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福建省宁德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2.2017年12月1日,天津市河西区城市大厦B座38层发生火灾,造成了多人死亡,受伤的重大事故,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A.

B.

C.

D.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 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 看到的像应是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6.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7.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8.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

9.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B超检查身体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10.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水的凝固点是100℃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BC段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AB段物质为固态,B时刻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二、填空题

11.一瓶纯净水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将水倒出一半以后,剩余水的密度为_____kg/m3;当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_____kg,冰的体积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已知ρ冰=0.9×103kg/m3)

12.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后,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

13.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其中“云在水中飘”是________现象。小明看到的“鱼”是________成像。

14.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_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___(均填

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在北方的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窗户的玻璃上就会形成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在窗户玻璃的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15.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若把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小球_____(填“能”或“不能”)被弹开,人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16.小聪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小聪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得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

如图所示,小聪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时间为8s;再把足球放掉一些气后 ,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时间为14s。根据小聪的实验数据,不需要进行计算,利用_____的方法,可以判定足球在_____(选填“AB”或“BC”)段运动得较快。根据小聪的实验数据,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他的猜想。 三、计算题

17.一只容积为450mL某品牌矿泉水空瓶,如图所示,将其装满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等全部凝固时,发现矿泉水瓶胀得鼓鼓得,变粗了,请完成下列问题:

(1)450mL水的质量是多少?

(2)450mL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多少?(ρ冰=0.9×103kg/m3) (3)分析矿泉水瓶变粗的原因。

18.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如图。已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跑道上OC段长度是50米。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

(1)至少经多少时间后甲才能追上乙?

(2)甲追上乙的位置在哪里? 四、实验题

19.找一空玻璃瓶,在瓶塞上开一细孔,如图所示,在瓶中注满水后用塞子塞住瓶口,这时多余的水会经过塞子上的细孔从上部溢出,从而保证瓶内的容积总是固定的.这样的瓶子叫比重瓶(或密度瓶).用它和一架天平和水,就可以测量固体颗粒的密度,现用上述器材测量大米米粒的密度.

(1)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大米米粒的质量m; (2)________,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比重瓶的总质量m1;

(3)打开瓶塞,将待测的大米粒全部放入比重瓶中,盖好瓶塞,擦干比重瓶,测出放入米粒后比重瓶的总质量m2;

(4)请写出计算大米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调节烛焰、__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2)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3)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21.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图甲中反射角是______度.

(2)图甲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线_____(偏离/靠拢)法线.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______(不存在/仍存在)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22.在研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