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现代汉语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八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的规范化

一 词汇的发展变化

现代汉语词汇是古代、近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词汇在不断发展变化,

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逐渐地消亡;同时,词的语义内容和词的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词义是发展演变的,主要有扩大、缩小和转移这三种。 二 词汇的规范化

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工作,自1955年全国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以来,经过广大语文工作者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编

写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词典、字典,审定外来词的译名,审定科学术语,调查方言词汇等等。但是,由于词汇是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群体,随着社会发展又不断地变化,各种词汇之间的关系又如犬牙交错,它的规范工作不像确定字音、字形那么容易进行。因此,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为使普通话词汇不断朝着纯洁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充分地发挥它的交际作用,我们必须巩固以前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继续进词汇规范化的工作。

词汇规范化工作有两个方面,一是维护词语的既有规范,一是对普通话从方言词、古语词或其他语言新吸取进来的成分进行规范。 七、布置作业(见思考和练习)

八、 教后记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掌握词的构成方法和词汇的构成类型,以便恰当使用词语。

第五章 语 法

一、 学习目的

(一)熟悉有关词、短语,句子的基本概念和它们的结构分类,功能特点。

(二)了解各类句型的特点,了解各种常用句式的特点,了解各类句子的变化和作用。掌握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 (三)能辨识语素、词、短语和句子这几种语法单位。

(四)掌握层次分析法,并学会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短语和句子的结构。 (五)熟悉复句的类型,初步学会分析多重复句。 (六)学会识别和纠正常见的语法错误。 二、 教学要求: (一)语法单位

1.识记:语言结构的四级单位。

2.领会:(1)词和词组合成短语的基本条件;(2)语法规律的特点。 (二)词类

1.识记:(1)现代汉语词类系统表,(2)十四个词类和它们内部小类的名称。 2 领会:(1)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和方法;(2)区分实词和虚词的标准;(3)区分

体词、谓词和加词的标准;(4)名词及方位词的特点;(5)数词和量词的类别和特点;(6)动词、形容词和助动词的特点;(7)区别词和副词的

特点和区别;(8)代词的语法性质和类别,代词的基本用法和虚指用法;(9)介词的特点和分类;(10)连词的作用;(11)助词的特点和分类;(12)语气词的作用;(13)象声词和叹词的作用和特点;(14)词的兼类现象。

1. 应用:(1)根据所学过的关于各类词特点的知识,运用词的分类方法,对现代汉语

的词进行语法归类;(2)根据实例概括数词“二”和“两”的使用规律;(3)根据实例概括“都、也、才、就、再、还、不、没有、别”这

些常用副词的使用规律;(4)根据实例概括“把、被、对于、关于、和、在、连、比”这些常用介词的使用规律;(5)根据实例概括“和、或、还是、不管、尽管、况且、何况、而、而且、否则、只有、只要、由于、因为”这些常用连词的使用规律;(6)根据实例概括“的、地、得、着、了、过、

所、似的”这些助词的使用规律;(7)根据实例概括“的、了、吗、呢、吧、啊”这些语气词单用和连用的规律;(8)判别少数词所具有的词的兼类现象,区分词的兼类现象和词的同音现象、活用现象,(9)纠正词性误用的语法错误。

(三)句法结构和层次分析

1.识记:(1)句法结构的关系类别,(2)句法结构的功能类别。

2.领会:(1)短语的内部结构,(2)短语的外部功能,(3)句法结构的层次性,(4)层次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3.应用:正确熟练地运用图解法对句法结构进行从大到小的切分,正确地揭示句法结构内在的构造层次,顺次地找出句法结构的每一层

面的直接成分,并确定其间的结构关系。

(四)句法成分

1.识记:句法成分的名称: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

2 领会:(1)句法成分的含义,(2)主语的类型,(3)述语的情况,(4)宾语的类型,(5)补语的类型,(6)主语和施事的含义,(7)宾语和受事的

含义,(8)复杂偏正短语中定语、状语的排列。

3.应用:(1)辨认主语和谓语,(2)辨认宾语和补语,(3)辨认定语和状语。 (五)单句

1.识记:(1)现代汉语句型系统,(1)句子的两种特殊成分。

2.领会:(1)句子的特点,句子和词、词组的区别,(2)句子分析的含义,(3)句型分析的原则,(4)现代汉语中几种主要的句式及其特点。 3.应用:(1)正确地辨认两种特殊成分,(2)能准确地判断句型,(3)能纠正句子中常见的语法错误。 (六)复句

1.识记:复句各种类型的名称。

2.领会:(1)复句含义,(2)构成复句的几种关系,(3)各类复句的特点。

3.应用:(1)区分单句和复句,(2)判别联合复句或偏正复句中各种常见的类型,(3)根据实例说明关联词语在位置和使用形式方面的特点,

分辨关联词语运用上的正误,(4)能正确分析多重复句。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对“语法”这个术语的三种含义,语法分析的两种基本方法,语法单位。

2 词类、实词、虚词的概念,划分词类的标准和方法,词的语法功能,现代汉语词类系统表,区分体词、谓词和加词的标准。

3代词的语法性质、类别和用法,介词的特点和分类,加词的作用,助词的特点和分类,语气词的作用,叹词和拟声词的作用和特点,词

的兼类现象。

4 句法结构的关系类别和功能类别,层次分析法。

5 句法成分的含义、主语的类型、谓词性主语的条件、时间词和处所词作主语的情况、宾语的类型、补语的类型、主语和施事的含义、

宾语和受事的含义、宾语和补语的区别、复杂偏正短语中定语、状语的排列。

6 句子的特点、句子与词和短语的关系,句子的两种特殊成分、句子分析的含义,句型分析的原则。 7 现代汉语的句型系统,几种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

8 复句的特点、复句的各种类型、复句和单句的区别,判别复句各种类型,正确分析多重复句。

9 句子变化的主要形式,倒装句的特点,省略句的特点及其与非主谓句的区别,紧缩句的特点及其与单句、复句的区别。 10 语气的种类和表达方式。

11 常见的语法错误类型及分析修改的方法。 四、 授课时数:40课时

五、 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 理论讲授、课堂演练。 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语法概说

学习语法是指学习语言结构的规律。语法系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语法单位,(2)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3)语法单位的组织规则。学

习语法的目的在于掌握语法规范、学会语法分析。

第二、三节 词 类

这里的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划分词类应该以词的结构功能为标准。汉语里词的结构功能主要表现在词与词的组合能力上。现代汉语

的词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副词和代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象声词和叹词。有些词在这一场合具有甲类词的特点,在另一场合具有乙类词的特点,成为兼类词。

第四节 短 语

词和词在一起构成句法结构,句法结构的内部存在一定的结构关系,包括实词跟实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实词跟虚词之间的黏合关系。句

法结构又具有一定的外部功能,包括体词性、谓词性和加词性的功能。复杂的句法结构里,词与词的组合是有层次性的,认识句法结构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逐层顺次找出其直接成分的层次分析。

产生多义的原因有语音上的、词汇上的,也有语法的结构层次、结构关系上的,还有语义上的。可以通过变换等方法来消除歧义。

第五节 句法成分

句法结构里的构成成分叫句法成分,它们是: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和谓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中的述语、宾语和补语,偏正短语中的定

语、状语和它们的中心语。各种句法成分在形式和语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第六节 句子的分类

句子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句子有表示句子语气的语调,句子还可以有复说语、插说语这样的特殊成分。

汉语句子有主谓句和非主渭句两大类型。非主谓句主要有名词句、动词句和形容词句三种,主谓句按谓语的性质特点可以分为名词谓语

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四种。常见的句式有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是”字句、“把”字句、“被”字句。

语气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对谈到的情况所持的态度,有陈述、疑问、祈使和感叹共四种;表达语气的手段是语调,此外还有句子格式和语

气词。

汉语的句子存在一些习惯上常用的格式、语序和必要的成分,但在具体的语言运用场合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句子的变化主要有:倒装,

省略和紧缩。

第七节 常见的语法错误

常见的语法错误有:词性弄错,词语运用不当,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杂糅和“把”字句、“被”字句运用中不合其句式特点的错误。复

句中常见的语病还有:关联词语位置用错,关联词语用错,分句间层次关系搞错。

第八节 复 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分句之间存在着事理的,或逻辑的,或心理的关系,存在这些关系可能是显性的,使用某

些关联词语,也可能是隐性的,句中没有显性标志。复句通常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大致包括并列、连贯、递进和选择这四种结构关系,偏正复句则主要有因果、转折、假设条件和让步这四种结构关系。

第九节 句 群

第十节 标点符号

熟悉标点符号的用法。

七、布置作业(见思考和练习)

八、 教后记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掌握各级语言单位的构成原理,以便纠正语病。

第六章 修辞

一、 学习目的:

(一) 了解词语、句式的选用和语境的关系,了解词语修辞、句子修辞的手段以及口头语 体和书面语体的基本知识。

(二)学会识别和纠正一些常见的修辞不当的现象和歧义现象。 (三)了解语言节奏的含义及其作用。 (四)熟悉一些常用的修辞格的特点。 二、 教学要求: (一)修辞的基本要求

1.领会:修辞一要目的明确,找准位置;二要选好语句表达方式以适应特定的语境。 2.应用:辨识不合修辞要求的言语表达 (二)词语句式的选择

1.领会:词语句子选择的要求。

2.应用:识别常见的词语句子修辞不当的现象,并能予以修改。 (三)歧义的消除

1.领会:(1)产生歧义的原因,(2)主要的消除歧义的方法。

2.应用:(1)能揭示造成歧义的所在,(2)运用适当的方法消除歧义。 (四)节律

1.领会:节律安排的作用和汉语散文诗歌节律安排的主要手段。 2.应用:根据诗文节律的需要,调整词句。 (五)常用修辞格

1.识记:12种常用的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映衬,移就、对偶、排比、错综、仿词。 2.领会:这12种修辞格的表达作用。

3.应用:(1)能辨认上述修辞格,(2)能恰当地运用这些修辞格,(3)学会识别常见的修辞格运用不当的现象,并能予以修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修辞的基本要求

2 词语选择的要求,识别词语修辞不当的现象。 3 歧义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歧义的主要方法。 4 修辞格的特点和表达作用,辨认这些修辞格。 四、 授课时数:11课时

五、 主要教学手段和方法 理论讲授修辞原理,结合文章分析辞格。 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修辞的基本要求,一是目的明确,方能准确地传递语言信息;二是适合特定的情境,方能使言语与语境和谐协凋。

第二节 词语的锤炼

词语组织起来要注意声音的配合,特别是单双音节词语配合,使音节分布匀称;词语的组织还必须考虑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的配合,使

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协调一致。

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

句子的修辞重在句式的选择,注意上下文衔接的连贯周密,层次分明,同时又要简洁凝练,焦点突出。

第四、五、六、七、八、九节 辞格

常用的修辞格这里主要介绍12种: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映衬、移就、对偶、排比、错综、仿词。

第十节 语 体

七、布置作业(见教材思考和练习)

八、 教后记 修辞是语言的艺术表达手段,掌握各种修辞手段及其异同点,以便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