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卷库(8套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卷库(8套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发展(当Ca>其它资本各自的最低限)。居世界第5位的经济大国法国2002年靠GNP年增长率2%,是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是括号内外的双低来实现,因此也成为了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③ 一高一低:。即经济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较小,使净储蓄和真实储蓄都较大。这种是最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强可持续发展(当Ca > 其它资本的最高限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实现。

(2)真实储蓄=0:

GNP不论经济增长与否也不论低速高速,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基本相等,即经济和净储蓄与资源与环境损失相抵消。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接近此种情况,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编写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而同年的GDP为8%。

(3)真实储蓄<0:

即经济停滞或负增长,资源与环境损失超过净储蓄,这种情况为不可持续发展。 五、选择题(6分) 3正确

(试卷二)

一、概念题 ( 共14 分) 1、相对稀缺 2、旅行费用法 3、比较博奕法 4、投资回收率

5、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6、真实储蓄 7、贴现和贴现率

二、判断题 (共10分 在题号前划×或√)

1、中国水权变革的最优途径是建立取水权的转让制度,开发水市场和交易用水权

2、一般恒定性资源来替代储存性资源成本低,外部性高,导致资源耗损,反之成本高,外部性低,资源耗损减缓。

3、零贴现率的净效果将是增大而不是减少环境负担。

4、采用非常高的贴现率用于未来收益与成本,则应该对资本采用增加一独立的影子价格的方式,来反映资本的实际机会成本。

5、一些地方价值的变化和用途变化往往使新的资源开发项目在经济上收益更高,这种新开发项目需要注销已投入在这些资源上的投资。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叫做促熟成本。

6、高效率的消费。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应当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7、当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不变,并且资源的数量有限时,如果有效的替代品出现了,就应向替代品平稳地过渡,如果没有替代品则应节约使用资源。技术进步最显著的影响是使某一时期边际开采成本持续下降。

8、以开发土地所耗费的各项客观费用之和为主要依据,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利息、应缴纳的税金和土地增值收益来确定土地价格的方法是剩余法。

.

.

9、当政府征收排污费时,厂商就面临最优选择是减产或者投资购买和安装处理污染物的设备。

10、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而1997年我国GDP 仅增长8.8%。当我国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时,还没有到达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拐点,所以污染难以控制,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

三、简答 (共 50分) 1、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2、环境经济政策的两类功能是什么? 3、简答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简答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5、简答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6、举例说明双重水价制度的基本思路。

7、江苏省推进 “无地招商” 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8、简述合理行为带原理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意义。

四、论述( 共20 分)

1、根据企业的治污能力对排污交易权进行微观分析,绘图 ,说明其意义

2、以水资源为例论述分析贴现率r与资源的总更新率β存在的三种关系并在下面正确选择:假使A是a代人从a-1代人继承的水资源财富,B是a代人消费的水资源财富,C为a代人遗传给a+1代人的水资源财富,D为a代人存续期间水资源再生的财富,则 “吃子孙饭”方式非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关系是: ①A<C或B<D ;②A=C或B=D ;③A>C或B>D 五、填表(6分)

根据级差地租的原理填写下列表格级差地租一列的数据

土地等投入 级 平均利产量 润 个别生产价格 市场价格 全部产单位产全部产单位产品 品 品 品 级差地利润 租 .

.

A B C D 50 50 50 50 10 10 10 10 1 2 3 4 60 60 60 60 60 30 20 15 60 120 180 240 60 60 60 60 10 70 130 190 试卷二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总14 分,每个2分)

1、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需缺,这称为相对稀缺。 2、对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旅游者通过消费和对这些旅游场所的支付意愿所获得的效益,为了进行参观需要承担交通费用和时间代价来表示的环境价值。

3、给出一定数额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环境商品或服务的不同组合,然后询问被调查者愿意选择哪一项,被调查者要对二者进行取舍。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不断提高(或降低)价格水平,直至被调查者认为选择二者中的任意一个为止。以此来表示环境价值的方法,也称权衡博奕法。

4、把数量等于投资额的资金存入银行,每年从银行取回的钱等于系统每年可以获得的效益,在时间等于系统寿命时,正好把银行中的存款全部取完,这个假想的年利率就等于投资的回收率。这种给定使用寿命,来衡量投资效益的大小的方法。

5、当缺乏真实的市场数据时,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假想变化的评价和防止环境恶化措施的支付愿望从而间接地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的方法。也称为假想评价法

6、国民生产总值必须扣除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生产设备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后的剩余部分,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储蓄能力。按照世界银行国民经济绿色核算衡量财富的公式:

G?GNP?[C??K?n(R?g)??(e?d)]?m

7、运用利息率计算未来应收或应付款项的现期等值,它为复利的倒数,其计算公式为

i

|Si/(1+r)|,式中Si为现值,r为贴现率,i为时间;,则指由于时间偏好或因存在着正利息率而对未来收益或成本进行贴现的比率。贴现行为与贴现率数值上相反。 二、判断题(总10分,每个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 ( 共50分) 1、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一是不能完全体现经济总量的所有指标,如地下经济、非市场交易的物品与劳务,以及环境资源的价值等;二是不能反映除了收入以外的其他福利指标和幸福感,如闲暇、分配不公、社会文明等;三是GDP只考虑当代人的收益最大化,没有考虑长远的收益最大化(代际均衡),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四没有考虑收入的区际差异和代际间的差异。 2、环境经济政策的两类功能是什么? 行为激励功能:通过经济手段,借助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外部不经济的环境费用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经济刺激模式,纠正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环境经济政策的资金配置功能包括3方面的内容:①依据法律、行政授权,实现和聚敛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②资金的重新分配;③资金的使用。

.

.

3、简答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⑴资源的供需规律,资源评价与定价;⑵投入和产出效益分析;⑶开发决策利用模式;(4)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5)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6)资源的绿色消费;(7)资源贸易;(8)资源安全及保护和持续利用。 4、简答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收益还原法又称收益法、收益资本化法、地租资本化法等,是将待估土地未来正常年纯收益,以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以此估算待土地价格的方法。其简单意义就是,投资购买一块土地而获得的纯收益,在价值上等于将这笔投资存入银行而每年获得的利息量。 5、简答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总量大,种类齐全;自然资源总量大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紧缺;约束性的稀缺资源:耕地和淡水;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的资源质量相差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资源开发强度大,资源消耗和浪费都较为严重;基本特点:资源总量大国;人均占有量小国;资源合利用弱国; 6、举例说明双重水价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定区域内水资源的供给是完全没有弹性的。也就是说,水资源的总量是一定的,其供给不会随水价的变动而涨落。

(1)如果水价是由政府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在需求量较小的情况下,较低的价格使所有的需求得到满足还有所剩余,当新的城市水资源需求大增,需求数量超过供给量,使需求曲线是向右移动,出现了供水短缺。现有水价已不再能在不同用户之间很好地进行分配,必须提高水价,或找到其他的分配办法(如限制、配给)。

(2)当城市用户在高价格得到了他们所需的水量,农业用户在低价格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还有一些剩余,这时双重价格制度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确实是有效的 7、江苏省推进 “无地招商” 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1)土地的稀缺性和供应的无弹性(2)土地利用的集约(3)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大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规模不经济。(4)区位在土地集约利用上的作用。 8、简述合理行为带原理和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意义。 成功的经营者都是在所谓合理行为带范围内经营的。合理行为带是生产者在给定的生产函数中可望使其报酬可能达最大的投入产出组合范围。 四、论述(共 20 分)

1、根据企业的治污能力对排污交易权进行微观分析,绘图 ,说明其意义

分析:情况一: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高于B、C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B、C两企业都愿意多治理,少排污,从而出售一定数量的排污权。但P′相当于A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对于A来说,既然现有的排污许可证只要求它削减Q数量的污染物排放量,而这一部分污染物的边际治理成本又低于P′,A企业就没有必要去购买更多的排污权。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排污权交易无法进行。

〃〃

情况二: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低于A、B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

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A、B两企业都愿意购买一定数量的排污权。但P相当于C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对于C企业来说,进一步削减自己的污染

物排放量,并将效应的排污权以P的价格出售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它不会出售排污权。市场只有买方没有卖方,排污权交易无法进行。

情况三: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低于A、B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分别从Q1、Q2进一步增加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对于它们而言,将自己的污染排放削减量从Q减少到Q1、Q2并从市场上购买△1、△2数量的排污权是有利可图的;对于 C企业,P*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