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日照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因密度ρ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故同一种物质,ρ的数值不随m、V改变而改变 2.两个实心物体a、b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是b的密度的2倍 B.b的密度是a的密度的2倍 C.a的密度是0.5×10kg/m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3

3

A.3m B.4m C.6m D.5m

4.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人眼处在合适位置,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图②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图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图④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下图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湖中倒影 B.水“断”筷子

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镜中的陶罐

7.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如下图中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8.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酒精蒸发

D.水结成冰

10.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风暴产生的次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次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二、填空题

11.冬天在户外的水管容易发生爆裂,是由于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质量___,而体积_____所致.(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照相机能将高大的物体通过镜头成像于相机内的胶片上,镜头一定是_____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填虚或实)像。人的眼睛能看清远处物体也能看清近处物体,它是靠改变晶状体的_____距实现这一功能的。

13.毛毛在穿衣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毛毛靠近镜子时,它在镜子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站在穿衣镜前2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当她距镜面的距离靠近了1.5m时,人与像的距离应为________。

14.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医院里用“B超”诊断胎儿发育是否正常,“B超”是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___________。预测地震、台风来临是利用了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16.某一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体0~5s的做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5~10s该物体相对地面是______(运动/静止)的,该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三、计算题

17.(2017邵阳卷)重为8 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已知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 (2)物体的密度_____;

(3)物体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____。

18.度假结束后,老罗一行人驾车回广州。打开导航,选择了“时间少”的方案(如图所示)。

(1)若按此方案准时到达广州,车的平均速度应该是多少?

(2)到达停车场倒车时,倒车雷达发射超声波,车经过0.01s后收到回波。此时汽车离障碍物约多远?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车速) 四、实验题

19.找一空玻璃瓶,在瓶塞上开一细孔,如图所示,在瓶中注满水后用塞子塞住瓶口,这时多余的水会经过塞子上的细孔从上部溢出,从而保证瓶内的容积总是固定的.这样的瓶子叫比重瓶(或密度瓶).用它和一架天平和水,就可以测量固体颗粒的密度,现用上述器材测量大米米粒的密度.

(1)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待测大米米粒的质量m; (2)________,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比重瓶的总质量m1;

(3)打开瓶塞,将待测的大米粒全部放入比重瓶中,盖好瓶塞,擦干比重瓶,测出放入米粒后比重瓶的总质量m2;

(4)请写出计算大米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水的密度用?水表示)

20.实验桌上有高度不同的发光物体A和B,焦距分别为5cm、10cm的凸透镜两个,刻度尺、光具座和光屏各一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计划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的高度h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将发光物体A、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两侧。调节发光物体A、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②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保持发光体A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将透镜更换为焦距5cm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在表格中。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针对小华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措施: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改正问题后,重新进行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________)

21.小亮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亮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

(1)刚开始看不到硬币是由于_____原因造成的。

(2)这个实验中光线传播方向是从_____(填“水进入空气”或“空气进入水中”); (3)小亮想用作图方法说明这个结论,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_____。

A. B. C. D.

22.(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铃声又逐渐变大,此实验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