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教案)【精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教案)【精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习俗。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3.了解传统节日以及有关的故事,完成习作,展示成果。 4.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5.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介绍手工制作过程以及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 6.积累日积月累中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点】

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并完成习作。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3.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 5.教师进行小结。 三、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2)了解传统节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当地的庆祝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5.教师评价指导。 四、课堂小结。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第二课时

(展示成果完成习作)

一、交流评价活动。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 3.展示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二、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3.指导选材。

(1)从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了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过节的经过;要有一定的顺序;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6.学生独立习作。 三、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出示习作范文。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投汨罗江自尽。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驾着船捕捞屈原的遗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又怕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品种有许多,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是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红红的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最快乐的要数我们小朋友了。端午节这天,我们小孩的胸前都挂着个香喷喷的挂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还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

的,有星星形状的……个个香气扑鼻。端午节真是个有意义的节日!

点评: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读了小作者的这篇习作后,你就会知道了。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

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没有错别字?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体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2.本单元还有哪些课文的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的,找出来读一读。 3.练一练: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写完整。 (1)果园里的果子真多呀! (2)秋天来了,树叶也换上了新装。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下列标牌:

税务局 档案馆 咖啡馆 阅览室 废品收购站 农贸市场

2.认读生字“税、档、咖、啡、阅、废、贸”。 3.小组读、带读、齐读、开火车读。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用生字组词。

5.小结:今天我们通过标牌又认识了不少生字。同学们,只要我们留心周边事物,我们还会认识许许多多的生字。 三、词句段运用。

(一)对照流程图读下面这段话,照样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1.出示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