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归来谈感受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学习归来谈感受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学习思路,真正由学生提出问题才真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才符合“学会----会学”这种新的教学理念。

2、学生经过讨论已经解决的问题或者浮在表面的问题是否还需要展示和点评。

3、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不一定用“三疑三探”这种模式或名称,也就是说什么的样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课改才是好的课改,我认为教会学生会学,能自己学习,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动→主动)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4、新授课设疑自探是否需要前置。

5、“三疑三探”中习题课这种教学模式是否利于尖子生的培养 2013-10-30

张福海:

通过几天的学习和听课,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了更直观更具体的感受,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真正体了现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是

21 / 68

今后课堂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疑三探”的核心就在于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可以说,“三疑三探”为改革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条先进的教学模式,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舞台。

二.学生是课改主体,是推进课改的主要动力。

我认为我校在课改教学中,首先应该在发动学生方面多下功夫,要让学生了解课改的目的意义,要让学生熟悉教学模式的流程和规定,发动学生建立学习小组。这样,学生才会理解支持课改,才会逐渐接受适应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三.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变传授知识为更注重培养能力。

2、变课堂的主导者为引导者。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3、变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4、教学中要给与学生的积极评价。

5、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

6、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总之,我感到课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各个方面进行通盘考虑。

22 / 68

我们既要坚持课改,也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课改靠行动,落实是关键。

高慧珍:

西峡之行听了七节课,全部是讲评课,可惜没能听到新授课,因为他们刚周考完且马上期中考试都进入了复习。

他们的模式基本上是先让各小组讨论探讨10-15分钟,老师巡视,个别小组有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帮着点播,6-7分钟后老师写出四个主要问题并且写上需展示问题的小组,也有的只写出题号,小组自由上去把正确答案写到黑板上,这是设疑自探部分,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解疑合探,学生去把答案规范的写到黑板上,快写完时老师再写出点评的各小组,点评组给展示组打分并说出原因,然后给同学们讲解这种作法的重点,着手点,思路,不到之处老师补充,最后老师或同学们给点评组打分,学生在点评时其他同学也可补充并且给补充组加分。评完每题让学生自己或老师给一个变式训练题。也有个别老师是让学生讨论10分钟左右,然后老师讲评。

最大感悟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动手能力强,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学生不出现昏昏欲睡现象。

最大困惑:一张考题他们需评讲两节甚至三节,我们的课堂怎样

23 / 68

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板书不规范时,学生在空隙处补充,老师有的也在空隙处补,弄的乱糟糟一黑板,我们应克服这一点。

李 慧

10月26号到29号,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约20人有幸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市西峡县五里桥初中和西峡一高进行了参观学习。27号上午和下午在五里桥初中分别听了王红顺老师和翁雪丹老师的报告,28号走进西峡一高的课堂,听了一整天的课,29号上午老师们碰头对听课情况进行了热烈讨论,虽然三天时间不长,很累,但收获颇大,感触良多。下面,我就听课谈谈自己对西峡一高及其“三疑三探”教学法的体会。

1.对其学校及学生情况有个初步认识:

西峡一高学生学习时间抓得紧,学习氛围浓厚,具有很强的学习及合作交流能力。上课前,学生早早在教室朗读,没有追跑打闹的现象;上课过程中,学生学习很认真,讨论问题很积极、热烈而有序,展示和评价的同学举止得体,大方礼貌,基本上没有人做与本课内容无关的事情。这应该基于他们“三疑三探”教学法的实施培养:小组合作探究锻炼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习惯,展示和评价环节锻炼

24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