,在行车道范围内预留门洞通行。施工区域内在钢管桩及基础墩上设置反光导向标志;上部结构施工时,箱梁前方60m设限高、限宽门架(见附图8:限高、限宽门架示意图),防止超高超宽车辆经过时损坏支架,并设导向安全锥,经过施工区域后,设置限速解除标志。

安徽水利宁千高速三标项目部 - 8 -

交通安保专项方案

二、具体施工方案

1、基础

省道两侧土路肩及桥位处原地面较为平整,施工时将省道两侧地面松散处开挖后换填山皮石处理,经压实后顶面浇筑10cm厚C20混凝土,用以搭设满堂支架。省道边口处及硬化后基础四周开挖排水沟,将水引入桥位以外排水系统,防止雨水浸泡支架基础。

在省道上测放出门架基础位置(以省道中心线布置),支立模板,现浇宽1.2 m、高0.9m的C25混凝土基础。在基础砼顶面预埋钢管桩固定钢板,钢板采用80×80×1.5cm,设置U型钢筋N1(直径22mm)与钢板底部焊接,预埋混凝土内。如下图(单位:cm)

在基础上涂反光漆、安装安全指示灯等其它导向标志。钢管桩每根长度根据现场实际高程进行确定,管桩间距为3.5m。施工过程中,为防止破坏原路面结构层,基础混凝土浇注前铺设厚塑料薄膜,整体施工完毕后,清理路面,恢复原地貌。

2、门 洞(通道)

由于该段S104省道为曲线超高段,因门洞采用通长直线布置,桥梁双幅布置时门洞较长,影响通行视线。故将门洞设置为净宽7.5m的单门洞,拓宽视线,将该段省道裁弯取直,保证行车安全。

门洞搭设时采用宽净宽7.5m,设置于省道左侧。根据现场实际测量,在凤凰桥1#墩与省道路面之间进行加宽处理,加宽约2.5m、长102.37m与两端省道直线顺接,保证行车通畅。

改路时将占用原省道左侧排水沟,施工时将该段排水沟挖除进行回填,根据原省道纵、横坡进行路面施工,采用C25砼路面与省道边缘衔接。由于现场排水沟为

安徽水利宁千高速三标项目部 - 9 -

交通安保专项方案

单向排水,路面施工时将反水汇积于1#墩位置,防止对原路面的损坏,通过该桥1#墩位置将水流引入原排水沟内,待跨路施工完毕后对原排水沟进行恢复处理。

按最低位置处净高设置门洞,设置净宽为7.5m、净高为4.7m(基础0.9m,管柱3.2m,纵向工字钢0.4m、调节砂筒0.2m)、长度约为36m的单门洞;为防止车辆车箱较宽靠边行驶时对门洞钢管桩造成安全隐患,在门洞基础顶部两侧埋置限位钢管,高1m、净间距为7.3m,确保门洞安全。

S104省道两边及中间各采用一排(总计三排)φ600壁厚8mm钢管桩施作临时支墩,每排11根(间距3.5m)。安装时钢管桩与预埋钢板接触面采取焊接, 在钢管桩底部直角处对称设置4道加强肋板。钢管桩之间用I10槽钢进行支撑加固(见附图9)。为保证钢管桩局部不因集中受压变形,在管桩内注入细沙,利用清水浇灌使细沙密实;管桩顶20cm内浇筑C30 混凝土,形成管柱整体受力。如下图(单位:cm)。

3、支 架

(1)每排钢管桩顶部放置2根40b工字钢焊接成整体作为大横梁。在工字钢两侧用四根直径28的钢筋斜拉对称将工字钢上部与钢管桩焊接牢固,以保证工字钢稳定并防止倾覆。

(2)在40b工字钢顶部横桥向间距按60cm正角布设45b工字钢,跨径7.5m,单根长12m,用吊车吊装到设定的位置安装牢固,工字钢之间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钢筋连接牢固,以防单根工字钢位移、倾覆。两根工字钢之间满铺竹胶板,防止桥上杂物洒满到省道上。

(3)在45b工字钢上面横向再铺设10cm×10cm方木,间距30cm(中到中),

安徽水利宁千高速三标项目部 - 10 -

交通安保专项方案

在梁体端头3.5米范围内为10cm~15cm;最后铺设底模,模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

(4)除门洞部位,支架直接支撑于公路路面上的,先清除公路表面沙粒、泥污等,在支架下部用垫木、槽钢等铺设在公路路面上。

4、排 水

加强施工范围内的排水,四周水沟用水泥砂浆抹面,使地面排水与养护用水与排水系统成为整体,严防水浸泡地基。由于该段处于省道纵坡段,路面排水较为顺畅,故未考虑路面积水处理。

5、防抛、防落网

在箱梁底部支架外缘设置斜撑,伸出箱梁顶部2m,周围用防落网进行防护,防止物体掉落或物体外抛,对车行道处人员、车辆造成损坏。

在施工过程中,箱梁、支架临边不允许堆放物料、机械,桥面上存放重量较轻的物体,需进行拴牢或加重,以防被风吹落、掀翻。 三、涉路施工保护及恢复方案

1、组织保证

为了保证跨路施工过程中不损坏S104省道路面,项目部成立安全文明施工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方案进行验证,检查施工现场是否按照批复的方案进行施工,一旦发现违规施工现象,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整改。

每天安排人员对省道进行保洁,及时清扫路面上的杂物及积水,做好日常维护。 2、技术保障

(1)在进行跨路施工前,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及安全文明施工交底,确保规范施工。

(2)在进行砼浇筑施工过程中对可能污染省道的部位采用雨布或土工布进行覆盖,保证省道路面清洁。

(3)在进行门洞条形基础施工时,为了避免砼直接接触省道沥青路面导致日后拆除困难及破坏原路面结构层,基础混凝土浇筑前铺设厚塑料薄膜,整体施工完毕后,清理路面,恢复原地貌。

(4)对于有损路面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等),在通过省道时,在路面上铺设大块竹胶板,专人指挥通行,防止机械直接在路面上行走。

(5)所有工程施工完毕后,根据方案要求及路面受损情况,将按照相关要求对该段省道路面进行原貌恢复。

安徽水利宁千高速三标项目部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