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圣老子 道德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理圣老子 道德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故去皮取此道。

当民众已经不再敬畏当权者的权威,那么民众反抗当权者威逼压迫的威力就要爆发了。不要不重视百姓的居处,不要压迫百姓断了百姓生路。只有不厌抑百姓,所以才不被百姓所厌弃。因此,守道的统治者,有自知之明而不主观不自以为是,洁身自爱而不炫耀高贵。所以要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去掉主观妄作而选择遵循规律。

第二十三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肆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着脚尖把脚后跟提起来的站不稳,横行的行不通,主观的不明白事理,自以为是的不会彰显,自夸功业的没有功劳,自尊自大的不是长者。这些相对于道来说,是多余有害的肆意妄为。生物界厌恶这些,所以有道者不这样为人处世。

第二十四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聖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委曲详尽则周全,有冤屈则申冤,洼池蓄水则充盈,吐故则有利于纳新,轻徭役薄赋税则能得民心,政令烦多则使人民困惑。所以圣人以尊道守法遵循规律作为天下的式范。不主观,所以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所以彰明昭著;不妄自征伐,所以功成名就;不妄自尊大,所以为首领。因为知道守法遵循规律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够与之争。古人所说的“曲则全”,岂是空话?它的确是全面完整的归纳总结!

第二十五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不知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妄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天下有道,自觉遵纪守法遵循自然规律处事则事极少而功极多,天下太平无事,精兵简政,裁军退役安置,将士退伍转业复员,退役的良马可以用来耕种粪田,故而“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妄作胡为目无法纪,社会秩序混乱,兵连祸结,民生凋敝,兵源不足,战马奇缺,母马也被强征为战马,致使母马在郊野战场生下马驹,故而“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恶没有比不奉法守道更大的,祸害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咎魅没有比违背法度而肆意索取更大的。所以,取之有道掌握适度原则适可而止,常保富足。

第二十六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和生命,哪个更可亲?生命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与失,哪个更让人担忧?过分的吝惜必然导致巨大的浪费,过多的私藏必然导致巨大的损失。所以,懂得取之有道掌握适度原则把握分寸就不会遭受挫折,懂得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险,能够长久。

第二十七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什么是宠辱若惊?宠,宠爱,是对在下者因喜欢而偏爱,用于上对下,地位高的对地位低的。受宠实质意味着受宠者自身的低贱,所以受宠也是一种侮辱。得宠则惊喜,失宠则惊恐,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呢?我之所以有大患的忧虑,是因为我还存活在世。等到我离世了,我还怎么能患得患失?所以,崇尚献身服务于天下,你才可以被人民寄与厚望;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服务天下苍生,你才可以被天下人民托付重任。

第二十八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车辐条共同环绕归聚在同一个中空的车毂上,当有了车毂的中空圆虚,才可以使车辐汇聚团结在以车毂为核心的周围,发挥车轮的作用,成就车子的功用。【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其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毂,是车辐归聚的中心,又是决定车子转动时是否便利的关键部位,所以用来比喻决定利害的中心。《韩非子》:“人主者,利害之轺毂也,射者众,故人主共矣。”把车轮中心作为圆心,车轮为圆,辐条为半径,按顺序依次连接车辐与圆相交的点,则可得到若干个相同的占有同样大小区域(禺)面积的腰长为半径的等腰三角形,全部等腰三角形合并为一个圆内接正N多边形,设边数N≥30,当N趋向无穷大,即圆内分割的腰长为半径的等腰三角形趋向无穷多,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无限趋向于0时,全部等腰三角形合并成的圆内接正N边形的面积无限接近圆的面积,其周长无限接近转化为圆的周长,从而圆内接正N边形与圆合体。大方无禺,大制无割。 “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越是把圆周分割得细,误差就越少,其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就越是接近圆周。如此不断地分割下去,一直到圆周无法再分割为止,也就是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多的时候,它的周长就与圆周“合体”而完全一致了。“割圆术”,是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圆面积”。刘徽形容他的“割圆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也就是说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加倍,则它们与圆面积的差就越来越小,而当边数不能再加的时候,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的极限就是圆面积。他把与圆周合体的这个正多边形,就是不可再割的这个正多边形,进行无穷小分割,再分割成无穷多个以圆心为顶点,以多边形每边为底的无穷多个小等腰三角形,这个底乘半径为小三角形面积的两倍,把所有这些底乘半径加起来,应该是圆面积的两倍。那么就等于圆周长乘半径等于两个圆面积,一个圆面积等于半周乘半径。刘徽说:“以一面乘半径,觚而裁之,每辄自倍。故以半周乘半径而为圆幂”。《九章算术》第一章“方田”章中记载“半周半径相乘得积

步”。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细割圆,并使正多边形的周长无限接近圆的周长,进而来求得较为精确的圆周率。(π=lim(n→∞)1/2*sin(360°/n)*n。割圆术在圆周率计算史上曾长期使用。虽然分析方法后来逐渐取代了割圆术,但割圆术作为计算圆周率最早的科学方法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刘徽的“割圆术”将极限和无穷小分割引入数学证明。分割、作和、求极限,这就是微积分思想 。君如毂、臣如辐,主圆臣方,虚君实臣。君务虚,臣务实。务虚:是指就某项工作的政治、思想政策、理论方面进行讨论。务实:是指研究 和讨论完成某项工作的具体办法,从事实际工作,讲究实际,研究讨论具体问题,致力于实在的或具体的事情。务虚与务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务虚是针对决策环节而言,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情况预案等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形式,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虚君实臣:为君要圆滑、虚虚实实,一定要让臣民琢磨不透;而做臣子的必须实诚、刚正不阿,不阿谀不谄媚,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主圆臣方是指:君臣要职责明确,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不能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等失职渎职行为,不能有超越职权范围的行为。臣子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管不该管之事,则是有不臣之心;君主把什么事都包揽起来,做了臣子当做之事,也不是好君主。为君者应当把智慧和精力放在管理好臣子上,协调臣子之间的关系,着眼大局,知道为天下浑括精神统一思想,让臣子把自己的智慧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这样可以做到无为而治,为无为而无不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开凿门窗建房造屋,当有了其中的空间,才有了居室的功用。揉和粘土做容器,当有了虚空的容积,才有容器的功用。所以,虚实合理配合运用,才会产生能够利用的价值。

第二十九章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人善任者知道遵循法则,了解自己的人知常遵循规律。克敌制胜制服敌人的有力,战胜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行为的人是强者。懂得取之有度能够适可而止的人富足,控制住自己行为能够自强不息的人有意志。守道依法遵循规律养生健体的人生命长久。肉体虽死而被人们缅怀的人精神长存虽死犹生。

第三十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所得将要满溢,不如适可而止。勉强挣扎维持的急速劲力,不可能长久保持。金玉堆满了殿堂,没有谁能够长久守住。富贵而骄奢淫逸,是自招灾祸。功德圆满了身退让位,是自然的法则。

第三十一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以

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自然的法则或许如同把弓放在模具上矫正后安装弓弦的原则啊!偏高的一端就往下压低一些,偏低的一端就往上抬高些;富余的就减损之,不足的就增补之。自然的原则,减损富余的用来补贴不足的。某些君人的做法却不是这样,剥削不足的用来奉养富余的。谁能够富余的来奉养天下?唯有道者!所以聖人玄德,帮助百姓做事而不恃功矜能,功成事就了也不居功自傲故步自封,或许不需要故意显摆自己是个贤人。

第三十二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作为法啊,能够佑助万物啊,能够统治万物啊!大道无亲,常与善人,卫护救助守法遵循规律者,卫护救助知道积德行善的人。守道依法遵循规律,叫作善。德即得道。德者守道依法遵循规律。善政即德政,善治即善法之治。法治即道法之治,法治即善法之治。善法即依据自然法(道法)结合具体实际以及人民意志制定的实在法。道统法治,德政惠民。仁最早写作“|二”,即一竖二横,一为阳,二为阴。仁:(会意。从人,从二。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两个人愿意走在一起,表明相互之间都有亲近的要求,否则就不会走在一起。因此本义:两个人亲近友爱。)仁者,夫妻二人相亲相爱也,引申为随着亲疏关系而程度相应变化的有等级差别的偏爱。义气是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是由于个人或朋友之间的关系而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甚至牺牲自己某些利益的狭隘思想。仁是配偶、血亲、姻亲亲属关系,义是结拜认养形成的亲属关系。仁义是亲属党与关系,主观偏私,小团体的利益至上。仁义伴随着裙带关系,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托关系吃喝送礼走后门,贪污受贿,政治腐败。失道败德,藐视法律,法纪废弛,有宗派主义,党同伐异,枉法徇私,故而“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轨,智慧脱离轨度,智慧不合于轨范法度,发生严重失道缺德违法乱纪行为,文过饰非,妖言惑众,败家祸国乱天下,故而“智慧出,有大伪”。六亲和睦是理所当然的,倘若六亲不和,就大力提倡孝慈敦劝亲属和睦,故而“六亲不和,有孝慈”。世人都清楚了忠臣之所以是忠臣,就已经存在了与之相对立的叛臣。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朝贞观年间,天可汗唐太宗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从谏如流,而魏征在谏诤上最为突出。魏征曾坦白说:“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魏征:“臣幸能为陛下尽力,希望让臣成为良臣,不做忠臣。”太宗:“忠臣和良臣有何差别?”魏征:“像历史上的稷、契、皋陶就是良臣。夏朝的龙逄、商朝的比干就是忠臣。所谓良臣,就是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建议,且被君主采纳,因而身得美名,与君共享尊贵荣誉,留名青史的大臣。所谓忠臣,虽然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建议,并勇于规劝君主,对君主忠心耿耿,但最后被君主杀戮,国家灭亡,只落个忠臣的空名。这就是二者的区别。”由此可知,“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三十三章

或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不足文矣,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