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课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4课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时间?

B: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C:引导学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 2、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 A:小组合作,根据问题合作探究: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31天?哪几个月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B:师说明: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1天的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C:看年历卡,完成做一做。

3、探究记忆大月、小月天数的方法。

A:师提问:怎样才能很快的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呢? B: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C:学习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 D:完成做一做。 4、基础练习。

A:抢答:大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你出生在哪个月?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老师出生在12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B:小游戏(判断大小月)

游戏规则:大月举右手,小月举左手。3月、9月、2月?? 5、观察比较,认识特殊的2月。

A:出示书上2004年和2005年二月的卡片。 B: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C:师说明:2月有28天或者29天。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

6、自主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A:学生自主计算。

B:交流汇报。知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7、探索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

A:学生出题“考”老师。由学生根据年历卡说出年份,老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2月有多少天?(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B:师说明:其实,闰年和平年的年份也是有规律的。

C: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做一做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 D:提问:你能按规律再写几个闰年吗?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 E: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一般”说明还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F:判断平年和闰年练习:1854年、2006年、3000年。 三、 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填空。

(1)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3)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 )月和( )月。 2、判断。

(1)每年都是365天。

(2)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3)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4) 因为1900是4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 3、找规律填空。

1月,3月,5月,7月,8月,( ),( )。

4、小强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5、导入的侦探故事揭谜。

2001年2月没有29日这一天,边境通行证是伪造的。 6、练习十二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授课日期 4.1 周次 7 课时 2 总课时 26 24时计时法 (P52-5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

重难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时:2课时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

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 3、组织学生猜测。

4、 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5、 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0小时。

6、 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 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 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

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5、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 练习:抢答:

普通计时法 上午7时 中午12时 下午4时 下午6时40分

晚上9时12分

24时计时法 19时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 ① 18时就是下午8时。

② 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③ 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2)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 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8时。)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授课日期 4.3 周次 7 课时 3 总课时 27 一、复习

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 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

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

4、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 5、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

6、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 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 2、 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 (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五、作业:练习十三3、4、5、6 第四课时 位置与方向 年、月、日

教学内容:方向的辨认,简单的路线图,年、月、日的基础知识,24时计时法。(课本第112页第1题,第114页第6题练习二十五的第6、7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几个方向。 2、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全体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3、全面掌握所学过的时间单位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二、要点复习: 1、位置与方向

(1)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四面八方”是指哪几个方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东、南、四、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向辨认。

①以教室为中心,辨认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在什么方向。 ②说一说,你们家的方向。

请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也可以不以学校为中心。如:我家在××广场的××方向等。只要学生能正确描绘自己家的方向即可。 (3)路线图。

图示:教材112页第1题:

①填一填:书店在小明家方向,学校在书店的方向。小冬家在小桥的方向,小桥在小冬家。

②根据示意图,回答问题:说一说小冬上学的路线;说一说小冬到小明家的路线;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年、月、日。

(1)请学生回顾。说一说在年、月、日这一单元中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一年有几个月,一年有多少天,平年多少天,闰年多少天?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你是怎么记的(拳头、歌诀帮助记忆。) 还可以整理出:一年分几个季度,各个季度有哪几个月份;一年大约有几个星期;一个月的上、中、下旬是怎么分的。

(2)、练一练:教材第114页第6题。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五的第6、7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位数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