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五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五章特殊平行四边形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EF⊥AC

∴四边形AFCE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应用新知,巩固练习 1、 课本 “课内练习”

2、思考题:如图,△ABC中,∠A=90°, ∠B的平分线交AC于D,AH、DF都垂直于BC,

ADEH、F为垂足,求证:四边形AEFD为菱形。B(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本节的主要内容是: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板书): 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

2、想一想:说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HFC

3、作业:作业本(2)

6.3 正方形

【教学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

2、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了解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 3、掌握正方形的性质 4、掌握正方形的判定

5、进一步加深对特殊与一般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出示一块方巾,它是什么几何图形?(正方形) 中国人对正方形有特殊的感情,如“坦荡方正”,“天圆地方”等词语,还有许多实物都是正方形的形状(教师可以多媒体演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正方形

板书课题:6.3 正方形 二、 探索新知

这块方巾是否也可以说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 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相比,它有何特殊性? 与一般的矩形相比,它有何特殊性? 与一般的菱形相比,它又有何特殊性?

根据以上知识,你能完成课本P145的图6-19吗?根据图6-19,你有何发现? 三、 梳理新知

结合学生的发现与图6-19,师生共同归纳出以下几点:

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既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故正方形具有矩形、菱形的性质 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相等

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四、 巩固新知 课本做一做 五、 实践应用

(1)、给你一块矩形纸条,如何把它变成正方形纸条? (2)、完成课本节前图 (3)、请你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正方形,然后想一想,你所选择的画法是否经得起推敲?比一比,你周围的同学是否有比你更好的方法?教师等待学生互相交流后,请学生代表发言 六、 理论提升

0

例题: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ACB的平分线,DE⊥BC,DF⊥

C AC,垂足分别是E、F

求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

F E 证明:∵DE⊥BC,DF⊥AC

A D

B

∴∠DEC=∠DFC=90∵∠ACB=90 ∴四边形CFDE是矩形(为什么?) ∵CD是∠ACB的平分线 ∴∠ACD=∠BCD ∴DE=DF

∴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为什么?)

七、 小结

(1)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 (2)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3)我想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0 0

6.4 梯形(1)

【教学目标】

1. 掌握梯形的有关概念

2. 掌握等腰梯形的概念和性质定理

3.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研究等腰梯形性质中的运用形问题来解决的化归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证明和例1,都需要添加辅助线,思路不易形成.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的连续和类比

本章中已经研究了哪几种特殊四边形?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概念

观察一组图片,在图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 三、探究:

(一)看看学学——梯形的有关概念

1、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

2、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直角梯形:一腰和底垂直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二)想想说说——比较梯形与平行四边形

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异同? (三)做做议议——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

1. 在一张有平行线条的纸上作一个等腰梯形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设法验证你的猜想吗?

(1) 学生画图并通过观察猜想; (2)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验证方法:

利用轴对称性、图形的平移等。

(3) 学生汇报探索成果,归纳等腰梯形的性质:

①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连接两底中点的直线。 ②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 下面来验证: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 ,AB=CD 求证:

腰 底 高 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