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翼城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须经审批后实施,技术交底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3.1.4 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了解设计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组织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

3.1.5 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专业工长(技术员)→各班组长→操作人员。技术交底均有书面文字及图表,逐级交底签字,专业工长(技术员)进行交底要求细致、完善,并要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的书面和讲述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理解施工意图,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2 现场准备

3.2.1 做好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讯工作,按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设置围墙,并进行美化装饰,做好临近建筑物、道路等安全防护工作。

3.2.2 根据临水、临电设计方案,搞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管线敷设工作;修建并硬化场地临时道路,修建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搞好工程通讯工作。

3.2.3 走访当地街道和居民委员会,征求街道和居民委员会的意见,合理调整和安排现场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不扰民。

3.2.4 积极协调好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监督部门的关系,及时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3.2.5 塔吊司机、信号工采用对讲机联络,以确保正确指挥,共配置三台,其中信号工、楼下信号工各一台。现场管理人员配备对讲机联系,对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情及时进行全面的沟通、协调。

3.2.6 临水、临电详见:临时用水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3.3 物资生产条件准备 3.3.1 材料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选择合格分供方,拟定加工及定货计划,签订供货合同。

2、对钢材、木材等大宗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分批进场。

3、对各种材料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3.3.2 构配件加工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所提供的各种构配件,提前做加工翻样工作,并编制相应的需用计划。

2、提前做好预制构件、预埋件的加工工作。 3、组织制定模板的需求计划和定型模板的加工工作。 3.3.3 施工机械准备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机械选择及施工项目的生产需要及时供应各种机械,充分满足生产的需要。

3.3.4 运输准备

项目部配备微型车,便于小型配件、生活物资、小批量材料的运输、材料送检和业务联系。

4.1 工程目标 质量目标:合格

安全目标:杜绝死亡、重伤事故 4.2 组织机构

为实现本工程建设的优质、高速、文明、低耗的目标而奋斗,本工程采用项目法施工的管理体制。

项目组织机构表见附表一。 4.3 施工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现场具体情况及施工特点,变形缝把本工程划分为两个施工段。

4.4 主要施工方案的选择

4.4.1 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平整,放坡法施工。采用排水明沟、集水坑排水体系,主要排除雨雪水。

4.4.2 基础、柱、梁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楼板模板采用竹胶板,梁柱节点制作定型模板或采用竹胶模板,保证节点的方正顺直,钢管扣件加固支

第四章、施工部署

撑。

4.4.3 钢筋采用现场制作绑扎。

4.4.4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采用泵送入模浇筑。 4.5 劳动力计划

在施工阶段,组织四支综合性的施工队伍,分别包括专业瓦工、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班组,每段组织流水施工。

作业层人员的配备:施工人员均挑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专业施工班组,分工种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有管理经验,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好的班组长带班。

劳动力计划表见附表二。 4.6 机械设备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择主要机械设备,并按照工程进度组织机械进场退场,机械进场组装调试后要进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使用过程要定期保养。

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见附表三。 4.7 施工平面布置设计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布置基础阶段的总平面图。见附图。

第五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5.1 检验批划分 见附表 5.2 测量放线

5.2.1 首先将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测定于地面上,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然后根据建筑平面图,将主要轴线测出,并复核轴线间的距离,使误差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5.2.2 基坑开挖前,在坑边5m处钉设引桩,引桩要钉得竖直、牢固,并砌砖保护,如附近有固定的建筑物,把轴线投测在建筑物上,作为向基坑和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

5.2.3 根据现场确定的±0.000相对标高,埋设永久性水准点、水准点个数不得少于两个,以便于复核。将水准点砌砖保护,做为引测高程和沉降观测的依据。

5.2.4 测量放线工作要认真细致,派专业性强的人员负责测量,经有关人员检验后方可施工。

5.2.5 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等检测工具按要求进行检验。 5.3 土方工程 5.3.1 土方开挖准备

土方开挖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土方开挖前先将场地的障碍物清除,完成场地平整,然后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分层挖土。

基坑开挖选用两台铲斗容量1.2m3的反铲挖掘机、两台装载机,配备自卸汽车运土。采用沟端开挖法,反铲停于沟端后退挖土,同时直接装汽车运走。装载机在基底推装土,汽车运走。

5.3.2施工要点

5.3.3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先挖至卵石层,然后根据设计标高进行第二步开挖。第二步开挖至距离坑底标高300mm左右时,测量人员抄出500mm水平线,在坑边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楔,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距基底300mm厚的原土、基坑边角部位机械挖不到之处,用人工配合挖至基础设计标高。

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基坑的几何尺寸。在挖土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挖土,并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后,方能继续挖土。

机械挖至剩300mm左右时,测量人员放出基底线及钎探点,开始进行钎探施工。钎探按设计要求,探孔深3米,孔距1.2米,呈梅花型布置。如钎探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重物距边坡的安全距离:汽车不小于3m,土方堆放不小于1m,堆土高度不超过1.5m,材料堆放小于1m。

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清底,进行钎探和对高层地基部分进行现场静荷载试验,并组织相关部门验槽,办理验槽手续。

基坑开挖完成并验收后,立即进行基础施工,防止暴晒和雨水浸泡造成基土破坏。

5.4 砂石垫层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