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非机动车道停放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道路及非机动车道停放位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基底表面清理:基底表面的淤泥、杂物均应清理干净;并应有防水和排水的措施。如果是干燥非粘性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2、拌制混凝土:后台操作人员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水。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一般不少于1.5min。按规定制作试块。试块组数每500㎡地面不少于一组,不足500㎡,按500㎡计算。

3、浇筑混凝土:

1)浇筑混凝土一般从一端开始,或跳仓进行,并应连续浇筑。如连续进行面积较大时,应根据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否则应按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4、混凝土振捣:一般采用平板式振捣器,但垫层厚度超过20c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其移动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5、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如垫层较薄时,应严格控制铺摊厚度。有泛水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找出坡度,一般对设计坡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2%,最大偏差不应大于30mm,最后应做泼水试验。

6、混凝土的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七昼夜。

7、冬雨期施工:凡遇冬雨期施工时,露天浇筑的混凝土垫层均应另行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保持至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的50%。

三、砼的养护:

21

1、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夏天加盖草包或塑料薄膜养护。

2、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准在其上走动人员和上面继续施工。

第八节 人行道彩色透水砖的铺设

一、施工顺序:

人行道:拆除原人行道砖→基层清理→碾压路基→放样→砼垫层铺设→水泥砂浆粘接层→面砖铺设

二、施工准备:

1、在选材上,一定要选择质量优良的人行道砖,以确保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不易损坏,组织专门人员对所采购的人行道砖进行质检,确保其质良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时,才批准使用。

2、在拆除原有人行道砖,清理基层并浇筑混凝土垫层后,铺设前放出施工线,来保证铺设的人行道砖有参考的依据,使其铺设平整、顺贴、美观。

三、施工步骤:

1、测量放线:人行道块料铺设施工前,根据设计的平面及高程,沿人行道中线(或边线)进行测量放线,每2.5~5m安侧一块块料或道板作为控制点,并建立方格网,以控制高程及方向。

2、基底找平:根据测量测设的位置及高程,进行基底找平和冲筋,如基底有缺陷,采用与基底同材料找平处理。

22

3、铺设:采用的砂浆强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摊铺宽度应大于块料宽度50~100㎜。铺设时应轻拿平放,用橡胶炊敲打稳定,但不得损伤砖的边角。砂浆层不平时,应拿起块料重新用砂浆找平,严禁向块料底填塞砂浆或支垫碎砖块。

4、平面、高程检测:铺设后,应对块料进行平面及高程检测,当平面及高程超过规定后时,应返工处理。并检查块料是否稳固及表面平整度,发现有活动现象时,应立即修整。

5、盲道铺砌还应遵守下列规定:行进盲道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路口处盲道应铺设为无障碍形式。

6、灌缝及养生:铺筑后,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灌缝。用过筛干砂掺水泥拌和均匀将缝灌满,并在砖面洒水使砂灰下沉,再灌砂灰补足;养生3d后方可通行。

四、质量要求

1、铺砌平整,排列整齐稳定,接缝均匀,灌缝饱满,无松动、积水现象;彩板色泽匀称,图案清晰。

2、与各类盖框拼接平整,落水管处设有明(暗)沟泄水,有行道树处应留有树穴。与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反坡。

3、裂角和断块(不得断成两块以上)道板数量不得超过全部用量的6%,且不应集中于一处,也不得连续超过两块。补缺现浇部分应分格规则,滚花清晰,表面平整。

4、人行道铺筑过程中,注意与路缘石相邻构筑物接顺,不得反坡。

23

第九节 非机停车位

非机停车位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与人行道施工相同。坡度为1%。

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一节 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质量目标: 合格 分部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 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 100%

第二节 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流程

详见后附图

第三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GB/T1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管理

我公司将按照GB/T19001~2000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手册的具体要求成立项目质量管理小组,对本项目工程质量全权负责,具体负责监督本项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施工组织管理

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为核心建立项目质量管理小组,下设质安部和试验室,专职检查监督工程质量。各施工工种施工员、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分工明确,分项、分段落实质量责任制,强化质量管理;实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和技术核定制度,使参加施工的各作业队组人员对施工内容、总体部署、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