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005至200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华中师范大学2005至200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氧 化 态

华中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 课程编号42510600 任课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空格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D,B,A,C,A; B,D,D,B,C; B,B,D,C,A; A,C,D,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He 22.二,还原 23.不等性sp2 24.CoCl2(蓝) + 6H2O25.W 26. <

27.2Na2O2 + 2H2O 28.红色 29.SiO2 + 4HF

离域

CoCl2·6H2O(粉红)

== 4NaOH + O

2

2

4

4

2

6

== 2HO + SiF 或者 SiF+ 2HF == HSiF

30.两个三中心两电子的氢桥键。 31.Bi(V)、

32.Si原子半径较大而电负性较小难形成? 键进而构成复键。 33.

34.CaC2O4

35.Pb2+ + Cl2 + 4OH? 36.CuSO4·5H2O 37.NiCl2

= PbO + 2Cl + 2HO

2

?

2

三、简答与论述(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8.解: PF3中P有空的能量较低的d轨道,在与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时,一方面 P向中心金属给予电

子,另一方面中心金属离子可向P的空d轨道反馈电子,形成了d ? - d? 反馈键,从而加强了配合离子的稳定性。 而NF3中的 N则无此类空的d轨道。此外,N 的半径小,电负性大,N上的一对孤对电子不易给出。

39.解: CO作为配位体是因为C原子和O原子上都有孤电子对,能和金属原子的空轨道形成??配键;

此外CO分子中的反键轨道(? 2p*)和金属原子的d电子形成反馈键。

C原子是配位原子。因为CO分子中由于O原子提供一对π电子,形成了π配键,使C原子上的负

电荷密度超过O原子上的负电荷密度,且C原子的电负性小于O原子的,使得C原子的配位能力超过O原子。

40.解: H6TeO6 < H5IO6 < H2SO4 < HClO4

在上述顺序中,各元素的含氧酸中非羟基氧原子数逐渐增加(0,1,2,3)。

非羟基氧原子数目越多,中心原子上的电正性越高,则与之相连O─H键的极性越强,H+ 就越容易

电离,故表现出酸性越强。

41.解:由于配体F的电负性最大,对电子对的吸引也最大,使中心P原子表面的电子密度变得最小,键

合电子对在P原子周围空间所需的角最小,因此PF3的键角最小,同理随Cl、Br、I电负性减小,其键角逐渐变大。

PF3 PCl3 PBr3 PI3

键角由小变大

42.解: 在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适量的Fe3+ 酸性溶液,则铜粉全部溶解 2Fe3+ + Cu

= 2Fe

2+

2+

+ Cu2+

再加入适量的铁粉,铜又析出 Fe + Cu2+

= Fe

+Cu↓

四、推断题(8分) 43.解:这些物质分别是

A:Pb; B:Pb(NO3)2; C:Pb(Ac)2; D:NO2; E:PbCl2; F:PbI2; G:Pb(OH)2 H:Na[Pb(OH)3] 五、计算题(共12分)

44.解:由 (a) n (Cr) == 1 n (NH3) ==6

n (Cl) ==3 (2分)

由 (b) = 3 可见有3Cl在外界

?

由 (c) 知NH3全在内界 (2分) (1) [Cr(NH3)6]Cl3 (2分) (2) 三氯化六氨合铬(Ⅲ) (2分) (3) d2sp3杂化 (2分) (4) ? =

六、问题分析(15分) 46.

① 因 Cu+ + e- == Cu φ(Cu+ /Cu)= 0.521V

ΔrGm = - n Fφ F=96.5 kJ·V-1?mol-1 G G终始

= 3.9 (B.M.) (2分)

— rG始

= - n Fφ

= n Fφ + G = 1×96.5×0.521 = 50.28 kJ·mol-1 (6分)

② 因Cu的G 最低,所以最稳定; (3分) ③ 因CuO+ 的G 最高,所以氧化性最强; (2分)

④ 因Cu+ 位于Cu和Cu2+ 连线的上方,所以Cu+ 会发生歧化反应 2Cu+ == Cu + Cu2+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